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拐賣兒童婦女已經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提高我們的防拐意識,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和媽媽在劇院觀看了電影《拐賣兒童》。通過觀看,使我受益匪淺。
影片中,拐賣兒童、學生的犯罪分子手段很多,比如在瓶裝飲料中下了昏迷藥,讓家長和孩子喝了那些飲料昏迷過去后便將孩子抱走;在學校外假裝爸媽的好朋友,說是爸媽讓他來接你的,將孩子拐走;在無人的地方,用迷藥捂住你的口鼻就包上面包車逃走.......很多的手段,讓你防不勝防,所以家長也要多留心孩子的安全。
拐賣兒童、學生犯罪活動,嚴重侵犯被拐賣兒童、學生的人身權利,直接危害了孩子們的切身利益,給社會治安的穩定和家庭的幸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些喪盡天良、惟利是圖、無惡不作的違法分子,最終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為了防止類似事情發生,我們要在社會各界嚴厲打擊拐賣兒童、學生犯罪活動的同時努力學習和掌握各種防拐知識,不斷提高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說的話,以免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孩子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兒童的權益不可侵犯。讓世界更美好,還孩子一個純真的笑臉吧!
近幾年打拐題材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趙薇等人主演。電影講述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地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地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同樣的題材,電影《失孤》改編自真實的社會新聞。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14年的尋子之路。除此還有《等著我》,這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公益尋人欄目。
正是這些電影與傳媒的影響,“打拐”成為了時下的社會熱點話題。拐賣人口,從古至今都深深危害著人們的正常生活,無論是對父母還是被拐的孩子帶來的危害都“罄竹難書”。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們自愿加入“打拐”行動。
“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是網絡時代典型的公民行動。在知名學者的帶動下,這次行動通過微博激蕩起一波一波的浪潮。不僅有大量社會名人參與街拍,還有多個慈善基金參與進來,以求建立數據庫和培訓志愿者,各地警方也接連出警調查核實,公安部以及許多地方公安機關都明確表態支持這樣的民間行動。這一系列連鎖反應,驗證了社會力量的強大與智慧,也體現了政府部門對群眾力量的認同與支持。
無疑,充分重視社會力量在更多的領域內發揮良性作用,將助推社會建設的進程。通過網絡,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媒介,號召更多的人加入打拐行動,同時也要呼吁大家提高防范意識。只愿天下無拐,人間共享天倫。只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只愿這個世界上能少一些妻離子散的家庭,愿人間更加美好。
媽媽告訴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出門在外的時候,如果父母,老師,長輩不在身邊,一定要多留意身邊的人,不要獨自在偏僻的地方行走,以免遇上人販子。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讓我不寒而栗,說是人販子現在經常出沒在學校附近,甚至是學校的大門口。放學的時候,他們會開一輛奧迪等在門口,然后謊稱是來接孩子的,然后趁其不備就把孩子丟上車了。甚至還有的人販子直接不和你說一聲,就直接把你擄走了。新聞的最后說到,目前已經有十多個孩子已經遇難了,被發現的時候,他們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沒了,尸體被隨意拋棄在荒野里。
之后上學,我留意了學校門口的車輛,的確發現了有很多的奧迪車停在門口。我不禁冒汗,原來他們還沒有落網,我提心吊膽了許久。也許那其中并沒有人販子,但是我已經提高警惕,遠離那些車輛,不給那些人販子可乘之機!所以家長也要像我父母一樣,多給孩子普及一下安全知識,讓孩子能學會自我保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