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些年科普力度逐漸加大,如今很多人都已經深切地意識到,母乳喂養的對嬰兒的好處多多,尤其是能夠確保營養均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仍舊有不少年輕的媽媽,為了保持體形而提早給孩子斷奶,甚至有的母親在孩子剛剛半歲,就想放棄哺乳,重新開始工作了。 不過大多數媽媽選擇在孩子1歲時斷奶,她們自認為,此時孩子已經基本發育成熟,是斷奶的最好時機。不過事實卻并非如此,那么給孩子斷奶的最佳時間點又是什么時候呢? 不少人根據傳統經驗認為,當新生兒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需要給他們添加一定量的輔食來喂養,等他們長到1歲便可以完全由輔食來替代媽媽的奶水。然而根據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孩子斷奶的最佳黃金節點,應該選擇在2歲左右。 如果此時媽媽的奶水始終充沛,最好能夠堅持用母乳來哺育,這樣會令孩子的抵抗力更強,減少生病的幾率,身體自然更加健康結實。
最近又來了一波寒潮,不少孩子又感冒了,再加上最近這段時間流感頗為嚴重,部分家長朋友放心不下,覺得有必要帶孩子去接種疫苗,適當做一下預防。但這時就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已經感冒了,那還能帶他們去接種疫苗嗎? 相信很多家長聽到的答案都是最好別帶感冒的孩子去接種疫苗,否則不僅疫苗會失效,孩子原本的病情也會變得更為嚴重。 然,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為什么會有這些言語的傳出呢?其實不外乎是由于疫苗副作用帶來的影響,部分孩子在接種完疫苗以后,被身體免疫系統給察覺到了,于是就開始有了免疫反應,在這一反應過程中,孩子就可能出現低燒情況。 對此家長需要清楚,并非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受到疫苗副作用的影響,而且也并不是每一種疫苗都會帶來這總副作用! 感冒的孩子還能接種疫苗嗎? 家長們對這一問題也不必過于
寶寶子成長中,有也可能會出現貧血的情況。那么問題來了,寶寶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及應對辦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出現的貧血,在嬰幼兒期是比較常見的,但主要是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最為多見。當寶寶長期出現貧血癥狀時,就很容易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影響,尤其是對寶寶心功能及智力發育的影響是很大的。 那引起寶寶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由于在嬰幼兒期,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很快的,如果在這個時期,寶寶長時間患?。ǜ腥拘约膊?、消化道疾?。┑那闆r下,或者是沒有及時正確的給寶寶添加輔食、單純的以母乳喂養或者是以奶粉喂養為主等等情況,就很容易造成寶寶體內儲存的鐵減少,從而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 當寶寶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時,應該怎么辦? 寶寶在添加輔食期間,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者是多吃一些含大量鐵質的食物
許多新手媽媽,面對那一團小小的新生寶寶,會表現得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手家長逐漸學習成長,慢慢的從育兒小白變成科普達人都不是什么難事,畢竟每天和屎尿屁打交道,不是誰都能堅持下來的。 照顧寶寶偶爾失誤是在所難免的,畢竟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家長的。但是下面的這些雷區,一定不要踩,小心傷了娃。 01睡覺姿勢搞不清楚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健康的嬰兒要盡量保持仰睡(背部平躺)的睡覺姿勢,這對寶寶來說最安全。 寶寶仰臥,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 有些醫生認為側臥也是可選擇的睡姿,但有證據表明側臥仍存在安全隱患,應盡量避免。 1歲以內的寶寶,建議采取仰臥睡姿,尤其是半歲內的嬰兒。 另外,家長除保證寶寶仰臥姿勢入睡,還要避免將寶寶放在特別松軟的東西上,如常見的枕頭
