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潛伏期短到10天,長至2年或更長,一般為31至60天。
15%發生在3個月以后,視被咬部位距離中樞神經系統的遠近和咬傷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劑量而異。
狂犬病介紹: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已感染狂犬病毒未發病的動物同樣能使人發生狂犬病。
人的狂犬病絕大多數是由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發病。潛伏期短到10天,長至2年或更長,一般為31至60天,15%發生在3個月以后,視被咬部位距離中樞神經系統的遠近和咬傷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劑量而異。
1、往往有一個短的前驅期,約1至4天,表現為中度發熱、不適、食欲消失、頭痛、惡心等;
2、然后進入神經系統的癥狀期,約2至20天,出現應激性增高,胸部壓迫感、胸痛及氣流恐怖癥,即用風吹面部時會引起咽喉部肌肉痙攣,這是一種典型的癥狀,有助于診斷。
3、傷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種異樣的感覺,有的病人伴有對光、噪音和感覺剌激的應激性增高,通常表現有肌張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痙攣。
4、交感神經系統病損后出現多汗、流涎、狂躁行為、焦慮、痙攣性痛性肌肉收縮,在吞咽時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痙攣而怕飲水,故又稱恐水癥。
發病后90%以上會致死:
在癥狀出現后的14天內,病人往往在痙攣后出現繼發性呼吸和心衰竭,昏迷而死亡。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預防,但無特異的有效治療,發病后90%以上病人都會死亡,因此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得了這種病的人,常常表現高度興奮和激動,恐水怕水,對聲、光、風、痛等刺激呈敏感狀態,稍受刺激便會發生咽喉部肌肉痙攣,由于唾液分泌量增多可流涎,大汗淋漓,最后可發生進行性的肢體癱瘓而死于呼吸和循環衰竭。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