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普遍說的農歷一月也就是正月。
我們在過年期間常說的正月,正月初幾就是說的農歷一月份。正月為中國農歷的第一個月。而農歷正月初一,是中國漢族等多個民族傳統的春節。大眾習慣重視初一十五等陰歷內容。而在古今數術學(周易預測等文獻)里,正月一般指陽歷正月,不懂則看不懂數術文獻。
夏歷建寅,兩種正月:
① 陽歷正月是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后的該日
②與寅月大體同時的那個陰歷月,是夏歷的陰歷正月
來“正月”的“正”字,就是改正的意思。即古時的朝代更改了每年的月份排列法以后,便將更改后的每年第一個月叫做“正月”,以表示同前朝的歷法區別。
“正月”的“正”字為什么不讀作“改正”的“正”字音,而卻把“正”字讀作“長征”的“征”字音。這與秦始皇有關。秦始皇姓贏名政,因“改正”的“正”字音,與他名字中“政”字的發音相同,犯了忌諱,因此秦始皇便下令將“正月”的“正”字讀作“征”字音。
農歷的一月除稱為“正月”外,還有許多別稱,如“陬月”、“孟月”、“端月”、“春王”、“孟春”、“初春”、“始春”、“元春”等。
2018年農歷一月是陰歷幾月:2018年2月16日(農歷一月初一)——2018年3月16日(農歷一月二十九)
農歷一月是陽歷幾月份是不固定的,很多時候正月是陽歷2月份到3月份。
因為農歷和陽歷制定的標準不同,所以每年的農歷月份和陽歷月份相對應的月份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籠統地說農歷一月是陽歷幾月。從字面上說,陽歷的意思就是指太陽歷,是以太陽的運行規律(其實就是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自轉規律)為觀察對象制作的歷法,而陰歷意思就是指月亮歷,是以月相的規律為觀察對象制定的歷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