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哮喘”二字有些家長往往感到緊張甚至恐慌拒絕長期用藥。臨床中多次見到孩子的哮喘一旦得到控制(癥狀好轉了,不咳不喘了)家長就會擅自停藥,導致哮喘反復發作。陷入哮喘發作-控制-停藥-再次發作的惡性循環。慢性氣道炎癥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藥物后雖然癥狀消失了,但氣道炎癥可以持續存在,一旦遇到呼吸道感染等相關誘因哮喘便會發作。哮喘的反復發作會影響患兒的呼吸功能、氣道結構的重塑,一旦發生氣道重塑將會影響孩子終生的肺功能。
孩子哮喘控制后切不可“見好就收”、擅自停藥
哮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類似于成人時期的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持續、規范化的治療。對哮喘兒童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藥或停藥必須建立在哮喘長期控制的基礎上且需要臨床醫生綜合評估而決定。擅自停藥導致患兒病情得不得有效控制,反而延誤病情、延長治療時間。
哮喘的常用藥物種類有兩種,一類是控制藥物:適用于哮喘的常規維持治療,這類藥物主要用于減少氣道炎癥、控制哮喘癥狀、減少哮喘加重和肺功能下降的風險。第二種是緩解藥物:適合哮喘急性發作期的使用,對運動誘發的支氣管痙攣也有效。
哮喘的長期用藥主要是第一類藥物即控制藥物,而控制藥物最主要的便是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ICS是哮喘治療的基石,是哮喘長期控制的首選藥物,可有效控制哮喘癥狀、改善生命質量、改善肺功能、減輕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減少哮喘發作、降低哮喘死亡率。ICS通過吸氣進入呼吸道后被呼吸道粘膜吸收,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而起效,真正進入循環到達全身的比例微乎其微,對人體基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一些家長可能會擔心長期使用ICS會影響孩子的身高,但一些研究發現兒童期ICS使用并不會影響最終身高。每個兒童的生長速度不同,短期的評估不能預測成人時的身高。與嚴重哮喘帶來的風險相比,激素對身高影響的作用較小。另外,哮喘控制不良對兒童身高也有不利影響。臨床實踐過程中需注意盡可能使用低劑量ICS達到哮喘良好控制,并定期監測患兒的生長發育狀況。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哮喘重視不夠,部分家長用藥不規范,控制藥物、緩解藥物傻傻分不清,不同類型的藥物、不同激素之間也無法區分,自以為對哮喘有所“了解”,用藥存在“想當然”現象。甚至出現緩解藥物長期用,兩種激素聯合用等不合理現象,嚴重影響哮喘兒童的控制水平,甚至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目前兒童哮喘的各項治療方案比較成熟,但治療方案的選擇還要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家長和患兒的依從性情況進行個體化的操作,目前多提倡采用階梯式的治療方案,根據哮喘患兒的嚴重程度選擇藥物,制定個體化的防治方案。
哮喘的規范控制治療需要持續較長的時間,部分患兒可能需要數年之久,哮喘治療的計劃也會隨時根據患兒情況進行調整。建立哮喘患兒檔案、 制定長期防治計劃,定期隨訪(1 ~3 月隨訪一次)非常必要。目的是對患兒進行系統治療的整體評價,為后續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隨訪內容包括檢查吸藥方式是否正確, 復查肺功能、評估哮喘控制情況、風險因素、維持用藥情況以及家長在自我管理上的參與程度。然后根據哮喘控制水平進行適當調整。同時定期監測哮喘控制情況以及藥物的副作用。哮喘的評估主要通過肺功能的測定(5歲以上兒童),如同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期測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血糖一樣,有助于日常癥狀的評估,確認治療的有效性以及預測哮喘發作等情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