進入冬天以后,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咳嗽,白天咳晚上咳睡著了也會咳醒。 心急的家長擔心孩子咳出肺炎,直接就跑到藥店自己給孩子買了止咳藥。只不過往往是孩子吃了藥,但咳嗽的癥狀一點也沒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是為什么呢? 咳嗽并不等于肺炎! 肺炎多數是由于孩子感染了一些病毒或細菌等引起的,而不是直接由咳嗽導致的。肺炎的癥狀表現因感染的病原體不同而不同,一般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表現。一旦孩子出現以上情況,是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的。 多數情況下,咳嗽不用太擔心。 一般來說,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本身對健康沒有太大傷害的。通過咳嗽反射還能將呼吸道中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所以如果孩子只是偶爾咳嗽一兩聲,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另外,現在天氣寒冷,冷空氣刺激呼吸道黏膜后也容易引起刺激性干咳,進入
每年入冬后,變冷的是溫度,變熱的是醫院。尤其是各大醫院的兒科都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全都是來給孩子看病的,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寶寶為什么一到冬天,就生病感冒呢?為什么有的娃就三天兩頭的去醫院就診,有的娃就能健健康康的度過一整個冬天呢?這就是每個家長的帶娃方式不同,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所以才容易生病。今天就來糾正一下大多數寶爸寶媽們帶娃的幾個誤區,抓緊時間改正,還來得及哦! 一.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冷! 我們都知道春捂秋凍是個養身好方法,不過很少有父母能給孩子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的,那更是只要天氣變冷一點點,就急急忙忙給孩子捂上厚厚的衣服,生怕孩子著涼了。 但是小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還沒發育完全,這樣里三層外三層的裹衣服,往往會讓孩子得"捂熱綜合征",我們只需要摸摸寶寶的后頸和后背,只要是溫暖的說明他就不冷穿的正好。
帶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在3個月以前的寶寶,吃奶后很容易哭鬧。很多新手的父母都不知道原因。其實在3個月前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脹氣,寶寶脹氣不舒服就會哭鬧不止。 01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脹氣呢? 腸脹氣的主要原因有: 1.寶寶胃腸道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引起寶寶脹氣。 2.進食太急、喂養方式不當導致吞氣過多; 3.寶寶有消化系統疾病、腸道過敏,不過這時寶寶除了脹氣,通常還伴有發熱、腹瀉、嘔吐等其他的癥狀。 4.3 個月以內的寶寶如果出現哭鬧不安、蹬腿、面色漲紅等癥狀,很可能就是脹氣了。 寶寶腸脹氣怎么辦呢? 1.按時給寶寶喂奶,不要讓寶寶太餓,如果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 2.在喂奶之后,幫寶寶拍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3.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爬行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知道寶寶爬行的規律嗎?如何訓練寶寶的爬行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爬行對于嬰兒的成長來說,不僅僅是移動身體,也是學習如何協調運用手腳配合,以及對嬰兒頸部張力反射的整合運動的訓練,同樣,進而影響到孩子日后學習時的專注力。爬行是寶寶滿周歲前最重要的一項活動,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部分。 寶寶爬行時一定會用頸部肌肉把頭撐起來,而頭部肌肉的收縮會刺激腦干,使腦干神經活躍起來。同時交互前進的四肢,又會促進大腦中樞不斷發揮協調動作的機能,寶寶每多爬一步,這種機能就會組合得更成熟一點。而連續揮動的手臂則可使關節更靈活,肩肌更強大,鎖骨生長得更快。 寶寶在爬行時,要隨時了解整個空間的狀況,什么地方有障礙物,該往哪個方向等,都完全操控在他自己手里。這些大人能輕易判斷的事,對寶寶而言卻錯綜復雜,他的大腦必須忙著接收信
很多媽媽都很迷惑,究竟什么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是最好的。有的媽媽說越早越好,最好是從一出生就開始,但也有人說從孩子3歲才開始。 其實,有研究表明3歲跟孩子分房睡是最好的時候,但是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我們要視孩子的心理狀況而定。如果,當孩子出現以下的情況,那么我們就可以抓緊時機跟孩子分床睡。 具體表現為以下2種情況: 1.夜間能獨立上廁所 能獨立上廁所的孩子,說明在生理上能獨立的處理事情,在心理上也不會依賴家長,所以夜里能獨自起床上廁所,是可以和孩子分房睡的標志之一。 2.孩子能獨立入睡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獨立性,能獨自待在一個地方,有規律的睡眠習慣,能獨立入睡,不需要家長哄睡、陪睡,那么就可以開始跟寶寶分房睡了。
