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發生率在約為1/300~1/400。
臍帶脫垂是指胎膜破裂后,臍帶在胎兒還沒有出來時就先脫落出來,經宮頸進入陰道,甚至從陰道脫出的現象。這是較為罕見的并發癥,發生率并不大,因為現如今的孕婦都會定期產檢,在醫生的指導下養胎,有異常也能及早發現并調理改善,這樣會大大降低臍帶脫垂的發生幾率。
1、胎頭未入盆或入盆困難
一般來說,初產婦在孕36周左右胎兒會入盆,但也有一些孕媽是在臨產前的幾小時才入盆。如果你在產檢的時候醫生說胎兒太大且媽媽骨盆狹窄造成胎兒難以入盆,或胎頭位置還比較高,就說明胎頭和宮頸之間的接觸不緊密,空隙比較大。這樣的話一旦發生破水,臍帶就有可能從空隙處滑出從而造成臍帶脫垂的幾率會較高。
2、胎位異常
橫位、臀圍等異常胎位的寶寶對胎膜的壓力是不均勻的,引起胎膜早破的幾率也就會變大。一旦胎膜破了卻沒有及時采取恰當的方法處理,導致羊水流失比較多的話,也非常容易發生臍帶脫垂的情況。
3、胎盤低置
胎盤低置是胎盤附著于子宮的下段,距離宮頸內口會相對比較近一些,這種情況發生破水的時候發生臍帶脫垂的幾率也會增加。
4、胎兒過小或羊水過多
胎兒過小的時候宮腔的容積相對會比較大,一旦破水有可能羊水流出的比較多,引起臍帶脫垂的幾率就會變大。
羊水過多,破水的時候宮腔的壓力比較大,也有造成臍帶脫垂的風險。
有上述4種情況的孕婦已發生臍帶脫垂,所以這類孕媽媽在孕晚期要多加注意,若不能避免該癥出現,可通過下列做法來挽救胎兒。
1、孕媽媽若是在家出現了臍帶脫垂的情況,要盡量采用膝胸臥位,使得臀部高于肩膀,通過重力作用,將寶寶從子宮頸位置移開。保持這個動作直到救護車到來。
2、在急救車上,孕婦使用膝胸臥位可能存在潛在的不安全隱患,建議使用Sims體位(即左側臥位,枕頭置于左髖下),并立即轉入就近的上級醫院分娩,而不是一定要去自己定好的醫院。在轉院過程中,應使用人工操作上推胎先露或膀胱充盈等操作以提高胎先露。
3、到達醫院后,就是聽從醫生的安排了。若此時宮口已經已經全開,胎心尚在,醫生會在數分鐘內娩出胎兒;但如果宮口還未開大,為了胎兒的安全,醫生會選擇立馬剖腹產分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