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寶寶喂養的過程中,有一寶爸寶媽擔心寶寶沒有吃飽,就會一直給寶寶喂食。其實這么做很容易引起胃食道反流。那么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起來看看吧。 吃完飯不停打嗝反酸,胃里經常有酸水涌上食管、心口像一塊燒紅的炭,食道像是著了火一樣,對于飽受胃食管反流的人來說,這些癥狀一定不陌生。這種主要發生在成年人的疾病,卻不曾想會因為一位媽媽的填鴨式喂食法而降臨到其寶寶身上。 武漢晚報最近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媽媽因為自己的寶寶是一位早產兒,而擔心營養不足。于是便制定了“還能吃奶就繼續喂”的填鴨計劃,現如今才兩個月大的寶寶平均每天吃6頓、每餐竟然吃180毫升奶,想把自己的寶寶養得白白胖胖。可是沒料到的是,自從寶寶滿月以后,就接連出現咳嗽、偶爾惡心的癥狀,最近更是常常整晚咳嗽。求醫之后,被醫院診斷為胃食管反流。醫生分析,這個月齡的寶寶胃如同雞蛋大小,只能容納8
寶寶雖然需要大量的營養,但寶爸寶媽也需要注意過度喂養的出現。那么過度喂養對寶寶有什么不好?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過度喂養是指給予寶寶的營養和能量超過寶寶正常代謝的需要,寶寶會比同齡寶寶更“大”。但要知道,過度喂養弊端多多,肥胖不等于健康! 過度喂養會導致四大問題 消化不良 寶寶各個器官都處于一個生長發育階段,還都很稚嫩,且活動能力很有限。過度喂養、過早添加輔食,以及過量添加輔食都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易腦疲勞,引起大腦早衰 為消化過多的食物,孩子的消化道必然會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研究發現,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于飯后增加數萬倍,易致肥胖癥,甚至影響大腦的發
生下寶寶后,寶寶的吃喝問題就成了寶爸寶媽的頭等大事。不少新手寶爸寶媽在這方面還是挺迷的。那么如何正確喂養寶寶?一起來看看吧。 1、給寶寶喂初乳 初乳是個好東西,它是媽媽分娩后1周內分泌的乳汁。不僅容易被新生兒消化,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免疫物質,有助于預防疾病。建議寶寶一出生就喂初乳。如果遇到不能立即喂初乳的情況,應該將初乳擠壓出來后,用冷藏或冷凍的方法予以保存,即使拖后,也一定要給寶寶喂初乳。 2、在寶寶出生后的前6個月,盡量做到純母乳喂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于出生后一小時內開始接受母乳喂養,并在六個月內接受純母乳喂養。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癥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等等,最重要的是可防止腸道感染。 3、不要給0-6個月純母乳喂
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許多寶爸寶媽都會添加奶粉。而并非純母乳。那么問題來了,怎么給寶寶沖奶粉?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正確沖調奶粉流程 1、消毒。孩子每次使用奶瓶之前,最好都先消毒一下,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也要定期消毒。因為孩子吃完奶瓶之后,可能奶瓶上會留下一些殘留物,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的,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季節,萬物復蘇,也正是病菌的滋生繁殖期,因此,拆開孩子奶瓶各部件,放鍋里煮沸消毒,對孩子的健康有保障的。 2、洗手。保證奶瓶的衛生之后,爸爸媽媽給孩子沖奶粉的之前也要先保證自己雙手的清潔,否則會給孩子的食物帶來污染的。 3、水溫。沖奶粉并不是溫度越高越高的,有些家長可能為了讓奶粉可以放久一點,就沖熱點給孩子吃,其實那樣會導致奶粉的營養物質喪失的,因此,給孩子沖奶粉,用40攝氏度左右的水比較合適。 4、奶粉和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除了寶寶睡覺問題,還有讓人寶爸寶媽操心的就是寶寶喂養問題了。那么寶寶喂養困難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①注重食物色、香、味、形搭配,提供寶寶營養美味的食物。 比如在門診經常有家長跟我們抱怨孩子不愛吃雞蛋,咨詢以后發現家長每次給孩子做的是煮雞蛋,蛋黃比較干,孩子就不愛吃了。這個時候,其實家長只需要更換一下雞蛋的做法即可。家長需要提供給孩子與其年齡相符的食物種類和質地。同時對于剛添加某種食物時允許孩子有個逐漸接受的過程,一般新食物引入有時需要嘗試8~15次,孩子才會接受。 ②家長不以食物作為獎懲手段,不對食物做出喜惡評價。 我們很多家長犯的錯誤是,用一些可口、孩子喜愛的食物作為獎勵,用孩子不喜歡的食物作為懲罰措施。比如,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寶寶,你如果表現得棒的話,媽媽給你買糖/冰淇淋/麥當勞/香腸吃;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下寶寶后,孕媽們也終于送了口氣。