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寶寶肚子。
從右到左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寶寶的小肚子,能幫助寶寶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和改善腸蠕動。
3、豎著把寶寶抱起來。
一手托住寶寶的頭,另一手支撐寶寶的屁股,將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臉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用空掌的方式輕拍寶寶背部,從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動原理,慢慢地將寶寶體內的空氣拍出來。
4、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在腿上。
這個動作由寶爸來完成,將寶寶面朝下放在寶爸前臂上或者腿上,寶寶看起來象飛機一樣,輕輕搖晃或給寶寶按摩后背。這兩種姿勢都能讓寶寶感覺到很舒服,較快地緩解疼痛。注意寶寶剛吃飽不要飛機抱。
5、讓寶寶聽白噪音。
比如收音機、電吹風、吸塵器、空調、電風扇等發出的聲音,利用白噪音來停止嬰兒的哭泣是一個很有效的聲音治療方法。因為寶寶在媽媽的子宮里聽慣了各種嘈雜的聲音如血管雜音、母親的心跳等,而白噪音與他們熟悉的這種聲音有著類似之處。
6、口服西甲硅油。
主要作用是幫助寶寶放屁,排出肚子里的氣體。因為是純粹的物理性作用,不涉及化學反應,口服后不被腸道吸收,所以是安全的。
7、口服益生菌。
消化功能較差、大便易積存等均可誘發腸絞痛,所以口服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對一部分寶寶腸絞痛可能有效。
1)沒有誘因的突然發作。寶寶往往是突然間發作煩躁,激惹,大哭。
2)哭鬧時間有規律,大部分在同一時間段哭鬧比如傍晚或夜間。
3)與正常哭鬧相比聲音更響亮,音調更高,音調起伏更大。
4)哭鬧時表情痛苦。哭得很使勁,出現握拳,面部漲紅,腹部肌肉緊張,背拱起,四肢蜷縮等表現。
5)難以安撫。用平時哄孩子的各種方法都不管用,無論家長們把寶寶抱起怎么搖晃或走動都不能使寶寶停止哭鬧。往往等寶寶排完大便或者放屁后情況似乎會好點。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