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父母對這個時間都有自己的安排和規劃,不同的專家和醫生的建議也不同,但我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點更值得參考:1歲之后,大部分兒童的身體發育,已經可以滿足和家庭其他成員吃同樣的食物的要求了。
WHO認為12個月后大部分兒童可以合餐,但餐飲需要滿足營養等需求,并避免花生粒等容易窒息的食物。
當然,大部分寶寶的乳牙生長完成的時間在2-3歲,但是飲食的轉換卻沒必要等到這個時間再做。即便牙齒還沒長齊,但寶寶可以用牙齦來幫助消化食物。家長只要將給寶寶的那部分菜肴再稍微加工一下,幫助寶寶更方便吃下去就好。同時要了解的是,預防窒息風險很重要,但這需要的是注意不要給寶寶太大塊或者大顆粒的硬食材(花生、堅果等等),而不是把所有食物都做成泥。
所以1歲以后的寶寶,除了一些過敏情況之外,他已經做好準備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吃同樣的食物了。家長出于愛護的心態,長時間將寶寶的餐飲和成人的區別對待,除了增加家務負擔或者出行旅游時的壓力外,還容易推遲孩子和家庭生活的進一步融合,以及影響他對于吃飯的興趣??吹郊议L那一大桌豐盛的菜肴,自己卻不能嘗幾口,那么不開心,甚至對自己的食物產生不滿也是很正常的了吧。
至于孩子什么時候可以和大人合餐,吃大人的飯菜,對于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問題其實不在于寶寶的身上,而在于大人的飯菜的健康度。家長應該問自己的問題,并非寶寶是不是已經長大可以吃大人菜,而是自己家日常的餐飲是否健康到可以給孩子吃?
我們提到過多次寶寶的飲食應該盡量回避食鹽、醬油等調味品,減少鈉的攝入。在1歲前應該嚴格的做到這一點,在1歲之后則需要盡量做到。但實現這樣的健康飲食不是盡量推遲合餐。孩子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兩年的事情,而是靠家長長期的榜樣影響。一個餐飲結構不合理不健康,“重口味”的家庭,是很難培養出有健康飲食習慣的孩子的。
因此正如WHO的建議,1歲之后,家長就可以開始逐步考慮讓寶寶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而什么時候開始這樣做,或者哪些食物適合合餐,取決于你家的菜譜和食物本身:那些食材安全健康、營養均衡,少油少鹽的菜,寶寶1歲之后就可以嘗試一起吃了;而像麻辣香鍋水煮魚這些人民喜聞樂見的美食,即便是3-5歲以后,也不可能成為我們給孩子的推薦食譜。
將食譜變得更健康,然后和孩子一起開心的進餐,這才是每個家庭的目標。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