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但兒童的骨頭卻比大人多,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后合為1塊了。兒童尾骨有4~5塊,長大后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塊恥骨,到成人就合并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實際上應是217~218塊。
醫學書上說,初生嬰兒的骨頭多達305塊。不過,隨著現代解剖學的進展和X線等檢查技術的進步,發現某些骨頭會額外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這樣算起來,成人的骨頭就遠不止206塊了。這些“額外的小骨”的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塊骨頭就行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這是就全球人類的“總體”而言的。人群中存在差異。我國科學工作者1985年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人的骨頭要比歐美人少。我國大多數人只有204塊骨頭。而在歐美,絕大多數有206塊骨頭,僅少數人為204塊。我國和日本人比歐美人少了哪兩塊骨頭呢?原來,通常認為第5趾骨有3塊骨頭,現在發現中日兩國人大多為2塊。由于每只腳少1塊骨頭,因而只有204塊。
正常人的肋骨不論男女均是12對。也就是24根。
1--7肋的前端都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
8--12肋不與胸骨直接相關聯,稱為假肋。
其中8--10肋的前端借肋軟骨與上位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
第11--12肋前端游離,不與胸骨或上位肋軟骨相接,稱為浮肋。
每個人有32顆恒牙,真正行使功能的牙齒有28顆。 當牙脫落一二顆時,并不會影響全身健康,但牙齒逐漸脫落剩下不到20顆時,就開始影響身體多個系統功能。此時,如果將脫落的牙齒及時修復好,口腔中保持20顆以上有功能的牙齒,人的衰老速度會減慢下來,有利于延長人的壽命。這是因為人的牙齒少于20顆,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影響消化功能;說話發音會受到不良影響,容貌也會顯得蒼老,對人的心理會產生負面影響。另外,牙齒還是體內重要的平衡器官,人的許多體力活動和注意力集中的腦力勞動都需要牙齒咬合來配合。牙齒少于20顆時,人的平衡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活動失誤、摔倒等現象。
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厘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可。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百分之35--45。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可繞地球兩圈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