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里,人們也許早已忘卻了“文化”這個詞的真實意義。而《朗讀者》的出現,無疑為日漸模糊的文化世界添上了一筆清晰的色彩,《朗讀者》作為一檔電視節目,能夠以一種簡單而不失雅趣的方式,對國人的閱讀興趣起到一種喚醒的作用,實是它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其擁有如此高的口碑的原因。
不說一檔節目能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家風,行為,起碼,當下你會在腦海里根種下一顆這樣的種子,你不能說它沒有對你產生影響,可能以后你的每一個思想,行為都有它的功勞。起碼對我來說,我知道怎么做事對的,哪些是優秀的品質,我們該學習和傳承的,榜樣的力量有時候可以是排山倒海的,喚醒的我們內心深處的正確的思想。
多學習,觀看這種文化榜樣類的節目,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學習的目標,是生命中難得的指明燈。
因為總也不看電視的原因,第一次聽到這個節目是在收音機里,所以今天閑暇來看看,第一眼看宣傳片的時候,發現董卿給了我楊瀾的感覺,更知性了。
第一期,主題“遇見”,和董卿以往主持的節目不一樣,我感受到了另一種情懷,雖然名人居多,但是他們不是來炫耀滴,而是讓聽眾來共鳴的,這對于這個娛樂垃圾泛濫的年代,日韓文化風靡的時代,是一個很不錯的節目,至少我這么認為,它或多或少會對我們年輕一代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世界觀有所影響。
我在今天遇見了朗讀者,濮存晰傳達給我們的是感恩,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懷有感恩的心,并用你的熱誠與真摯去感恩回報那些給予我們幫助的人;對于父母子女,那種愛,不言語時要在行動里,要相互理解,不要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我們最愛的人;愛情,從一而終、不離不棄,始終保持在熱戀期不容易,當我們遇見愛情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于表達,更不要吝嗇于行動,我愛你,我愿意為你洗衣做飯,愿意為你做任何事,為你,千千萬萬遍;一個人。
我生活中是常懷感恩的人,用豁達的心來看待人和事物,有時候無論美好,糟糕,對于我們而來,都是一種寶貴的經歷。我一直用來鞭策自己的一句話:人,除了生或死,其他的都不是事兒。看淡些,從容些,你也就會更快樂些。
本期最讓我感動的是鄭淵潔父子的故事。
父親從沒有打過鄭淵潔,每當他犯錯誤的時候,就罰他寫檢查,要寫的深刻,從此,也鍛煉了鄭淵潔的寫作能力,為他成為作家打下基礎。當年還么有電腦的時候,寫作只能是用鋼筆來進行,每個星期鄭淵潔的鋼筆都會打滿水,但是有一次,他發現自己的筆變成了“神來之筆”,竟兩個月都不需要打水,就在一個深夜,他起來上廁所,才恍然大悟,原來都是父親每晚在他睡著了以后為他做的一切,父親當時問他:“你打算堅持寫作堅持到什么時候?”鄭淵潔回答:“只要你和媽媽活著,我就會一直堅持寫作。”父親感動的應道:“好,只要你堅持寫作,我們就一直活著陪伴你。”這一對父子都是言而有信的人,他們最終實現了對彼此的承諾。
當父親走上舞臺的那一刻,我也被這個身材魁梧、挺拔的老人驚到了,怎么可能有86歲了?如此這般的精神抖擻,就連一般的小伙子都沒法比的,父親說他們家有個好的傳統,那就是從不睡懶覺,他自己也是堅持寫作,如今都擁有300萬粉絲了,一個86歲高齡的老人尚且做到如此,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還有什么理由偷懶呢?更重要的是,我十分羨慕鄭淵潔的家庭教育氛圍,我要讓把的家風、家訓都立起來,讓我的小榮庭也像鄭淵潔一樣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