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蠕形住腸線蟲,外形恰似一條白線,長度大約2厘米(約半寸),寄居在兒童的大腸內,有時隨兒童的糞便排出,在糞便中可見無數白色小蟲蠕動,這便是蟯蟲。蟯蟲成蟲寄生于人體的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及回腸下段。當人睡眠后,肛門括約肌松弛時,部分雌蟲爬出肛門,在附近皮膚產卵。產卵后,雌蟲多因干枯死亡,少數雌蟲可由肛門蠕動移行返回腸腔。若進入陰道、子宮、輸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導致異位寄生。
1、一般治療及護理
本病必須采取預防與藥物驅蟲相結合,才能根治。患兒須穿滿襠褲,防止手指接觸肛門,每天早晨用肥皂溫水清洗肛門周圍皮膚;換下的內衣內褲應予蒸煮或開水浸泡后日曬殺蟲,連續10天。蟯蟲壽命較短,如能防止重復感染,則有自愈可能。
2、藥物治療
(1)甲苯達唑口服效果最佳。
(2)恩波吡維銨口服,7天后再服1次。藥片不可咬碎。必要時可在2周后重復治療。服藥后1~2天糞便會染成紅色。
(3)噻嘧啶口服,連服3天,療效很好。
(4)芐酚寧為了防止復發,間隔14日后再服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惡心、嘔吐反應。
(5)噻乙吡啶有顯著驅蟯效果。
3、局部治療
肛門瘙癢或有濕疹,可每晚睡前洗凈局部,用10%鶴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軟膏涂布,可殺蟲止癢,直到痊愈為止。
理論上能自愈。饒蟲的壽命較短,大約只能存活一個月左右。理論上,如果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再次經口食入饒蟲卵,饒蟲可以自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饒蟲存活期不斷排出蟲卵,造成患者(大多數是兒童)睡覺時肛門瘙癢,患者常在睡覺時用手抓撓。如果個人衛生習慣不是特別嚴格,很容易再次食入蟲卵,反復感染,因此建議感染后藥物驅蟲。
傳播途徑:蟯蟲病患者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蟲卵的抵抗力較強,在室內陰涼、潮濕不通風的環境中可存活數周。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吃入含有蟲卵的食物和吸吮被蟲卵污染的手指。多見于1~5歲兒童,常在集體兒童機構如托兒所、幼兒園中流行,發病率城市高于農村。
通常有以下幾種途徑:
1、小兒用手抓肛門會陰瘙癢處,蟲卵即附著于指縫內,再經口食入,此種肛門-手-口直接傳播成為自身重復感染的主要途徑。
2、蟲卵通過內衣褲、被褥、地板、桌面、玩具、門把手或食物間接感染。
3、蟲卵通過空氣中塵埃飛揚,從口鼻吸入而咽下也可引起感染。
預防的原則是:治療與預防同時進行,個人防治與集體防治同時進行。
1、要大力宣傳蟯蟲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預防和治療的意義等。
2、使家長、老師、保育員有充分認識,教育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勤換洗內褲、被褥。集體兒童單位要嚴重分鋪,床位間有一定的距離。
3、衣服、玩具、食器定期消毒。可用0.5%磺溶液處理5分鐘,或0.05%碘溶液處理1小時,蟲卵可全部殺死。這種低濃度的碘對人體皮膚沒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簡便的消毒劑。
4、對蟯蟲病的預防強調應用綜合性的防治措施,這樣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達到消滅蟯蟲病的目的。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