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
媽媽不要認為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新生寶寶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后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后會自然好轉,而并不是患了腸炎。
建議:
1、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寶寶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2、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傳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于身體的營養補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
建議:
1、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
2、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
由于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后,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
建議:
1、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
2、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有媽咪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抗菌素后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后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建議:
1、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后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請及時送醫。
2、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后尿仍很少,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癥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相關百科:
相關推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