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寫實風格的影片,以男女主角(劉峰、何小萍)的關于“抱抱我”的情感為核心,映射出人在情感中,即便是“好人雷鋒”表白正常的人性愛慕之情,如果抱錯了人,也是耍流氓!將會導致你的命運大轉折,最終就是殘缺不全的人生(男主角的殘廢軍人喻示);反之,那個真正愛你的人,才是想被你“抱抱”的人。
片尾階段,歷經滄桑的男女主角(人到中年)表白后相擁在一起,令人感慨萬千!旁白說:兩人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相扶相伴,平靜淡然……這何嘗不是在揭露和告訴世人一個現實真相,婚姻不是多富有和一個《結婚證》及有孩子牽系,就能過下去并走到終老。
影片中是上世紀7--80年代的歲月,用“自衛反擊戰”的殘酷戰爭畫面故事,讓人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具有諷刺味道的是當傷殘老兵為謀生,還被聯防隊有權任性的欺凌時,女戰友巧遇并厲聲斥責飚臟話“草泥馬——欺負傷殘老兵……!”,令人感覺義正辭嚴、大快人心!
實話實說,這部電影雖然畫風雖然是“文工團”的花樣美男靚女出鏡,但影片中的展現的人性丑陋面(欺負、歧視弱者),還有戰友的生死離別情誼,看得令人心情沉重,感慨萬千,觸動心弦,黯然神傷……
關于這部電影,想說的太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這是一部值得大家去看的影片。
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梢哉f是馮導最用心最動情的一部作品,也是個人目前最喜歡的馮氏電影。這是一個文工團里發生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影片從第一人稱的口吻,也就是蕭穗子的回憶展開,何小萍是女主角,劉峰是男主角。但這兩個人都不是命運的寵兒,波折跌宕的坎坷伴隨了一生。
何小萍是一開始就被人們拋棄的那個人。
她身上有股人們說不出來的厭煩氣質,沒人愿意接近她,女孩們莫名地厭惡她孤立她,連伴舞的男伴都說“我和誰都能做到完美,只要不是和她!”,這不僅僅是因為像別人說的“她身上有味兒”(何小萍愛出汗)那么簡單,比如她剛來這個群里的時候,當著大家面示范舞步的時候,便栽了一個大跟頭,被人們笑話了半天。
接著,“軍裝事件”突如其來的出現,讓她一下子成了人人瞧不起的焦點。雖然后來我們得知,她悄沒聲兒地“借”舍友林丁丁的軍裝,穿著去照相館照相,并非是為了臭美臭顯擺,只是想要給遠在邊疆勞改的爸爸寄去一個念想,免得爸爸有天平反認不出自己的模樣。而舍友逼著何小萍把拍的照片交出來的時候,何小萍愣住了,然后舍友們直接在她的床鋪上翻照片,翻出來了四處宣傳她的“惡行”。
“軍裝事件”后,又來了一個“假胸事件”,沒有任何證據,但所有人幾乎一致認為,那個光天化日在掛繩上舞蹈的摻假胸罩是何小萍的,所以都逼著她交代,不交代就要扒她的衣服。當舍友把她就像一個異類那樣推搡著粗魯扒衣的時候,她冰凍在那里,意識到自己永遠也不可能被這里接納了。而事件過后沒有誰覺得不對,也許那個“假胸”是誰的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何小萍太讓人討厭,她需要被教訓一下。
接著,就是那個“活雷鋒摸女兵”事件了。不過這次的主角是劉峰,不是她何小萍。劉峰被栽贓地暢快淋漓,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團里的“活雷鋒”出丑,等著他被嚴厲處罰,等著他再也不那么高高在上,等著他從天上跌到地獄。
事件的真相似乎已經不重要了,雖然,劉峰只是喜歡林丁丁,就像所有暗戀好看女生的男生那樣,只是因為他勇敢表白了,不像別人那樣藏著掖著,只是因為他表白的時機不對,只是因為他不夠幸運。林丁丁恃寵而驕半推半就,而他窮追不舍,剛好又有別人撞見了,就像“嫌犯”被逮了個正著。又剛好在那個男女關系不能亂搞的年代。
