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喂養必須是在4個月之后嗎?
no 并不是等到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才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因為有的寶寶生長發育比別的寶寶要快很多,媽媽的母乳中缺少的微量元素就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如母乳和其他乳制品中就很少含有微量元素鐵,如果寶寶缺鐵就會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所以應視寶寶的生長情況及時進行輔食喂養。首先應看寶寶體重:體重已達到出生時體重的2倍,通常為6千克,但是出生時體重2.5千克以下的低體重寶寶,添加輔助食品時,體重也應達到6千克;其次看喂奶量和喂奶后寶寶的表現:如果每天給寶寶喂奶多達8~10次,或一天吃配方奶達1000毫升,仍發現寶寶有饑餓感或很強的求食欲,這表明寶寶的生長已經開始需要添加一些輔食來保證營養需求了;第三看寶寶動作:能扶著坐,俯臥時抬頭挺胸,能用雙肘支持其重量。在表現方面,寶寶開始有目的地或喜歡將手和玩具放在口內;第四看寶寶對食物的反應:寶寶會使勁盯著別人吃東西的形象,并表現出進食的愿望,媽媽這時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輔食喂養。
生長速度快并且活潑好動的寶寶更要比文靜的寶寶提前進行混合喂養,來補充寶寶迅速生長時身體更多的營養需求。
yes 寶寶生長到4個月時,由于媽媽母乳中的營養不能夠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這時就需要添加一些輔食了,過早的添加輔食,寶寶還不算健全的消化系統就不容易消化這些輔食。
寶寶到4~6個月的時候正是讓寶寶嘗試吃輔助食物的時候。但新媽媽應注意添加輔食要遵循從少到多,由稀到稠,從細到粗的原則。蛋黃、米湯、稀粥、菜泥、果泥都可以,再大一些的寶寶還可以添加肉泥一類的食品,同時應細心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
母乳足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寶寶用奶瓶,可以用小勺,否則寶寶會不認乳頭?
yes 在寶寶0~4個月前,在母乳充足時用奶瓶喂養,會造成寶寶“乳頭錯覺”。寶寶吸過奶瓶的橡皮嘴后,就會誤以為橡皮嘴就是媽媽的乳頭了,橡皮嘴軟,孔大,不需要花很大力氣就可以吸到乳汁,而吸吮母親的乳頭要費較大的力氣才能吸出乳汁。不吸吮乳母的乳頭,會減少對乳頭周圍神經的刺激,影響媽媽乳汁分泌和噴乳的腦神經反射,使新媽媽乳汁分泌量減少,造成母乳不足。另一方面,奶瓶、橡皮奶嘴不易洗干凈,易被細菌污染,使用后易引起腸道感染。必要時,主張媽媽用小匙、小杯喂食寶寶,因為小杯、小匙很容易洗干凈。
no 寶寶在生長到6個月以后,媽媽就要給寶寶增加奶瓶喂養的次數了。寶寶在適應了媽媽的乳頭之后,就會不喜歡用奶瓶飲食。媽媽得讓寶寶慢慢適應奶瓶的感覺,對寶寶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可以奶瓶和母乳間隔喂養,這樣讓寶寶逐漸適應奶瓶,減少母乳喂養的次數。
為了有效提高寶寶對奶瓶的興趣,媽媽可以:
1.用奶瓶在寶寶還沒餓之前先喂食。
2.用奶瓶喂食時,拿媽媽的衣服包著寶寶。
3.不要將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而是把瓶嘴放在旁邊,讓寶寶自己找尋瓶嘴,主動含入嘴里。
4.把瓶嘴用溫水沖一下,讓它和人體溫度相近。
5.讓寶寶試用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的奶嘴,并調整奶嘴洞口的大小。
6.試著用不同的姿勢給寶寶喂食。有些寶寶用奶瓶吃奶時,喜歡喂他的人把腳抬高;有些則不喜歡看著保姆的臉,喜歡背向著保姆的胸前時較愿意吸奶瓶中的奶。
7.試著抱抱他、搖搖他、走一走等,使他安靜下來。
8.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把奶瓶放入他的嘴中。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