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正在鼓勵從上到下生孩子。
因此,除生育保險外,各地區紛紛推出一些生育獎勵。
我也整理了一些,大家可以對比一下當地的獎勵政策。
錢不多。如果你想生孩子,這筆錢也是國家送來的福利。如果你能得到它,你就能得到它。
可見,大部分補貼都是給二胎以上家庭的,孩子越多,獎勵就越多。
臨澤補貼最多,鼓勵生孩子的力度不容小覷。
真金白銀明確給出了三類:
1)生活補貼
一個孩子2000元,兩個孩子3000元,三個孩子5000元。
2)育兒補貼
二孩每年5000元,三孩每年1萬元,給孩子3歲。
3)現金資助
公立幼兒園二孩每年1000元,三孩每年2000元
福利補貼包括政府補貼,對貧困家庭給予不少于1萬元的臨時補貼。
對于需要錢的新生兒家庭家庭還是有幫助的。
越來越多的城市陸續加入了獎勵生孩子大軍,準備生孩子的朋友們記得要注意,不要錯過送到門口的錢!
到此,生孩子領錢的福利差不多。
小結一下:
1.生育保險是一種寶藏福利。如果可以的話,一定不要斷繳,要交足夠的期限,離職要三思!
2.如果你在懷孕期間被解雇,收集證據,你可能會賺很多錢,給無良企業上一課!
3.只有在職職工才能領取生育津貼,沒有居民醫療保險和自由職業繳納的醫療保險。
4.如果不上班,部分城市支持用丈夫的生育保險報銷部分生育費。
5.生孩子獎勵,真金白銀,不拿白銀。
除了孕產檢和生育津貼,孕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和了解。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待產包。
說到孕期準備,不得不提產包。
關于待產包,各方意見很多,說要買,以前鼓勵大家囤貨,說雞肋智商稅也有。
但真正經歷過的人的意見逐漸統一,想買,只需要買一些用的。
作為一個全程陪護和照顧妻子的寶爸,我再也同意了。真的缺什么?網購是好事。
基于我們以前的產前檢查和住院期,我整理了以下幾點待產包極簡主義,一定要收藏備用,用了就知道有多香了。
這張桌子真的是極簡主義,是我們孕婦在生孩子的過程中使用的東西,你可以根據生孩子的季節和自己的情況添加,比如保暖衣服的增減。
但是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東西,無論是住院還是家里,閑置都很占空間。
比如住院的時候不用帶睡衣,要穿病號服。
一般醫院自帶用品也有要求;可以提前咨詢護士或醫生。
根據我妻子的住院經歷,我想告訴你一些細節:
1)千萬不要買成套待產包,就像我經常噴的捆綁保險一樣,坑里有很多東西不能用;
2)不要亂加母嬰群,都是營銷,總是制造焦慮,優惠券也是雜牌,沒用
3)準備待產包時一定要帶寶爸,東西在哪里一定要提前測試他是否知道!
當然,像我這樣為妻子準備待產包的步驟可以省略。
4)確定生產醫院,了解醫院要求,然后開始準備待產包。
作為保險博主,保險也是我的專業范疇。懷孕期間需要買什么保險?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人意識到自己需要保險,懷孕期間買保險有兩種:
對孕婦來說,懷孕不僅面臨著嬰兒出生的快樂,還面臨著身體變化和未知的風險。
懷孕和分娩的風險很小,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是:
當這些風險發生時,通常會產生高額的醫療費用。
對于新生兒,如果早產入住新生兒重癥監護(NICU),每日費用可能上萬。
孕產險,保證妊娠并發癥,它還可以為新生兒提供先天性疾病和重癥監護保障,比社會保障報銷范圍更廣。
我當時也買了。幸運的是,它沒用,但我的感覺真的很好,推薦給大家。
搜索全網,我找到了三款產品:
每個產品在表格中都有幾個版本,我選擇的是對比基本版本,其他版本主要是保額和保費的區別。
購買孕產險時一定要注意孕周要求,大部分產品要求不到24周,有的放寬到28周,所以盡快看你想買的東西。
直接結論:
如果擔心妊娠并發癥:考慮孕育寶·母嬰險保險金額高,胎盤早期剝離,羊水栓塞, 子癇等10種嚴重并發癥,5種 一次性賠償萬保額。新生兒先天性疾病也有保障。
如果擔心意外懷孕的風險,可以考慮孕產婦意外險,意外風險保障還可以。
除了這種懷孕保險,保險公司最近還開發了一些妊娠期醫療保險,我還找到了兩種產品來報銷懷孕期間特定疾病的住院費用:
這兩種產品都是針對24種妊娠并發癥,主要區別在于等待期、報銷范圍、報銷比例及保費。
如果想報銷更多,孕媽保·醫療保險(升級版單胎)不限社保,社保報銷后可100%報銷,非常好。
但請注意,有些情況下你買不到這個產品:
例如,胎兒超過2人,有刮宮史,手術不到一年,先兆流產或自然流產超過兩次,所以我們投保時一定要注意健康通知。
如果想要極致性價比,可以考慮孕媽保·醫療保險(普惠版),年保費只有90元,非常便宜。
而且這個產品胎兒數量無限,孕周無限,若已有24周或可以考慮多胎。
普通人需要四種保險:大病保險、醫療保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但這些保險對孕婦有一些限制:
重疾險:懷孕 28 大部分可以在一周內投保;
醫療險: 懷孕期間只有少量產品被保險;
定期壽險:大多數產品不接受孕婦的保險,少數未滿 28 周可以買;
意外險:一般對懷孕沒有特殊要求,符合職業和收入就可以投保。
懷孕對購買保險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沒有產品可以購買。
即使暫時買不到,也不用擔心,寶寶出生后再買也可以。
懷孕前要做好準備,要注意檢查,要提前知道的知識和能拿到的錢到此基本完成。
接下來是生完孩子后為孩子準備的。
孩子出生后,是撫養孩子長征的開始。有很多事情要擔心。···
新手對新手父母的兩件事感到困惑。一是盡快辦理兒童醫療保險,二是兒童保險不踩坑。
新生兒身體抵抗力弱,新手父母容易緊張,小異常會去醫院。
這一來二去啊,花費不小。
兒童醫療保險一年只需200多元,可報銷70%或80%的費用。
簡直就是國家給我們的羊毛。不拉就對不起自己!