寶寶8個月了,抬頭比較晚,3、4個月時才會抬頭,現在8個月了還不會坐,坐的時候會頭直接栽倒。 家人特別擔心寶寶神經發育有問題,所以帶寶寶來做運動發育評估。 其實,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最簡單易記的口訣就是“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歲走”。如果到了這個月齡,寶寶相應的運動能力還沒出現,那你一定要找找原因。 寶寶大運動發育問題,干預時間越早,越能幫助寶寶。 寶寶大運動發育規律 二抬頭 剛出生的寶寶就可以俯臥抬頭1-2″,2個月時抬頭90°,到3-4月時可以抬頭45°,并且自由轉動。 什么情況需要重視? 如果寶寶4個月了,還不會抬頭或者豎頭不穩,則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四翻身 寶寶翻身的技能并不是一下子就學會的,在他4月齡的時候,會慢慢出
很多特殊兒童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出現自傷行為,該怎么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呢? 01 孩子常常有情緒,但是情緒從哪里來?它歸誰管理?那些不被理解的情緒存儲在哪里呢?我們怎么才能準確地找到它并處理它呢? 我們常常稱左腦為邏輯腦、抽象腦、理性腦,稱右腦為藝術腦、創造腦、感性腦。 大腦功能也有個分區:如果是認知、道理方面的問題,由左腦處理最合適;如果是情緒、感受方面的問題,交給右腦處理最擅長。 孩子天生右腦很發達,而左腦的能力則是慢慢建立起來的。 因此,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左腦表達的弱勢群體,他們常常邏輯混亂,也常常表達不清自己的真實感受。 但是孩子又是右腦表達的強勢群體,對于情緒體驗又特別敏銳。 02 情緒是一系列主觀體驗的統稱,它是多種復雜的感覺、思維和行為表現綜合產生的
寶寶到了一定的時候都要學會自主吃飯。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其實吃飯不需要特別地去教,順著寶寶的發育特點來,配合“手指食物”,寶寶自己會主動學吃飯。 手指食物好處多 1讓寶寶學吃飯 相信不少爸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給寶寶準備好輔食,正準備喂呢,小祖宗卻怎么也不肯乖乖坐著吃,老是伸手搶東西,從爸媽手上的勺子里、碗里搶食物,弄得滿身、滿桌都是。 遇到這種情況,爸媽可千萬別發火,這是好事兒,趕緊準備好“手指食物”吧,可以讓寶寶自己用手拿著食物啃,培養自主進食的意識,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2鍛煉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當寶寶開始自己抓東西吃的時候,他們就會思考如何抓、如何吃,這對于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很有幫助。 3鍛煉咀嚼能力 對寶寶來說,學習咀嚼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通過
春節將至,很多寶爸寶媽都計劃帶著寶寶出去旅游。但是有些寶寶會暈車,那么問題來了,預防寶寶暈車的小妙招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臨近,媽媽都籌備著帶上寶寶回老家過年,或者帶寶寶旅行過年,可是有一部分小寶寶可能出現暈車暈船暈機的癥狀,不但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身體不適,也會給媽媽增添旅途不少煩惱。 暈車是怎么回事? 學名:暈動癥 癥狀:患者初期感覺上腹不適,繼有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伴隨眩暈、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 原因:當人在車船上搖晃時,身體未動,眼睛等感官卻接收到了移動的信息,使得大腦接收到了不同運動傳感器(眼睛、內耳及神經)發出的矛盾信息,造成內耳前庭器官(負責人體平衡感受的器官)的工作紊亂,繼而產生頭暈、惡心等暈車癥狀。 人群:覆蓋所有年齡層,2-12歲更易發生。
中醫常說“藥食同源”,這其中道理的媽媽們一定不陌生,孩子身體不同的部位出現不同癥狀,也可用不同的食物可以呵護。 擁有胡蘿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還原食物”,可以阻止腦血管的病變而保護大腦,而且“還原食物”中,菠菜護腦功能最好。其次為韭菜、蔥、豌豆角、西紅柿等蔬菜,核桃、花生等干果也是補腦的好選擇。 菠菜護腦 維生素A有“護眼小衛士”之稱,假如身體缺少了他,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便會下降,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減弱,嚴重時還會患上夜盲癥。 胡蘿卜護眼 護發的食物有很多,例如:黑芝麻、黑豆等,但是護發最佳食物是海帶。經常食用海帶不但能補充身體的碘元素,而且對頭發的生長、滋潤、光澤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海帶護發 自古黑豆就被譽為“腎之谷”,而且黑豆從表面上看與
