一、天熱寶寶長濕疹怎么辦
1、首先你要知道寶寶是否起的是濕疹,濕疹是一種皮疹,兩個月至兩歲之間的寶寶最容易發病。濕疹通常出現在寶寶的前額、臉頰或頭皮上,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等其他部位。寶寶的皮疹可以表現為干燥、增厚、鱗片樣皮膚,也可能是一些輕微的紅腫,有水泡,或滲出液體,搔抓后可能會感染。所以一定要控制寶寶不去抓撓。
2、其次是要找到起濕疹的原因。濕疹來自遺傳的說法很少有人知道,你或者你的家人有人起過濕疹,過敏等。寶寶起濕疹的可能性就會多一些,濕疹并不是對某種物質的過敏反應,但可能通過寶寶周圍環境或飲食中的過敏原誘發,如果你的寶寶還在吃母乳,媽媽飲食中的過敏原也可能誘發寶寶濕疹。高溫、接觸寶寶皮膚的刺激物(比如羊毛、某些肥皂、洗液、清潔劑里的化學成分)、溫度變化和皮膚干燥也可能會加重濕疹。
3、寶寶起濕疹了,這時媽媽該意識到寶寶是否缺某樣微量元素了,而據科學家認為嬰幼兒濕疹與缺鈣也有關系,補鈣能有效的緩解濕疹的癥狀、減輕嬰幼兒的痛苦。
4、痱子、皰疹與濕疹如何區別很多媽媽不知道。痱子初起時為針尖大小紅色斑疹,接著出現成群紅色小丘疹或小水皰,有瘙癢或燒灼感.常成批發生,在天氣轉涼后數天內就會很快消退。一般在夏天發生。濕疹發作部位主要為四肢,常常對稱性發作,嬰兒則多發生于頭面部。濕疹的主要癥狀是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可有劇烈的瘙癢,搔破后局部滲液、糜爛,也可感染化膿,常可反復發作。皰疹是病毒所致的皮膚病,好侵犯于皮膚粘膜交界處,表現為局限性簇集性小皰,帶狀皰疹則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沿一側周圍神經帶狀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皰及神經痛。
親親寶貝小貼士:其實我們只要做好預防,夏季給寶寶多洗澡,保持衛生的環境,飲食的注意,就會給寶寶一個健康的夏天!
二、怎么預防寶寶濕疹
1. 應盡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寶寶對雞蛋過敏,可暫時不添加。
2. 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最好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 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濕疹十分痛癢,寶寶常會用手抓,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4. 不能用堿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干燥,還會刺激肌膚。
5. 注意洗澡水質不佳帶來的皮膚濕疹。城市水質因為經過較長的運輸管道和樓頂水箱,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自來水中含有寄生蟲、鐵銹和漂白粉等,對于寶寶極為幼嫩的肌膚容易造成刺激,從而引發過敏和濕疹。如果家里自來水有比較濃重的漂白粉味,或水質偏黃,可以在沐浴軟管的末端安裝“寶寶愛水”嬰幼兒沐浴凈化器對水質進行過濾,讓寶寶用上干凈的沐浴用水,從而大幅降低患濕疹的幾率。
6. 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濕疹。媽媽和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7. 媽媽不能擅自給寶寶用任何激素類藥膏,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給寶寶身體帶來副作用。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8. 如果不能進行母乳喂養,可以參考醫生的意見選用脫敏配方奶,已有研究證明選用脫敏配方的配方奶,有助于調整嬰兒的免疫系統,降低嬰兒濕疹,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生濕疹。寶寶穿得太厚、吃得過飽、室內溫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濕疹加重。
寶寶得了濕疹后,除了用藥物治療、忌用毛織物和化纖織物之外,喂奶的媽媽也應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牛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多吃豆制品,如豆漿等清熱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濕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