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人們?yōu)榧o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習俗。
糍粑是一種信物,圣潔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
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
在四川,歲數(shù)稍大的人都有中秋節(jié)吃糍粑的習慣。
在四川的農(nóng)村地區(qū),中秋的糍粑是這樣做出來的。前一天晚上要泡好糯米,經(jīng)過一整晚的浸泡,糯米已經(jīng)吸滿了水,一粒粒都是白白的小胖子。家里的主婦一大清早就要把米撈出了控水瀝干,放在屜布上裝用蒸鍋旺火把糯米蒸熟。這些都是序曲,做糍粑最重要的工序是打糍粑。這個工作一般都是由村里身強力壯的小伙子來完成的。把蒸熟的糯米飯放入一個大石臼里,用木棍用力捶打。小伙子手中的木棍大概有手腕兒一樣粗細,一般要用木質緊實的原木才行。
其實除了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糍粑也是南方很多地方過年的必備美食,就像北方的年糕一樣,寓意著一年更比一年高。不管是初一還是十五,對于乘風破浪的吃貨來講,糍粑都是不錯的選擇。今年中秋節(jié),如果沒有機會去四川體驗打糍粑的話,至少可以吃上一盤。除了月餅,吃糍粑過中秋,也是不錯的選擇。
1、桂花酒
桂花性溫,白酒也是性溫食物。桂花酒有活血化瘀、溫暖經(jīng)脈、健胃消食、止痰通氣的養(yǎng)生功效。
俗話說“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節(jié)的時候正是桂花盛開的時候,中國人向來喜歡花草,中秋節(jié)前就會采摘一些桂花釀造桂花酒飲用,上海地區(qū)的市民還喜歡吃糯米桂花釀的甜酒。
2、螃蟹
“秋風起,蟹腳肥”,中秋節(jié)的時候正是螃蟹上市的季節(jié),中秋節(jié)的時候螃蟹會要漲價,最好是在中秋節(jié)前就將螃蟹買好,然后在家里養(yǎng)幾天,這樣螃蟹會比較干凈,價錢也很不錯。
3、柚子
秋天的時候正是柚子成熟的季節(jié),此時有白柚、紅柚,可以從中秋節(jié)一直吃到春節(jié),是秋冬季節(jié)必吃的食物之一,中秋節(jié)吃柚子正是嘗鮮,飯后分食柚子也別有一番意趣。
4、團圓饃
中秋佳節(jié),烙一個團圓饃,全家人分享,在外的游子不能歸來,也要保留一份,直到歸家時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
團圓饃,即陜西關中農(nóng)家自制的大圓月餅,用精麥面做制三至五層的大圓餅,每層周圍雕塑著各式各樣的花朵,用鏊鍋烙制而成。此餅看起來十分美觀,象征著家庭大團圓。
拜月時作為向月亮的獻禮,拜月后分而食之。一家有多少人,切成多少塊。合起來是一個大圓餅(團圓);分開時一人一塊,表示大團圓,全家人通力合作的意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