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為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重陽節飲菊花酒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儀。自古無論宮中還是民間,都有重陽飲菊花酒一俗。菊花酒,一般是用菊花釀制而成,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卻喜歡摘新鮮菊花泡酒飲,他們稱這樣的飲為“露飲”和“落英飲”。
1、《西京雜記》記載稱“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2、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后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
3、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4、《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方法一
配方:菊花(500克)、杜仲(500克);防風、附子、黃蓍、干姜、桂心、當歸、石斛,各200克;紫英石、肉蓯蓉,各250克;萆薢、獨活、鐘乳粉,各400克;茯苓150克。
制用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功效: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無顏色,噓吸少氣,去風冷,補不足。
方法二
配方:菊花、生地黃、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適量。
制法: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減半,備用;糯米浸泡,瀝干,蒸飯,待溫,同酒曲(先壓細),藥汁同拌令勻,入甕密封,候熟澄清備用。
功效:壯筋骨、補精髓、清虛熱。
用法:口服。每次溫服10毫升,日服3次。
方法三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黃300克。枸杞子、當歸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適量。將前4味,水煎2次.取濃汁2500毫升,備用;再將糯米,取藥汁500毫升,浸濕,瀝干,蒸飯,待涼后,與酒曲(壓細)、藥汁,拌勻,裝入瓦壇中發酵,如常法釀酒,味甜后;去渣,即成。
功效:養肝明目、滋陰清熱。
主治:肝腎不足之頭痛、頭昏目眩,耳鳴、腰膝酸軟、手足震顫等癥。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菊花入藥,制成菊花酒,有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的功效。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