但第一次當媽媽的她們,對于如何喂養寶寶卻是有些許多疑問。那么新手媽媽喂養會遇到哪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1、剛出生的媽媽每次奶量是多少? 母乳喂養一般每次喂15-20分鐘,雙側乳房都要喂。每個寶食量不盡相同,有時吃奶后1小時就餓了,而有時候間隔達3小時似乎都不餓。所以應按需哺乳為宜,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隨時哺喂。若母乳量太多,為避免消化不良,可暫時每次只喂前奶較稀的部分,后奶含脂肪高,可擠出棄之。 寶寶喝奶時,當寶寶銜接乳頭后,如果乳房組織阻塞了寶寶的鼻孔,媽媽用手指輕輕地向下壓乳房表面組織就能讓寶寶呼吸暢通,輕輕抬高寶寶也能提供一點呼吸空間,可讓寶寶更好地吮吸乳房。 2、吃奶的時候總是睡著,說明寶寶喝飽了嗎? 滿月寶寶一般喂奶十幾分鐘就夠了。一次奶量充足
在寶寶的飲食上,不少家庭會選擇混合喂養。就是母乳與奶粉換著來。但是有些寶寶卻是不愛吃奶粉,對母乳情有獨鐘。那么寶寶不愛吃奶粉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一、寶寶為什么不喜歡吃奶粉? 先要了解一下寶寶不吃奶粉的原因,才可能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1、 母乳寶寶不喜歡吃奶嘴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而且大多數的母乳寶寶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我們滿足地喂著寶寶的同時,往往沒有料到讓他接受奶嘴是這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2、不喜歡奶粉的味道 寶寶雖小,也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口味,他可能不喜歡這個奶粉的味道。 3、厭奶期 到4個月左右,寶寶逐漸成熟,一方面,他可能添加了輔食,比較喜歡新口味的食品,而對奶粉暫時失去了興趣。 4-6個月,寶寶的體內乳糖酵素開始減少,舌頭的味覺也開始產生
照顧寶寶需要細心,需要用心去呵護。尤其是在給寶寶添加各種輔食時。下面就來說說寶寶喝牛奶需要注意的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牛奶除了不能高溫加熱放糖,喝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下面這幾點: 1、不宜送藥 有的孩子喝藥困難,家長于是就會用其他東西就著送藥進孩子嘴里,其中牛奶就是一個選擇。殊不知,牛奶里面的幾種物質都會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發揮,不利于孩子身體的正常吸收,因此父母最好不要用牛奶給孩子送藥。 2、不能和果汁、茶、咖啡同飲 牛奶一大作用就是補鈣,但是茶、咖啡里面的物質會阻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果汁和牛奶遇到一起會出現蛋白質凝固無法吸收,消化不好的孩子還會腹痛、拉肚子。 3、不能和鈣同補 牛奶自身就具有補鈣的功效,在里面如果摻加鈣片,會導致攝取過多,影響其它成分的吸收。長期下去導致孩子身體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那么寶寶怎么吃益生菌?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情況下需要給寶寶補充益生菌?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這益生菌這么好,這不有病治病,沒病預防嘛~平時給孩子多吃點也沒壞處吧?”當然不行!因為益生菌不是保健藥物,也不是補藥,更不是萬能藥。只有在一下幾種情況下才需要服用: 1.腸道功能紊亂時 前面我們已經講到了,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功能,所以當寶寶出現腹瀉、嘔吐、消化不良、便秘或者服用了抗生素時,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 2、胃腸感染時 益生菌可拮抗(指微生物菌落之間的對抗作用)有害菌,所以適用于各種病毒、細菌引起的胃腸感染。 3、免疫失調時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接下來寶媽們面臨的就是寶寶喂養的問題。有些寶媽會選擇母乳加配方奶,但是不少新手寶媽不知道一次要給寶寶喂多少奶。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講真,大概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理解新手爸媽的這種緊張吧。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對每一個問題都要細細學習一番 首先,母乳喂養的寶寶,當然是按需喂養即可。 其次,人工喂養寶寶的喝奶量,因為每個孩子的體重、生長速度、胃口和體質都不一樣,而且,即使是同一個孩子,每一頓的奶量也會不同,所以,沒有任何一部書、一個人可以準確地告訴你寶寶每一頓應該喂多少,只能給出一個參考推薦量。 關于配方奶的喂奶量: 出生幾天后,每次可達60-90毫升,大約3-4小時吃一次。 滿月以后,每次120毫升或更多,大約4小時吃一次,吃奶已經相當規律。 6個月時,每次180-24
