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是1947年在一群用于黃熱病研究的猴子身上發現的。由于這些猴子生長在烏干達的雜草叢中,后來科學家們就用烏干達語” Zika “(雜草的意思)來命名了這種病毒。寨卡病毒與乙腦病毒、登革熱病毒、西尼羅病毒屬于近親,多通過伊蚊叮咬在人和動物間傳播,屬于人-畜共患疾病。
寨卡病毒的危害:因人而異
1、對普通人危害較輕
寨卡病毒潛伏期為3-12天,很多人在感染寨卡病毒后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約20%的患者僅出現輕微癥狀,包括低燒、皮疹、關節痛、肌肉痛、結膜炎等,但極少有嚴重病例發生。這種病毒并不會致命,也不需要住院治療,一般經過對癥治療和休息后,一周內就可痊愈,并可獲得終身免疫。以色列一名兩歲幼兒感染寨卡病毒后,經治療已迅速康復。
2、對孕婦危害巨大
巴西衛生部表示,寨卡病毒是導致新生兒小頭癥的高度可疑因素。這種病毒一旦進入孕婦體內,會破壞腹中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致使孩子畸形。醫學家們對此也十分驚訝,因為胎盤是嬰兒的天然保護層,可以防止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但巴西一項研究顯示,寨卡病毒是可以穿過這一重要屏障,并在羊水中集中,這是寨卡病毒的近親(登革熱和西尼羅河)都做不到的。
患小頭癥的嬰兒在出生時顱圍小于33厘米,容易大腦發育不良,出現身體殘疾和智力障礙,比如視聽障礙、行動障礙和認知障礙。因此,拉美多國公開呼吁女性暫緩懷孕,薩爾瓦多也號召女性兩年內不要生娃;鑒于里約奧運會將在半年后開幕,巴西也表示孕婦應盡量避免前往觀看奧運會。
寨卡疫情會不會在中國大規模爆發?
據報道,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馬提尼克島、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蘇里南、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圭亞那、法屬瓜德羅普島、佛得角、薩摩亞和圣馬丁島等22個國家大肆流行。
但由于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為熱帶地區的埃及伊蚊,并不會通過人和人傳播,再加上目前中國正處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較低,即使出現寨卡病毒輸入病例,疫情傳播擴散的可能性也低,不過中國南方地區需要警惕,應注意做好防止蚊蟲叮咬的措施。此外,由于伊蚊易在室內外的鍋、盆、瓦、罐和洼地的積水中滋生,平時要注意清除積水,消滅伊蚊的滋生地。
Tips:準媽媽和備孕媽媽應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疫區。若非去不可,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蚊子叮咬。若從疫區回來,出現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癥狀,應抽血化驗并做超聲檢查,查看胎兒發育狀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