但更悲哀的是,林丁丁根本不愛劉峰,她只是利用了這段關系,讓自己出名,然后順理成章地把劉峰搞臭,滿足所有人的BT心理。她編造了劉峰“腐蝕”自己的謊言,還制造了很多生動的細節,讓所有人都把劉峰當流氓。讓后林丁丁假惺惺地哭著說,“誰都可以,就劉峰不行,誰讓他是活雷鋒呢?”就像蕭穗子獨白說的,“一個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忽然墜落凡間,還對你說他惦記你了很多年,她心里覺得緊張害怕,覺得骯臟惡心”,比起劉峰這個“流氓”,要說更厲害的,恐怕還是同時腳踩N只船的林丁丁了,不僅沒人發現沒有東窗事發,還最后傍上了華僑,順利出了國獲得了幸福。
劉峰被“發配”到了滇越邊境,接著他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撿了一條命,卻少了一只胳膊。
事件以前,劉峰對誰都那么好,誰都覺得理所當然,就像自己養的寵物小狗一樣,哪天不喜歡了就送人或者扔了也可以。這就是“雷鋒式”好人的悲哀。你的好,沒人珍惜。恩將仇報倒打一耙的人卻不少。
所有這一切都讓何小萍寒了心,冰涼徹骨的寒心。
她不是為了自己寒心,而是替劉峰寒心,他那么好的人,純粹的如同赤子,竟然被陷害到這種地步。周圍這些“戰友”真是什么事都能做啊。當然她的失落也沒人懂,她一直喜歡劉峰,整個集體里,就只有劉峰對她好。
于是,她決絕地要擺脫這個集體。
乍看之下,何小萍和劉峰這兩個人都沒什么錯誤,或者說不像壞人。但是為什么命運會如此糟糕?恐怕只能從他們“與眾不同”這點尋找答案了。一個是勇于堅持自我,一個是好到沒朋友,都有那么點“不同流合污”的意思。但在那個年代,這都算是“罪過”了。
這個世界一直在耳語我們:不合群就是最大的罪過。就算別人說的都是造謠,你也活該。誰讓你是這個集體里最容易讓人想起“不合群”這三個字的人呢?縱然你本性沒有多壞,甚至比別人更感性更善良,可就是難以被看見,難以進入那個話語圈子,于是被當成了透明人,被傷害了還要被說是罪有應得。在話語圈子里,總有一大批自說自話的人,身邊圍攏了一大批擁簇者。他們主宰這一切,決定了那些沒有話語權的人的遭遇。這種差別自年少時便開始,自此不曾更改。
如果要細究“孤立”這回事,就是話語圈里難以容下另外的聲音。大家都發出歡快的聲音,一個沉默的和一個悲傷的,必然就被排除在話語圈之外。大家都在吃喝玩樂,一個學習的和一個夢想著的,就很容易會被人誤會。因為你如此不一樣。
當她裝病被發現,然后被上級“發配”到西南邊境的時候,她心里雖然有不悅,但更多的是慶幸,如此便不再是這個集體一員了。
在西南的戰地醫院里,何小萍見識了生死,她把一個個傷員從死神那里拯救,也眼睜睜看著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化作塵土。她知道劉峰也在不遠的戰場上,卻從未見他一面。在一個醫院被轟炸的日子,她瘋了。同時也獲得了一枚英雄勛章。
孤立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幾乎是自動篩選的。未必多么不合群,但就是不討人喜歡,也許就是因為看不順眼。這就是每個人不自覺地在做的事,無意中傷害了所謂的“不合群”的那個人,卻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道歉。因為社會原本如此,動物世界里也是這樣,一個不被集體接納的生命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離開。而這個無關善惡,更像是本能。
反正人們都這么活著。反正動物們也都這么活著。
《芳華》里有句話,“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
滄桑經年,“活雷鋒”劉峰和“萬人嫌”何小萍這兩個沒被生活善待的人,終于互相體諒,幸而走到了一起。就像《日瓦戈醫生》里的日瓦戈和拉拉。
在蕭穗子的獨白聲中,故事悄然落下了帷幕。
“每次同學聚會,別人都是一臉滄桑抱怨著生活,而劉峰和何小萍,卻顯得平靜溫和,看起來比別人更幸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