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充滿自信,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為。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認可,然而,對孩子的贊美或表揚,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那么我們在夸獎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一、夸孩子的禁忌 1、“這次你終于沒錯!”明褒暗貶,觸及過去不足。 2、“你比同學都聰明。”比較讓孩子錯誤認知自我。 3、“這次進前十,下次一定會進前三!”苛責給孩子制造壓力。 4、“你真棒!”空洞造成孩子或驕傲或被完美綁架。 5、“贏了就好!”只重結(jié)果忽視過程,讓孩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二、夸孩子的原則 1、態(tài)度、語氣和身體語言比說什么更重要。 2、多描述,少評價。說出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好。“你飯前主動洗手,我很高興。” 3、夸事實,不夸人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關(guān)鍵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可以培養(yǎng)出一位優(yōu)秀的健康的快樂的孩子。要做一位會教育孩子的好媽媽,可以從下面幾個小方面著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嬌寶寶,好多孩子上小學了都不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其實應該從小時候開始慢慢堅持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2、大事小事不能隨便遷就 就舉例吃飯問題,很多孩子吃飯都會給家長提這樣那樣的要求,還要家長追在孩子身后喂,不吃飯就餓著,餓了自便就會要吃飯,大事小事不能隨便遷就,要知道,不知道就得挨餓的道理。 3、遇到問題自己解決 遇到問題堅持要孩子自己解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培養(yǎng)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包括交際能力還有其他很重要也是可以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又獨立的孩子。 4、不
作為父母,我們真的會和孩子說話么?我們本著對孩子的愛,說了多少傷害孩子的話呢? 一、因父母的一句話,女孩尿褲子4年 有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女孩,不聽話時家人就會用“再不乖讓警察叔叔來抓你”來嚇她。有一天她在公園花壇旁邊尿尿了,這時,一個陌生男人過來惡狠狠地跟她說“隨地尿尿的過程已經(jīng)被監(jiān)控了”,要女孩跟他走,否則就報警讓警察來抓她。 由于女孩的爸爸及時發(fā)現(xiàn)了孩子不見了,陌生男人沒有得逞帶走孩子。但從那之后,她一直處于緊張中,總是跟爸媽說“警察叔叔”會來抓她。尿急了也不敢上廁所,整天處于憋尿、尿失禁的狀態(tài)長達4年的時間。 一句話爸爸媽媽們經(jīng)常會隨口用來恐嚇孩子的話,對孩子竟然傷害這么大,小編不由的想到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的話,和“再不乖讓警察叔叔來抓你”有著同樣的殺傷力。或許,有的時候我們說的話就像一把刀,一字一句的刻在孩子的心里,讓
要知道小時候的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啟蒙教育,這個時期接受的教育,會直接的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品格、人格的形成。我們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對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知道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所以家長要極為重視。 1、要善于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 要知道好奇心是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內(nèi)驅(qū)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動力,它可以喚起孩子的內(nèi)在潛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去。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較強的好奇心,許多發(fā)明和創(chuàng)作并不是事先預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動下,經(jīng)過創(chuàng)新性思維得出來的。 2、要為孩子營造充滿創(chuàng)新意識的家庭氛圍 從孩子出生后到幼兒期,家庭是他們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接觸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孩子,并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模仿父母的做事態(tài)度和方法。因此,為了培養(yǎng)出具有優(yōu)秀創(chuàng)新能力的孩
青春期的孩子常對父母有所不滿,因為伴隨成長而來的自我要求,總和父母的規(guī)定互相沖突,父母必須要盡力克服這種過渡期困難,讓孩子順利地成熟長大。 第一招 引導孩子宣泄不滿情緒 第二招 讓孩子有自選課題的權(quán)利 第三招 認真傾聽孩子的不滿心聲 第四招 把顧客的角色換成孩子 第五招 別讓工作忙成為你的借口 第六招 民主方式處理孩子不合理要求 第七招 以退為進說服教育 第八招 用實際利弊得失來處理任性態(tài)度 第九招 注意引導孩子的從眾心理 第十招 給孩子一個發(fā)泄的空間
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nèi)心產(chǎn)生阻力,無法持續(xù)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yè)的份量減少,繼續(xù)培養(yǎng)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么他們在低潮過后,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第一招,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讓孩子做不喜歡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調(diào)增強主動行動力 第四招,讓孩子先吃點苦 第五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六招,母親的激勵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變孩子先改變你的態(tài)度 第八招,偶爾用懇求的證據(jù)與孩子說話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敗時痛罵他 第十招,給孩子適當?shù)膱蟪暌彩切兄行У? 第十一招,多帶孩子與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
