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帶娃走親戚,熱情的主人家總要專門給寶寶準備特制飲料——鮮榨果汁,看著娃開心地干了一杯又一杯,豆苗媽臉都綠了,為啥?!因為果汁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營養(yǎng)健康!
有些寶寶不太愛吃水果,萬能的家長們就把各種水果榨成汁給孩子喝,認為這樣可以讓寶寶吃到“濃縮的水果”,營養(yǎng)又健康。殊不知,喝果汁和吃水果的差別老大了:
1. 營養(yǎng)素流失
水果里的主要健康成分,包括果膠、纖維素、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zhì)、鉀元素、鈣元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花青素、有機酸等。
這些成分中,只有易溶于水的糖、鉀元素、花青素會跑到果汁里,而不溶性元素如纖維、鈣、鐵等卻留在了被拋棄的果渣里,所以果汁里基本不含膳食纖維。
眾所周知,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如果長期飲用果汁而不直接嚼食水果,可能會導致寶寶便秘。
另外,搗碎和壓榨的過程,使水果中某些易氧化的維生素被破壞掉,對整體營養(yǎng)作用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 含糖量高,容易讓孩子迷戀甜味
果汁不一定濃縮了水果中的所有營養(yǎng),但卻濃縮了所有糖,大部分果汁的含糖量都在 10% 以上,比如最常見的蘋果汁、橙汁,含糖量并不比可樂少。
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從小就喝果汁而不是喝水,他們很可能會早早地迷上甜味,長大后也只喜歡甜飲料,埋下挑食和肥胖的隱患。
所以,澳大利亞的嬰兒喂養(yǎng)建議指出,1 歲以內(nèi)的嬰兒不要喝果汁,添加輔食后,如果要吃水果,可以從吃果泥開始,而不是喝果汁。
看到這里,很多寶媽可能要問,“我們家小主就是不吃水果該咋辦”?別急,豆苗媽給你們準備了攻略:
1、不要強迫寶寶進食水果。
一些寶寶偏食是心理原因,父母越強行糾正,寶寶越反感,所以家長要創(chuàng)造輕松的氛圍,讓寶寶感受到吃水果是很享受的事情,而不是“被逼著吃”。
例如,寶媽經(jīng)常在寶寶面前吃水果,邊吃邊表現(xiàn)出很美味的樣子,寶寶經(jīng)不起誘惑,會主動要求吃水果。
2、花點心思,換個方式。
如果小寶寶不愿意咀嚼水果,可以把水果磨成果泥,等寶寶吃慣了果泥的味道,再慢慢過渡到直接吃水果;
如果“牙口很好”的大寶寶不愿意吃水果,那就試試給水果做個“美容”,例如用模具把水果切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讓寶寶把這些“小星星”、“小太陽”,“三角形”,“愛心”一個一個吃到小肚子里,TA會很有興趣呢。
3、保持耐心,不斷嘗試。
很多寶寶一開始拒絕某種食物,但不代表TA會一直拒絕,只要家長保持足夠的耐心,不斷嘗試給孩子喂食水果,或許在某一天,孩子突然就接受了,而且還越來越愛吃,豆苗媽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
大自然給了我們各種天然的美味水果,我們應該多花點心思讓孩子嘗到天然食品本身的好味道,至于鮮榨果汁,讓孩子偶爾喝點,限量喝喝就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