很多寶媽發現自己寶寶特別愛出汗,非常但是寶寶這是身體缺什么東西了,那么寶寶愛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應該如何改善? 寶寶睡覺愛出汗,爸媽們第一懷疑對象就是缺鈣,鈣說這鍋我不背。其實寶寶愛出汗,有生理與病理之分,缺鈣的寶寶的確也愛出汗,我們來看看缺鈣的寶寶出汗有啥特征: 缺鈣引起的汗出,多見于3歲以下的寶寶,主要表現為上半夜汗出,這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神經肌肉系統與心血管系統障礙相關。除了單純出汗外還可能伴隨著其他的癥狀,比如, 1.排除環境及衣服被蓋的因素,寶寶即使在冬季也會出較多汗 ,枕禿嚴重。 2.睡眠不好,睡后容易驚醒,或出現手足輕微顫抖。 3.囟門遲閉 。 4.語言與運動發育遲緩 。 5.佝僂病初期甚至出現前額高突,形成方顱的情況。 這些表現并不一定同時出現,但也不能單純以某一個表現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多補充鈣元素,那么你知道寶寶應該在冬天如何補鈣嗎?要注意些什么事情呢? 孩子們缺鈣,應該如何補鈣?媽媽們知道嗎? 冬季是孩子缺鈣的高發季節,相關數據表明,寒冷的冬季是小兒佝僂病的高發時節,每天去醫院就診的兒童,至少一半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鈣現象。好媽媽們都比較關注孩子在春天這個"長個兒"季節的營養補充,卻殊不知日照時間短、寒風凜冽的冬季更易造成鈣質的缺失,使孩子因缺鈣而出現身體的不適。那么,關于一直被忽視的冬季補鈣,您了解多少呢? 01冬季,孩子缺鈣的高發季節,補鈣很重要 到了冬季,隨著氣溫的下降,日照時間的縮短,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也明顯減少。媽媽們總是把孩子裹的嚴嚴實實,由于擔心生病而減少了他們大量的戶外活動時間,尤其是最近全國大部分城市出現大霧天氣,迫使許多媽媽不得不讓孩子們呆在屋里,以免受到霧
孩子發燒是常有的事情,這對于寶媽來說是非常擔心的,那么你知道在寶寶發燒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嗎?寶寶發燒的治療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冬冬白天有點發燒,醫生說是感冒,開了一些藥。服藥后冬冬的燒基本退了??墒堑搅送砩?,冬冬又發燒了,38.5℃,服藥又不見效。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情況,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可冬冬媽死活不干,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病上加病。 醫生的話: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熱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熱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 誤區二:用肉湯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幾天了,特地
孩子們在成長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你們,是否有去關注孩子的成長呢?那么你們知道孩子長高的跡象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高高的個頭,但是由于遺傳因素或后天營養不足的影響,有一些寶寶的身高總比同齡人要矮一些。有些寶媽也因此特意給孩子搭配飲食,吃鈣片補鈣等,但效果也是不盡人意。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跡可循的,父母只要選對了合適的時機,做一些適當的輔助,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是有些跡象并不那么明顯,不留心觀察的話,并不容易發現。比如說,當你發現有以下幾種跡象出現,就說明寶寶要開始長高了。 飯量突然變大 爸爸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的飯量突然之間開始猛增,胃口也變得特別好,經常剛吃飽沒一會就又餓了,總是跟媽媽要吃的,這就說明孩子要開始長個了。 這時候媽媽要注意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寶爸寶媽們需要注意寶寶的體重。那么問題來了,寶寶體重增長過快該怎么辦?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體重增長過快,要少喂母乳嗎? 提問:我家寶寶是用母乳喂養,媽媽每天晚上擠出乳汁放在冰箱里,凌晨3點左右把它加熱給寶寶吃,到半個月大時,寶寶已能一次喝下130毫升的乳汁了??墒菋寢層珠_始擔心了,寶寶是不是體重增長太快?母乳喂養是不是也需要控制一下呢? 解答:讓寶寶自己吮吸,不必把母乳擠出來喂。因為寶寶的吮吸有利于媽媽的大腦垂體分泌促乳激素,另外,寶寶自己吸吮可自己控制乳量,大人用力擠奶有時會使奶分泌過多,對哺乳媽媽也是個損耗。讓寶寶自己把一側乳房吸空,再吸另一側,那時力量不會太大,媽媽不必都擠出,下次就會分泌少些。下次哺乳時先吃這一側,交替著喂,以后媽媽乳汁的分泌就能與寶寶的需要同步,這樣就沒有太多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