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
原文: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溪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轉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拼音解讀:
shàng shān cǎi wēi ,báo mù kǔ jī 。xī gǔ duō fēng ,shuāng lù zhān yī 。yě zhì qún gòu ,yuán hóu xiàng zhuī 。hái wàng gù xiāng ,yù hé lěi lěi !gāo shān yǒu yá ,lín mù yǒu zhī 。yōu lái wú fāng ,rén mò zhī zhī 。rén shēng rú jì ,duō yōu hé wéi ?jīn wǒ bú lè ,suì yuè rú chí 。tāng tāng chuān liú ,zhōng yǒu háng zhōu 。suí bō zhuǎn báo ,yǒu sì kè yóu 。cè wǒ liáng mǎ ,bèi wǒ qīng qiú 。zǎi chí zǎi qū ,liáo yǐ wàng yōu 。
翻譯:
上山采薇卻不能吃,采到天黑仍餓肚子。雖然山谷到處有風,霜露還是把衣打濕。
雙雙野雉啼鳴親愛,隊隊猿猴追逐嬉戲。四望故鄉(xiāng)難以望見,滿眼山樹密密實實。
高峻山峰懸崖突兀,長大樹木舉起丫枝。我的憂愁無端而生,人們自然不能得知。
人生本是寄居世上,為何會有許多憂思。現下我不及時行樂,大好歲月便要流逝。
大江大河流淌不息,河中船只上下飛駛,隨波逐浪或停或走,正像游客奔波不止。
鞭打我的寶馬良駒,穿好我的皮毛服飾。驅車打馬放縱前行,憂愁忘光心寂神馳。
注釋:
(1)采薇:采集薇蕨。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伐紂 ,曾叩馬而諫。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們“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蕨而食,及饑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后以“采薇”指歸隱。薄暮:薄薄的暮色。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比喻人之將老,暮年。苦饑:苦于饑餓。溪谷:有溪水的山谷。山谷;溝壑。
(2)野雉zhì:野雞。群雊gòu:成群地鳴叫。雊,雉雞叫。還望:回身眺望。環(huán)顧,四望。郁:陰郁。憂愁,愁悶。何:多么。壘壘:山壘般。重積貌。
(3)無方:無有方向。無定。謂無所不至。之知:知之。知道。
(4)如寄:好像暫時寄居。比喻時間短促。何為:為何。為什么,何故。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詢問。歲月:有說‘日月’。其:助詞。加強語氣。也會如此。有說‘如’。
(5)湯湯:如湯似水翻滾。水流盛大貌。廣大貌;浩茫貌。動蕩。湯,通“蕩”。川流:山川流水。河水。行舟:航行中的船。轉薄:回旋停泊。薄,通“泊”。有說‘回轉’。有似:類似;如同。客游:在外寄居或游歷。指在外寄居或游歷之人。
(6)策:鞭策。驅趕。被:披。輕裘:輕暖的皮衣。載……載……:一邊兒……一邊兒……。邊……邊……。聊以:權且。忘憂:忘掉國憂。
賞析:
此詩借樂府舊題寫游子思鄉(xiāng)之情。首句用典,借《詩經·采薇》“載饑載渴”的意象寫羈旅之苦。三至六句寫景,山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雞群鳴、猿猴相追,詩 人以衰敗的荒涼無人襯托游子的孤獨凄涼。回望故鄉(xiāng),歷歷在目。游子的憂愁究竟來自何方,游子為什么遠離故鄉(xiāng)呢。詩人沒有說。可是,如果我們聯系《詩經·采 薇》抒寫戍卒征戰(zhàn)之苦的內容,似可以找到答案。《毛詩序》認為,《詩經·載馳》的作者是許穆夫人。今人認為這首詩抒發(fā)了愛國主義情感。詩的結句化用《詩 經·載馳》成句,據此也可見游子羈旅他鄉(xiāng)還與保家衛(wèi)國相關。詩含蓄蘊藉,真摯感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