一般來說,兒童醫療保險有兩大優勢:
1)價格便宜,保證全面
由于政府補貼,大多數地區的兒童醫療保險一年只需要300多元。
新生兒身體虛弱,門診、住院并不少見;這個孩子的醫保報銷一次都值回保費。
據醫保記賬系統顯示,2016年9月8日至今,兒童已三次住院,共產生204244.31元醫療費用;
最后,醫療保險總計報銷168050.98元,個人現金支付36193.33元。報銷比例高達80%。
2)沒有健康要求
商業保險一般都有健康要求,早產、低體重、肺炎等常見病都會影響保險。
兒童醫療保險屬于國家福利政策,所有嬰兒都可以參加。
想買就可以一直買。
因此,兒童醫療保險絕對是嬰兒最值得購買的第一份保險!
關于兒童醫療保險的辦理方式和報銷方式,我還整理了以下表格,
每個城市的辦理方式都差不多,就是要注意大部分城市要想追溯到出生的醫療費用,需要在90天內及時辦理。
每個地方都需要不同的材料。您可以提前到戶籍所在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了解情況。
對于兒童醫療保險的報銷政策,很多城市都會有優惠政策,比如住院報銷比例比成人高,門診限額也高。
總之,盡快辦理一句話。
兒童保險是很多朋友,尤其是新手父母踩坑的重災區。
新父母,不懂保險,但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不差錢。
出于這個想法,很多人踩坑,花很多錢買不必要的保險。
比如買了什么都保捆綁保險,什么大病醫療事故都保,價格也很高。
苦誰不能苦孩子,咬牙付保費,結果大人沒有預算買保險。
更不用說這種捆綁的坑了,一旦成年人發生事故,沒有保險,沒有經濟來源,家庭陷入危機,孩子的保險費無法支付,損失慘重。
所以給孩子買保險,如果預算有限,一定要優先給大人買,不要讓孩子占用太多預算。
兒童保險1000元,高達400萬元
為孩子買保險要避坑,記住這兩句話:
1)先給大人買,再給孩子買。
2)不要給孩子買亂七八糟的保險
這里直接用一個1000多個方案給大家打個樣:
具體看孩子的產品搭配思路:
每個孩子都需要防范意外風險。
我選擇了意外險專注于兒童意外險 2022(基礎版),如發生摔床、磕傷等事故,本產品每年可報銷2萬元的意外醫療費用。
此外,它還可以保護事故造成的殘疾或死亡,保險金額 20 萬、保障還是比較全面的。
目前,百萬醫療保險續保的最佳條件是20年。
這里選擇了 e 享受護理-醫療無憂(20) 年期)個人版, 20 保證年內續保,即使身體變差或索賠過多也不影響續保。
同時增加了外購藥品的保障,會很貴 8 元,但可報銷昂貴的院外抗癌藥物,這樣保證更全面。
我選擇了一份保險到70歲的兒童保險,保險金額 50 萬的大黃蜂 6 號。
除了輕、中、重癥的基本保障外,本產品還為兒童特殊疾病提供額外補償。
如果不幸診斷為白血病等兒童特殊疾病,則賠償嚴重疾病 50 萬保額后,可以額外賠償 50 兒童特殊疾病保險金額1萬元。
另外,如果是前 30 不幸的是,兒童特殊疾病的診斷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補償 50 萬,最高可賠償 150 萬。
給孩子買這三種就夠了,孩子生病事故都有很好的保障。
如果預算足夠,可以再考慮一份小額醫療險,可用于兒童感冒發燒。
孩子出生后有保障,但撫養孩子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作為前輩,只能給出兩個建議:
一是早點存錢,孩子就是吞金獸,特別是花錢,更消耗父親;
二是心平氣和,很多事情要看開,尤其是看剛上學的神獸,比較消耗媽媽。
以上問題在分娩前、懷孕期間和分娩后的整個過程都得到了回答。如果您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作為一個爸爸,我深深地覺得撫養一個孩子真的太難了,從經濟、體力、精神上都不容易。
但成為爸爸也是我偉大的經歷之一,所以我仔細研究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每一個因素,并積極參與
所以最后,跟準媽媽強調一下:
記得領福利,早點買想買的東西,全程帶的人(準爸爸)也要帶。懷孕真的很難,不要一個人受苦。
最后祝各位準媽媽生完孩子后多一點歲月靜好······
關注深藍保,私信回復【福利】,免費領取:
超級干貨資料,如社保手冊、醫保攻略、保險方案、防坑攻略等。
幫助大家「了解保險,買對保險」這是深藍保險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險問題,即使你私下給我發信息,我也會用五年的經驗給你適當的建議;
通過深藍保險投保的粉絲,一旦出險,我們將全程協助理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