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諺云:“出釣看天氣,下釣看水色”。立冬前后釣魚,要選擇無風或微風、艷陽高照的大晴天,不釣風雨天或陰天。魚兒對水溫變化的敏感性極強,在低溫時少吃少動,但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水溫的上升魚兒開始游動、覓食。水溫愈高魚兒的活動量愈大。不釣風雨天或陰天、霜霧天,下霧之時不宜釣,霧后釣魚獲豐收。
而在立冬前后,一日之中魚咬鉤的最佳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3時,也是釣魚的最佳時段。在這個時間內,是一天之中氣溫、水溫稍高,魚兒活動、覓食的好時間。其他時間,由于氣溫、水溫較低,魚兒則少吃少動。“釣翁”不必早出晚歸,免受熬更守夜之苦。研究“時”,遵守“時”,才能合于“時”;不知“時”,誤了“時”,也就不合“時”。
隆冬時節在水庫選擇釣位時,盡量選擇常來的深水釣位,比較熟悉水深及水底地形地貌。新選擇的水庫,就要多觀察地形了:水庫的壩頭、兩個灣的灣頭(選擇鏵尖時選擇較深的一邊)、岸邊有上幾棵大樹、水中有山坡上滑進的巨石或水底有沉沒的物體且向陽處,都是垂釣鯉魚的好釣點。
釣點最好不要選擇在能通車的路邊、農家常洗涮或撐船處。能通車的路邊,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喇叭聲,農家來洗涮,撐船路過發出的響聲等,對這個時節釣鯉魚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隨著天氣慢慢的寒冷,魚類逐漸減少了自身的活動量,鯉魚自身喜靜怕噪,很狡猾。如選擇這樣的釣位垂釣,十跑九空,包你過足"空軍"癮。
同時身后有樹的釣位不利于手竿與海竿共同使用。當選擇好環境釣位后,此時應不急于布窩開釣,先抽開一支6.3米釣竿,在線組鉛皮座上多裹一層鉛皮,上好浮標反復拋竿,多試試釣點前后左右兩米的水下地形,前后左右水深相差不大,水底較平坦,此處就是拋餌布窩佳地。
在水庫釣鯉魚,特別講究的就是窩料。水庫水面大、魚不集中、比較分散,想要把分散的魚吸引進窩,就要注重窩料的配置。冬季所用窩餌最好帶點酒香味,冬季的魚活動量和進食欲望都不高,帶有酒香的窩餌可以刺激魚兒的神經,可誘來大水域不成群的鯉魚。配制窩料時,將1000克大玉米渣蒸熟后,加入500克麩皮,250克甜酒釀(醪糟),揉合均勻,提前一天用塑料袋密封好。有些地區如沒有甜酒釀,可用丁香、山奈、桂皮泡制的藥酒,一次加純凈水瓶蓋1-2蓋,這樣的窩料比較接近自然,魚兒當然喜歡。這樣的窩料集魚快、留魚久,更能造成鯉魚以來不想走的現象。將窩餌包成拳頭大小,拋擲釣點5-7團成梅花狀即可。水庫垂釣需要做大窩。
手竿釣餌個人推薦有兩種:
1、玉米粉加蜂蜜水蒸熟,垂釣時少量加入一點商品鯉魚餌,基礎餌料與商品餌料的比例為5:1。盡量保證基礎餌料原有的玉米香味。
2、直接使用商品餌料進行垂釣:飼料粉40%+湖鯉30%+薯誘10%+粘粉10%+海藻10%,適當加水揉合成團,入水份過多可用5號類餌料收水使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