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接種疫苗是寶寶預防疾病的一種手段,寶寶打完預防針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反應,那么哪些反應是正常的,哪些反應是不正常的呢?
“每次打完疫苗孩子都要生場病,我都害怕了。”“想著以后能不打就不打了。”……近日,育兒群里的媽媽們對寶寶打疫苗提出了很多問題。那么,打完疫苗究竟哪些反應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打完后該注意些什么?我們不妨聽聽專家怎么說。
問題1 孩子出現發燒、皮疹等情況是不是正常的?
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寶寶每次打完疫苗都會出現發燒、皮疹等“小毛病”,這種情況是不是很普遍,也很正常呢?
專家解答: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郭淑惠表示,打完疫苗個別孩子會出現發燒、皮疹等癥狀,但這不具有普遍性。
打疫苗有個前提,那就是寶寶必須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接種,如果孩子本身就有感冒、腹瀉、濕疹等癥狀,一定不能給孩子接種疫苗。“有些孩子在打疫苗前很可能就有潛在的感染,媽媽可能沒有在意,于是在接種疫苗后激發了病癥。”郭淑惠提醒。
疫苗反應跟寶寶個體差異有關,比如有些接種完水痘、麻風等疫苗,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皮疹等現象,但家長不用緊張,一般情況下2~3天就會自行恢復。而如果是疫苗反應的發燒,一般溫度不會太高,而且2~3天也會自行恢復,但如果有持續高燒的癥狀,建議家長還是盡早就醫。此外,打完疫苗后,要讓寶寶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能受涼,有時候因為受涼或積食產生的高溫,許多媽媽也會認為是疫苗接種后的反應。
問題2 免費疫苗是不是必打,自費疫苗是否具有可選擇性?
目前的疫苗有免費和自費之分,很多家長都覺得,免費的就是必須要打的,而自費的就不是特別重要,可以選擇打也可以選擇不打。
專家解答:
郭淑惠解釋,現在接種的疫苗中確實有免費的和自費的之分,但這并不是必打和可選擇的標準。
“不管是收費的還是免費的,對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只是自費的需要家長付費而已。”郭淑惠說,孩子的免疫力低下,疫苗的接種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其被感染的概率。有些家長覺得打疫苗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自己孩子身體素質好,根本就不用打,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平時感覺沒事,但有些疾病一旦流行起來,大多孩子都很難抵御,因此,提前接種疫苗很有必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