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風寒表虛,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脈浮緩。
適應癥:
1.呼吸系統: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發炎癥。桂枝湯對體溫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退熱降溫,又能散寒升溫。
2. 消化系統:桂枝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比較廣泛,臨證以脘腹不適或疼痛時作,納獃,舌質淡,苔白,脈弱等為辨證要點,現代臨床發現,桂枝湯對大腸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能治脾虛運化不利的久利,又能治氣郁、結腸痙攣引起的便秘。
3.循環系統:桂枝湯及其類方,能治療心血管疾病巳被臨床所證實。桂枝湯對心率、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治心動過速,又有治心動過緩;慢性病后期或產生氣血虧虛引起的低血壓及中氣不足、陰陽失去維繫的高血壓,常可用之。臨證以畏寒、心悸、胸悶、氣短、舌質淡黯,苔白,脈緩等為辨證要點,各種器質性心臟疾病所致的胸悶、怔忡癥、心臟神經官能癥及受恐嚇后心悸等,只要符合辨證要點者,皆可用桂枝湯類治療。
4.運動系統:頸肌勞損、肩肌損傷、急性腰背扭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病、梨狀肌綜合徵、骨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慢性滑膜炎及肢體麻木疼痛等病證,只要具有肌肉關節酸冷疼麻的特點,即可用桂枝湯或加味治療。
5.神經系統:臨床上多用桂枝湯加味及其類方,治療遺精、夢交、陽矮、失眠、多寐、健忘、脫發、癲病、偏癱、交感神經緊張癥、耳聾等神經系統疾病。
6.內分泌系統:經常性自汗、盜汗、頭汗、半身汗(偏沮)、非黃疽性黃汗及無汗癥等,皆可用桂枝湯或加味治療,桂枝湯既能發汗,又能止汗,對汗液有雙向調節作用;臨證以汗出異常、舌質淡紅,苔白,脈弱或緩為辨證要點。
7.婦科:桂枝湯或加味可用于下列病證:月經病(寒滯痛經、經行后期、經行頭痛、經行身癢、經行浮腫、崩漏等),妊娠病(妊娠惡阻、水腫、癮閉、低熱、滑胎等),產后病(產后發熱、自汗、身痛、惡露不絕、乳汁自出等),術后病(人流或絕育術后低熱),絕經期綜合徵及白帶陰癢等。
8.兒科:小兒厭食癥、營養不良癥、遺尿癥、夜尿癥、多動癥、地圖舌、過敏性紫瘢,只耍符合飲食不佳、身體虛怯、面色無華、舌淡苔臼、脈弱的辨證要點者,即可用桂枝湯加味治療。
9. 皮膚科:以桂枝湯為主治療多形性紅斑、濕疹、皮膚湛癢癥、冬季皮炎、凍瘡、蛇皮痹、過敏性紫瘢等多種皮膚病的療效已被國內外所公認,臨證以營衛不和,郁而生邪,或邪乘虛客千營衛等病機特徵為審證要點。
10. 其他:虛勞綜合癥、眼眩、過敏性鼻炎、無脈癥、瘓癥、奔豚氣、慢性闌尾炎、淺層點狀角膜炎等,只要符合桂枝湯證的病因病機特點的即可用之。
組成:白芍6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棗6g
方解:
方以桂枝為主藥而得名,后人譽為群方之首。方中桂枝辛溫,溫通衛陽而,解肌祛風;芍藥苦酸微寒,益陰和營。桂枝、芍藥等量配伍,具有調和營衛之功。生姜辛溫,佐桂枝辛甘化陽,且能降逆止嘔。因脾胃為營衛生化之本,故用大棗味甘,益脾和胃,助芍藥益陰以和營。炙甘草味甘性溫,補益中氣,調和諸藥,伍桂、姜可化陽;配芍、棗能化陰。諸藥配伍,共成解肌祛風,調和營衛之劑,主治太陽中風證。
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不正確用此方,會產生高熱,自汗,口干,心悸,煩躁等證
凡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者禁用。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物。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