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夜磨牙」是指,人在睡眠的過程中無意識的上下牙齒彼此磨動或緊咬的行為,有的時候也會在清醒的時候發生。
我們把這種現象統稱為磨牙癥,主要表現是牙齒不自主磨動,常常伴有「嘰嘎嘰嘎」的聲音。
有多少孩子會磨牙?
有數據顯示,5%~30% 的兒童患有磨牙癥,且多見于學齡前兒童。
一般而言,磨牙癥會在 6 歲左右消失,但仍有部分孩子會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仍出現磨牙的情況。
對于 6 ~13 歲的兒童,這個時期屬于換牙期,上下牙齒為適應新建立的咬合接觸關系,常常會有一過性磨牙現象。
但是,過了換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現象發生,那就是一種疾病。
磨牙有哪些危害?
絕大多數的磨牙癥并不會產生癥狀,因此不易被發現,但仍然可導致以下危害:
在某些病例中,磨牙會誘發頭痛;
對牙釉質產生破壞,導致牙體組織嚴重磨損(見下圖);
對咀嚼肌和顳頜關節產生影響;
久而久之,會演變成為顳下頜關節綜合征,主要癥狀包括開閉口運動異常、彈響,關節周圍疼痛,頭頸痛等。
磨牙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對磨牙的誘因依然存在爭議。
主流觀點認為,誘發磨牙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幾種:
心理因素:壓力和焦慮都可能會誘發磨牙。有人會說,孩子哪來的壓力?對于孩子,緊張或者生氣都會帶來壓力。比如擔心考試成績、來到新班級、換了新老師、與父母的爭吵等。
牙頜因素:牙齒的咬合不佳,包括牙頜畸形、缺牙、牙齒過度萌出、單側咀嚼等。當出現類似情況時,人體會試圖通過摩擦牙齒來獲得一個更好更平穩的咬合關系,所以就會出現磨牙。
磨牙怎么治?
對于學齡前兒童,一般無需特別干預,磨牙會隨著年齡增長消失。
對年齡較大的兒童而言,可能需要干預。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是學齡前兒童又出現了磨牙的情況,也可以去看兒童牙醫。
但是如果孩子說自己晨起后頭痛、耳朵痛下頜痛或咀嚼食物時疼痛,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前往牙醫處檢查,看是否存在咬合不佳或其他牙齒方面的疾病。
磨牙最常規的一種治療方法是佩戴咬合墊,通常是晚上睡覺時戴在下頜牙齒上,可以起到保護牙齒咬合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針對磨牙癥可能的病因進行對應的治療,如咬合治療,調磨一些不良咬合接觸。
怎么預防磨牙?
下列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幫助預防磨牙的發生:
放松:睡前通過聊天或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釋放壓力;
攝入充足水分:保證液體的攝入,因為脫水可能會誘發磨牙;
看醫生:定期拜訪兒童牙醫進行口腔保健;
按摩:可以嘗試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按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