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jié),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贊美孩子。 第二招,用書信或日記與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溫和的語調(diào)交談。 第四招,及時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與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達對孩子的信賴。 第九招,只提有建設性的意見。 第十招,不要指責遭到挫敗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時糾正孩子不
你的孩子很聽話,是一匹溫順的馬兒,但人們常常這么說"能夠把馬帶到河邊去,卻不能讓馬兒喝水"。的確,除非馬兒很渴,不然,即使能夠把它帶到水邊去,也不能讓他主動喝水。 第一招,做作業(yè)的時間不宜過長。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 第三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第四招,讓他把喜歡的女孩帶回家。 第五招,先讓孩子玩?zhèn)€夠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話反說。 第八招,經(jīng)常改變學習環(huán)境。 第九招,列一個功課計劃表。 第十招,先讓孩子做擅長的功課。 第十一招,讓孩子自己抽簽決定。 第十二招,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
第一招,父母要尊重、認同、接納孩子,然后在真誠和熱情的基礎上積極關(guān)注孩子。 其實,這已不單是解決嘮叨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兒童教育的核心。比如,如果父母能接納孩子,那怕是孩子不足的地方,就不會采取打擊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樣,能積極關(guān)注孩子的父母,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甚至在事情發(fā)生以前,就做好預防工作,防范于未然。 第二招,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是嘮叨的“天敵”。 俗語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就說明當交流雙方有良好的關(guān)系,再多的話也不會感覺啰嗦。所以,在親子關(guān)系良好的家庭,就算父母屬于多話的人,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無比的“碎道”,由于所說的話都是尊重孩子的,孩子也不會感覺到難聽和反感,就愿意聽家長嘮叨了。 第三招,父母要善于放穩(wěn)心態(tài),在生活中自己要學會減壓。 嘮叨的根源是在于父母的焦慮,雖然適度的焦慮對人是有好處的,但不能在自
第一,嘮叨是一種畸形的“愛”。 許多父母為了自己孩子,可以說是“鞠躬盡瘁”,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心甘情愿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嘮叨只是費力不討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認知問題,很難理解家長的關(guān)心。所以,家長遇到孩子的問題,與其不停的嘮叨,遠不如用事實和行動來說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會更好。 第二,過度關(guān)愛,和孩子的生長速度不匹配。 在孩子小的時候,由于他們什么都不會,父母對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那怕是不停地囑咐也是應該的。但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不再是“小不點”了,此時再對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們想嘗試的行為,家長不厭其煩地“說教”,孩子必然不愿意聽。所以,家長該放手時要放手,千萬別嘮叨。 第三,家長缺乏安全感,或是一個自卑和不自信的人。 如果父母是這樣的人,其生活的滿意度必然較低,他們?yōu)榱俗约旱纳鐣r值,往往會借助品牌物質(zhì)
有人說,有好家長才有好孩子; 有人說,家長境界的高度決定著孩子的高度; 也有人說,家長境界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幸福; 更有名家周國平說,做家長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是啊,不管怎么說,做家長太重要了,做好家長太重要了,做具有更高境界的家長更是無比重要。 那么,從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做更高境界的家長吧。 第一境界 家長舍得給孩子花錢,以為錢就是全部愛的表達。 第二境界 家長舍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 第三境界 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我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一旦目標能夠清晰地確定,家長就不容易被人裹挾著,熱衷于跟風、盲目地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 第四境界 家長為了教育孩子去學習,他
從小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易與人相處 剛?cè)雽W,孩子還帶著幼兒園時候的天真和稚氣,面對學校撲面而來的各種要求和規(guī)定,有很多不適應。 苗苗剛上學那會兒,我?guī)缀趺刻於家盏嚼蠋煱l(fā)來的短信提醒。有一次,老師忍無可忍地給我打電話說,苗苗在課堂上“活蹦亂跳”,嚴重擾亂課堂秩序,讓我回家一定要好好教育。 放學后我問苗苗為什么,她低著頭,捏著衣角,很不好意思地說:“上了一整天課,都沒出去玩,我坐著實在難受,就忍不住站起來跳了兩下。”面對委屈的孩子,我也沒法狠心責備,但還是得跟她講道理:“媽媽理解你,但你以后還是要記住,上課有上課的秩序,是不能隨便跳的。你現(xiàn)在上學了,跟家里不一樣,也不像在幼兒園,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守紀律,要不然就亂套了,大家都沒法學習,你說是嗎?” 后來,苗苗上課沒再跳,她漸漸適應了,也學會了自己調(diào)節(jié)。 但后來還是發(fā)生了好幾次
父母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 第一,父母影響孩子一生的發(fā)展 法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推動搖籃的手是推動地球的手。 而現(xiàn)在社會普遍關(guān)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guān)鍵。 其實人的成年階段最具挑戰(zhàn)性、最復雜的工作,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任務。 很多父母親以為他們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吃好、穿好,身體健康,教育是學校的事情。 事實上,無論孩子在哪里,總是離不開父母的影響和父母的教育,包括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話,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 父母用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則可能變得更壞。通常,優(yōu)秀孩子成為優(yōu)秀人才的背后,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 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沖突和矛盾的因素。
