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處。
適用于:肝火旺的癥狀,如易怒、目赤腫痛、咽痛咽干、頭痛等癥狀。
做法:先用溫水泡腳15分鐘左右,然后按摩太沖穴3~5分鐘。
位置: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適用于:具有清胃熱功效,主治:牙痛,口臭,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便秘、吐酸等病證。
做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按揉100次即可。
位置: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
適用于: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等功效,主治牙痛、牙齦腫痛、青春痘、耳鳴、手腕及臂部疼痛、感冒發熱等癥。孕婦慎用。
做法:有空即可按壓,按壓要朝向小手指的方向按,而不是垂直手背的方向,這樣才能發揮到穴道的療效。
位置:拇指(第一掌指關節)后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適用于:清熱利咽,調理肺氣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咳嗽,齒齦出血,扁桃體炎,鼻出血,發熱等。
做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魚際穴并做環狀運動,每次3分鐘,每日2次。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
夏天孕婦吃什么降火
家長如何處理小孩上火了
寶寶為何會上火
夏季如何預防上火?
家長如何處理小孩上火
寶寶上火時,如何判斷是虛火還是實火?
喝什么湯可以下火 五道湯逼出你體內火氣
孕前準媽媽營養食譜推薦:小蔥炒豬血、清炒豬血
三色雞絲的做法
香菇牛肉湯
排骨燉蘿卜
清蒸鱖魚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合作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