寶寶健康一直每個寶爸寶媽都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在寶寶飲食上,寶爸寶媽們可以說是下了功夫。那么你知道關于寶寶喂養的誤區有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沖調不當,造成能量不足配方奶沖調不當。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喝奶粉容易“上火”,就會在奶粉里多加水,兌成“淡奶”。 其實,奶粉沒有“上火”的說法,如果這種奶粉不適合,換一種奶粉就好了。 而給寶寶過多喝水,可能會占用奶量,造成寶寶體重不足。 什么時候能喝水?喝多少水? 2、食物引入時間不適合寶寶什么時候加輔食?這得根據寶寶具體情況, 過早引入固體食物,會影響母乳中鐵的吸收,增加食物過敏和腸道感染的機會; 過晚引入食物可能導致腸道發育延遲,或錯過味覺、咀嚼功能發育關鍵年齡,造成進食行為異常,寶寶營養不足。 而且,這類寶
豆漿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所以許多媽媽會給寶寶喝豆漿。那么問題來了,寶寶什么時候能喝豆漿?又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豆漿營養豐富,一直都備受媽媽們的青睞。 常常會遇到媽媽來問,孩子多大才能喝豆漿呢? 一般來說,不建議 1 歲以內的寶寶喝豆漿。 這時他的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全建立,缺乏消化大豆的消化酶。 而且豆漿占用太多的胃容量,也會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1 歲之后,寶寶可以開始喝豆漿了,不過每天最好不要超過 100 mL。 喝太多可能會導致寶寶腸道脹氣,出現腹瀉、腸鳴、大量排氣等癥狀。 還有一些關于「喝豆漿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正常地喝豆漿、吃豆制品,都不會影響人體內的激素水平,也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沖奶粉,看似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其實里面有點東西。沖奶粉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那么沖奶粉的常見錯誤有哪有些? 錯誤一:先倒好奶粉,再加入水 不管是國產奶粉還是國外奶粉,都是先放水再放奶粉。沖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泄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盡可能接近母乳。 先放水,一個是讓你能準確按照奶粉說明的水量去沖奶粉,讓奶粉不會太濃稠,給寶寶的消化增加負擔。再就是可以有效控制好水溫,過熱的水溫會破壞奶粉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么區別? 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奶粉濃反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瀉等。 錯誤二:奶越濃,營養更多 嬰幼兒
很多女性覺得母乳喂養會引起乳房下垂,所以越來越多的新媽媽選擇人工喂養。其實乳房下垂是地心引力造成的,和母乳喂養并沒有多大關系,而且人工喂養(除特殊情況外)相對于母乳喂養來說,它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 人工喂養就是完全用動物的乳汁或代乳品喂養嬰兒的一種喂養方式,目前人工喂養主要是配方奶喂養,配方奶喂養的缺點如下: 1.免疫物質缺乏:母乳中含有許多免疫物質,也可以稱作抗病物質,對嬰兒的抗病能力極有幫助。母乳喂養的孩子半歲之內很少生病,市售奶粉中無論怎么配方都不可能配入像母乳一樣的免疫物質。所以說,人工喂養寶寶抗病能力較母乳喂養者差。 2.配方奶被污染:母乳喂養十分干凈,寶寶不會因乳汁污染而生病。配方奶在擠奶、運輸、儲藏、加工等各個環節中都有被細菌污染的可能。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媒體報道奶粉細菌含量超標的事件。 3.營養成分的含
新生寶寶,寶媽們除了給寶寶喂母乳外,自然也會給寶寶用奶粉。而這里就需要一個容器,奶瓶。在用奶瓶喂奶時,寶爸寶媽們必須要知道這幾點。 一、奶瓶的清潔。每次用了奶瓶后都要徹底洗干凈和消毒奶瓶以及奶嘴,刷干凈奶漬。可以用專用消毒設備消毒或者沸水里煮沸5分鐘。別偷懶! 二、奶瓶喂寶寶姿勢。寶爸奶瓶喂寶時應用上臂支撐起寶寶,寶寶的頭部和身體應在一直線上。保證奶嘴里面充滿奶,若有空氣會嗆著寶寶。別平躺著喂,容易溢奶!喂奶時還要和寶寶有眼神交流! 三、沖配奶粉。沖配者開始前需要洗凈雙手。沖奶粉用水保證衛生。沖配加水比例需按照奶粉罐上的說明。沖得太濃會造成寶寶消化功能紊亂,影響腎臟功能。沖得太稀會致寶寶攝入不足營養不良。別自說自話任意調整比例! 四、配方奶存放。喂奶前先滴幾滴在手腕內側,確保給寶寶吃的溫度正好適中。室溫放
