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腳癢是因為腳氣引起的。
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
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腳氣的多發人群: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內分泌的變化,引起皮膚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腳氣。
肥胖者因趾間潮濕,汗液浸漬易患腳氣。
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腳氣。
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腳氣的易感性。
腳氣的臨床表現:
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
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
1、如果只是單純腳癢的話,可以試一下下面的方法:
(1)準備半盆熱水,水溫盡量高,挑戰自己忍受程度的溫度。在水里加一撮食鹽,半瓶蓋白醋。
(2)洗腳過程中可添加幾次熱水以保持水溫,燙腳有利于血液循環,對身體有好處。
(3)洗完腳之后,將腳擦干,用棉紗或者棉簽將白醋直接涂抹在腳癢的部位,大多是腳趾間的縫隙處,反復涂抹幾遍。
(4)待腳上的白醋干了就可以了。如果覺得自然干時間太慢,可以用電吹風吹干。
2、腳癢起小水皰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選用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劑。
3、腳癢、趾間有糜爛、滲液者
先使創面收斂干燥再用藥。
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然后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干燥后改用鹽酸特比萘芬等霜劑或軟膏。
1、鹽水+白醋泡腳
可以不挑破水泡,堅持用食鹽白醋二者混合液泡腳,連續使用2周為一周期.
注意:
注意襪子、鞋墊、鞋子衛生,不要用指甲扣撓搓,不要濫用乳膏涂抹,腳氣反復復發者,尤其注意慎用激素類藥膏。
2、水泡挑破后
細針挑破水泡,紙巾沾取膿液,抹上速效的腳氣液,之后每天堅持涂抹患處。
注意:
勤換襪子,洗襪子后務必暴曬,同時鞋墊、鞋子重新刷洗,同時都要陽光下暴曬幾天,徹底弄干凈殘余癬菌,以防止復發。
3、飲食方面
少吃一些酸辣麻刺激物,這樣減少汗液異味,減少腳部排汗異味,保持正常良好的新陳代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