家庭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第一,家庭對人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家庭這個港灣出發(fā)的 人的一生,有四個最重要的場所:第一個就是在母親的子宮里,通過母親來感受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說,家庭教育實際上從母親的子宮里就開始了; 第二個就是家庭。來到世界的第一聲啼哭,這是人生的第一個獨立宣言,這個時候他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家庭、父母來進行的; 第三個就是教室。在教室里有沒有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能不能健康成長? 離開學校工作了,走進職場,這是人生的第四個場所。在職場里面要拼搏、要晉升,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但是,在職場里累了,回到家里還可以傾訴。 所以,家庭是人生永遠離不開的一個場所,是人生最重要、最溫馨的一個港灣。人生從這里出發(fā),人生將回到這里。 第二,童年的秘密還遠遠沒有被發(fā)現(xiàn)
我作為小學生的家長,感到教育孩子真不容易。由于就一個孩子,缺乏經(jīng)驗。所以要明白只有開放的系統(tǒng)才可能走向有序,而封閉的系統(tǒng)只能走向無序。 家長的觀念要開放,要學習古今中外先進家庭教育的理論與經(jīng)驗,要交流,要合作。 孩子對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甚為敏感,家庭教育如果缺乏時代性的內(nèi)容,不能根據(jù)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及時更新內(nèi)容,就很難被孩子接受。 家長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使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法不斷豐富和完善。 越是真正有主見的人,往往越善于征求別人的意見。 一個人如果身處井下,他看到的就只是頭頂極其有限的天空;一個人如果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狹窄的視野。 另外,開放性原則還要求,家庭教育的場合不能僅限于家中,要讓孩子走出去。 如果孩子能投入到社區(qū)活動中去,會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各種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對于母親來說,其眼中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有時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負擔,所以母親應時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第一招 引導孩子作最正確的選擇 第二招 抉擇時的誘導詢問法 第三招 以一種選擇為前提巧妙設問 第四招 黑母牛的奶一樣是白的 第五招 拔開遇事慌亂的迷霧 第六招 船到橋頭自然直嗎? 第七招 親身體驗才是最深刻的 第八招 命運就藏匿在我們的思想里
母親應當適度地調(diào)整功課進度,而不該守著既定的計劃,這樣方能得到兼籌并顧的績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邊看書,一邊羨慕別人嬉戲玩樂,心中潛藏著不滿的情緒,更會影響他往后的讀書興趣。 第一招 迂回的暗示技巧 第二招 制訂不規(guī)則分段時間表 第三招 鬧鐘的妙用 第四招 建一個彈性的功課計劃表 第五招 去除"隨時都可以做"的松懈意識 第六招 刻意而適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務 第七招 讓孩子猜題提升考試注意力 第八招 熱身必不可少 第九招 用"量"來驅(qū)策前進
身為父母必須深明其理,盡量給予孩子適當?shù)妮o導和安慰,讓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時常以樂觀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懼感,使他們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戰(zhàn)。 第一招 陪伴孩子讓他有安全感 第二招 以樂觀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敗 第三招 把一個月說成三十天 第四招 多關(guān)注孩子心理建設的重要性 第五招 呼吸能調(diào)節(jié)孩子情緒 第六招 刻意在孩子面前說錯話 第七招 吉祥物穩(wěn)定心情 第八招 排解積慮消除緊張一吐為快
現(xiàn)在“熊孩子”儼然成為了江湖一害,網(wǎng)上各種招式號稱能對“熊孩子”產(chǎn)生“會心一擊”,居然還看到要“以熊治熊”的,簡直無語,新任的爸爸媽媽想必也是為自己的寶寶操碎了心吧,怎樣才能避免寶寶變“熊”呢?關(guān)鍵在于讓寶寶學會自律! 自律是什么? 學齡前高質(zhì)量的照顧和教育歷來被學者們認為是發(fā)展孩子日后認知能力和社會情緒管理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孩子進入學校之后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其中包括能夠?qū)W⒂谕瓿扇蝿詹⑶覉猿窒聛?例如堅持認真聽講),以及學會控制自己在社交場合的情緒。科學家們將這些能力打包成一個概念:自律。有較高自律性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校園生活并融入校園群體。 關(guān)鍵階段 研究表明,五歲之前是發(fā)展孩子自律性的一個關(guān)鍵時期,這個時期深受他們所處的人際關(guān)系以及圍繞他們并和他們不斷建立重要關(guān)系的成人的影響。因此家庭環(huán)境及家庭之外的育兒環(huán)
“育兒真理”一: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三歲的索索用完了東西總是不愿意收拾。這天,索索不僅不聽媽媽的話去收拾玩具,還故意把小汽車往地上摔。媽媽生氣地批評索索,爸爸卻出來充當和事佬。媽媽正在氣頭上,又和爸爸吵起來。 隔天,索索看中了商場里賣的美麗芭比娃娃。媽媽覺得太貴,拒絕了索索的要求。過了幾天,索索趁和爸爸去商場的機會,提出了同樣的要求,順利地得到了心愛的洋娃娃。索索已經(jīng)多次在爸爸那里“陰謀得逞”, 索索認為爸爸比媽媽好說話,在媽媽那里行不通的事可以找爸爸。 點評:家教要求一致連貫 一般的家庭通常是:祖輩寬容父母嚴格,爸爸性急媽媽心軟或者爸爸豁達媽媽較真,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有分歧,于是就出現(xiàn)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放哨,或者爸爸對孩子發(fā)火,媽媽為孩子辯護。更有甚者媽媽重罰過后,爸爸悄悄帶孩子去飯店美食以示慰勞。 長此以往,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