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
母乳喂養周之際(每年的8月1~7日),我們搜集了坊間流傳甚廣的關于母乳喂養的、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說法,請權威專家來說說,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受訪專家|美德樂母乳喂養顧問組。美德樂多年來致力于母乳喂養的研究,希望為全世界的母乳媽媽提供更對更好的幫助。
專家說法 應該說母乳喂養的寶寶與奶粉寶寶相比不容易發生肥胖問題。
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而且在一次
哺乳過程中成分有變化,可分為含水量較高的“前奶”和含熱量較高的“后奶”。如果寶寶只是安慰性吸吮,他吃的只是 前奶,而餓時會繼續吸吮而吃到脂肪量高的后奶。而且哺乳時由寶寶決定什么時候停下,研究發現寶寶一般只從媽媽乳房中吃約2/3的乳汁。
但
奶粉喂養時家人往往根據寶寶的最大需求量準備每次的奶量,由于寶寶還存在吸吮需求,他吃的奶量往往超過實際需要量,這樣容易造成熱量攝入過多,引起肥胖。
2.母乳喂養的寶寶大動作發育比配方奶喂養的寶寶慢嗎?
專家說法 這個說法沒有任何依據。
曾有研究專門考察母乳喂養、
混合喂養和
人工喂養對嬰兒智能發育和運動發育的作用,結果表明:母乳中含有大腦發育所必需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
DHA、 AA,能促進腦細胞發育,為提高嬰兒MDI(智能發展指數)、PDI(精神運動發展指數)奠定物質基礎,尤其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作用顯著。
而且在哺喂母乳時,母親對嬰兒的擁抱、注視以及語言撫慰,這些都對嬰兒精神、心
理發育有極大的好處。哺乳時嬰兒會接受被動或主動運動,而人工喂養和部分母乳喂養的嬰兒相對缺少此類刺激。因此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動作發展有更多好處。
專家說法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
雖然母乳中所含的鐵、鋅、鈣比
配方奶粉中的含量少,但在母乳中這些礦物質是以一種生物高度可用性的狀態存在,其吸收率要大大高于奶粉,既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又不會對胃腸道、腎臟造成負擔。
4.母乳喂養的寶寶抵抗力真的就比其他寶寶好嗎?
專家說法 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特別是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如抗體、乳糖、溶菌酶以及白細胞等,能增加嬰兒機體
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害而生病。
特別是媽媽和寶寶往往同時處于相似的環境中,如果遭遇致病菌,媽媽會產生對應的抗體,而這些保護因子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能夠幫助寶寶抵抗環境中的細菌,同時幫助寶寶形成自己的抗體。
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兒,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濕疹和
哮喘的幾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小得多。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喂養的機會。
專家說法 母乳中的乳清蛋白、
益生菌等有助消化吸收。
寶寶喝配方奶容易上火,這里的“上火”是指中醫上說的“虛火上延”,這并非由配方奶本身引起的,而主要是因飲食不當造成了
積食、
消化不良等。由于奶粉中酪蛋白含量較高,而有些父母覺得奶粉配濃些營養更好,這種錯誤的喂養方式往往造成寶寶上火、便秘等問題。
母乳中的
蛋白質主要成分是好消化、易吸收的乳清蛋白,且母乳中還含促進消化道發育的因子、益生菌等,這些都有助于促進消化,因此母乳喂養的寶寶不太容易上火。
6.母乳喂養的寶寶晚上醒來很頻繁,睡眠不佳會妨礙身體和智力發育,是這樣嗎?
專家說法 夜間哺乳能更快地滿足寶寶需求。
夜間哺乳能夠很快滿足寶寶的需求,寶寶更容易重新入睡,而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可能會在媽媽沖泡奶粉的時候因等不及而嚎啕大哭,進而因吞入空氣而造成
吐奶、
脹氣。
7.母乳喂養的寶寶不愛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如輔食,是這樣嗎?
專家說法 寶寶不愛吃輔食是因喂養方式不正確,而非母乳之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喂養到寶寶6個月,再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喂母乳至寶寶2歲。有的寶寶不愛吃輔食是由于家人添加輔食的順序或者方法不正確而造成的,與是否喂哺母乳無關。正確的輔食添加原則是從單一品種到多品種,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逐漸增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