現在正逢夏季,天氣炎熱。許多寶寶開始越來越變得不喜歡吃飯。而一到飯點,寶爸寶媽們就開始用盡一切辦法讓寶寶吃飯。那么想要讓寶寶愛上吃飯,這幾點很關鍵 追著寶寶喂飯,是很多媽媽都經歷過或是正在經歷的心酸事。其實,想要寶寶做一個獨立吃飯的乖寶寶并不難,媽媽們只需要在這2件事上做足功夫: 一是,在進食關鍵期放手讓寶寶自己吃; 二是,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 只要把這2件事做好,寶寶在吃飯這件事情上就會很少讓爸媽操心。 進食關鍵期勇于放手 寶寶滿6個月之后,就到了該添加輔食的年齡,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食物和餐具。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寶寶往往會對進餐使用的勺子和碗很有興趣,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抓,這就是寶寶想要自主進食的一種信號,大多數寶寶8個月這種表現會比較明顯。
你家寶寶是母乳喂養嗎?那么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些寶媽奶水不足,選擇的是混合喂養,混合喂養,這么喂就錯了! 我們支持媽媽們母乳喂養,但很多媽媽也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混合喂養。 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混合喂養的媽媽們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的越喂母乳分泌越少; 有的媽媽一成不變,總是給寶寶一定量的配方奶; 有的喂奶時間間隔不好,寶寶上頓還沒消化好又喂,造成孩子消化不良...... 我們總結了一些媽媽們常見的混合喂養的錯誤方法,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踩雷”,畢竟讓寶寶健康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誤區一:喂奶喜歡攢奶 很多媽媽總想著,自己乳汁不夠,先喂配方奶吧,攢攢再給寶寶吃母乳。 其實這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乳汁的分泌是靠寶寶的吸吮刺激的,刺激的
如何混合喂養寶寶最好?什么是混合喂養呢?如何判斷母乳不足?母乳不足或不能按時給寶貝哺乳時,采用母乳喂養的同時也使用代乳品來喂養嬰兒,每日需加2次或2次以上的其他代乳品哺喂寶寶,稱為混合喂養。混合喂養比單純人工喂養好,比人工喂養更有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 很多的寶媽,也了解了很多混合喂養方法,混合喂養法包括“補授法”和“代授法”兩種。想給寶寶混合喂養的媽媽一般都比較糾結于如何判斷自己的母乳量夠還是不夠,再有就是如果寶寶不喝配方奶粉怎么辦?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我們這些媽媽該怎么做才能給寶寶一個健康的身體! 如何判斷母乳不足? 現在的媽媽都知道對于新生的寶寶,最好的食物就是純天然的母乳。現在剛剛出生的寶寶媽媽一般都會堅持純母乳喂養。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寶的體重長得還可以,只是每次吃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但一些錯誤的做法卻讓你事與愿違,反過來說,你的一些做法可能正在讓寶寶走上與健康成長相反的道路….... 1、不分階段,只喂精細的食物 嬰幼兒咀嚼和消化機能是在逐步發育完善,我們要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來制作食物。不夠精細的食物很容易噎到寶寶;寶寶消化能力較弱,給他吃過于生硬的食物胃腸道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營養。 但到了鍛煉寶寶咀嚼能力階段,媽媽又給寶寶吃得過于細膩,就不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牙齒和咬肌,會影響寶寶牙齒排列和頜骨發育,甚至影響寶寶的鼻腔、顱骨發育。因此,我們做的輔食首先要從軟、細、熟三方面來考慮,隨著寶寶的發育情況慢慢調整。 2、用你的口味衡量寶寶的感受! 嬰兒的味蕾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時期,所以在輔食的添加過程中切不可加入任何的調料,如咸鹽、兒童醬油、蜂蜜、胡椒粉、花椒、大
嬰兒米粉是寶寶最初的輔食之一,在給寶寶選擇和沖調嬰兒米粉時都有講究。如何給寶寶選擇一款合適的嬰兒米粉?如何正確的沖調? 1.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嬰兒米粉? 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到了6個月以后,需要及時從輔食中補充鐵來滿足機體的需要。因此,在選擇嬰兒米粉時: (1)選擇強化鐵、鋅的營養米粉。研究發現,6個月以后,母乳喂養的寶寶,99%的鐵、 75%的鋅需要從輔食中獲得,而我們通常把米粉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但如果不進行強化,天然大米中鐵、鋅含量低,吸收率也不高,不利于滿足寶寶對鐵、鋅的需要。 美國的很多輔食都強化的鐵,不光是嬰兒米粉,還有泡芙、餅干等,事實上美國嬰幼兒患缺鐵性貧血的遠低于中國。在強化鐵的標準上,美國強化米粉中鐵的量明顯高于中國的標準,達5~6倍,這是什么概念?有款美國本土的嬰兒米粉,含鐵在30毫克/100克,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