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面臨最嚴監管
恢復市場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不僅需要奶粉生產企業自身努力,更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強化監管
為確保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近年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舉措。去年以來密集出臺政策法規提高了乳制品企業的行業準入門檻,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從多方面加強監管力度。而且,有關部門對嬰幼兒奶粉從奶源、生產制造到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國家標準。“部分指標要求比國際標準更嚴格。”有業內人士表示。
“國內乳企需持證上崗”、“對嬰幼兒奶粉質量按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監管”等這些新要求,既有助于凈化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市場環境,也能促使奶粉企業加速以質量安全為核心轉型升級。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介紹,首批獲得乳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已“持證上崗”。其中,伊利集團的金海生產基地已于2月27日率先獲批,天津、內蒙古、黑龍江、新疆四大奶粉生產基地也隨后陸續獲批。至此,伊利成為國內首家生產基地全部獲批的奶粉生產企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奶粉生產企業的不俗實力。”業內人士表示。
國產奶粉標準很高
新修訂的標準是我國嬰幼兒乳粉的第四代標準,部分指標比國際標準更嚴,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
雖然一些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但實際上,近年持續監測結果表明,國產奶粉質量并不差。國家質檢總局最近幾年共抽檢國內乳制品樣品128240 個,產品合格率達99.74%。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美菊表示,我國對《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進行了第三次修訂,新修訂的標準是我國嬰幼兒乳粉的第四代標準。新標準許多指標不低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要求,屬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劉美菊說,乳制品協會曾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國產奶粉隨機抽檢。受檢的國產奶粉的主要營養、微生物、礦物質等20項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