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弄食要選easy模式,那么4-24個月寶寶的人工喂養攻略是什么?不知道媽媽們有多少時間是花在廚房里給娃做飯的,聽說有每頓花費兩三個小時的,還有做一年不重樣的。這種花費很多精力的做飯行為,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會導致三個個很大的問題: 第一,因為你花費太多精力,所以你會很期待孩子能喜歡并且都吃下去,而這種期待很難實現,容易導致喂食大戰。 第二,做飯大戰和喂食大戰完畢,沒有精力也沒有耐心更可能沒時間好好陪伴孩子了,孩子得到的是自己不一定喜歡的精致食物和一個壞脾氣媽媽。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培養孩子對飲食越發挑剔,你再好的廚藝也難以滿足他更加刁鉆的口味需求。 所以,一開始就不要養毛病,從吃輔食開始,就盡量降低標準,能懶則懶,選擇easy模式,自己輕松,還培養娃的好習慣。 勤勞能干的媽媽們,我知道你有很多的愛,用在別的地方吧,不要
何時讓寶寶向“大人飯”過渡比較好?寶寶在吃大人飯,需要了解哪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吃大人飯必備的條件吧。 寶寶6個月以后可以添加輔食,科學喂養的年輕家長們,一般都會遵循由泥——到稠糊——到軟爛塊狀——到整塊狀的順序給孩子吃。 可老人們就不一定了~米粒快1歲的時候,米粒姥姥就試圖給他吃小肉塊,小東西才長了幾顆牙,哪里嚼得動? 我說她,人家還挺不高興的嘟囔,你小時候愛吃軟的,咀嚼能力不強,賴我!現在給米粒喂點硬的,你還是不樂意,真難伺候。 知道老媽是好心,可小寶寶過早吃大人飯,真的不行… 腸胃負擔重,影響消化 寶寶的牙齒要到2歲半-3歲左右,才能完全出齊。沒有牙齒幫助,咀嚼能力較差,過早就吃和大人完全一樣的食物,根本嚼不爛就咽肚子了。 食物沒有被充分消化分解,會加重寶寶的腸胃負擔,易導致腹瀉、腹脹
寶寶為何便秘?寶寶便秘跟喂養方式有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寶寶“便秘”那點事,分析寶寶出現便秘的可能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緩解措施。 便秘的原因 寶寶便秘約有90%是功能性便秘,大多是由于喂養不當、沒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或者環境、精神因素所致。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因為飲食結構和身體素質的差異,發生便秘的原因不同,解決方法也有所不同。 母乳喂養的寶寶便秘 ◎母乳不足: 對策:增加哺乳量或及時補充配方奶粉。 ◎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新媽媽的飲食情況直接影響母乳的質量,乳汁中的蛋白質過多,寶寶吃后大便會偏堿性,表現硬而干,不易排出。 對策: 1、新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不要過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肉、蝦、蟹等,不要太過油膩。 2、適當多吃蔬菜、水果、粗
寶寶在出生之后,要么是喝母乳,要么是喝奶粉。喝奶粉的寶寶會用到奶瓶,但是喝母乳的寶寶在過渡到奶粉喂養的時候,也會用到奶瓶。不過有些寶寶在吃慣了乳汁,用奶瓶就不習慣,還會鬧。那想讓寶寶愛上用奶瓶,就要先找出寶寶拒絕用奶瓶的原因。 寶寶抗拒奶瓶喂養的原因 1、感到奶嘴和乳頭不一樣 長期母乳喂養的寶寶,非常依賴媽媽,也依戀喝習慣了媽媽的乳頭。但隨著月齡增加,神經系統的健全,寶寶會敏感地注意到媽媽的乳頭與奶嘴是不一樣的,所以習慣了母乳的寶寶就會拒絕奶瓶。 2、不喜歡配方奶粉的味道 母乳與配方奶粉的味道肯定是有所差異的,味覺比較敏感的母乳寶寶可能會不習慣這種改變,從而不愿意喝奶粉,自然就對奶瓶充滿了抵抗情緒,因此就出現了拒吃奶瓶的現象。 3、奶嘴吸孔大小不合適 奶嘴的吸孔太大,使奶水大量流出,會令
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面關于喝水是這樣寫的:“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可能這段話很多爸爸媽媽都不贊同,孩子不喝水難道不上火么?秋天這么干燥怎么能不多喝水呢? 母乳寶寶需要喂水嗎?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食物”是說母乳的營養成分豐富、配比平衡,最適合和基本完全滿足0-6個月孩子的營養需要。這里不只是說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等等,也包括水。母乳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占80-90%左右。如果我們按照寶寶需要的喂奶間隔科學喂養寶寶,那么通過喂奶就可以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 嬰兒的胃容積有限,如果給母乳喂養的孩子喂水了,喝奶自然會減少,這樣一方面可能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吸吮減少也會導致泌乳減少,從而影響母乳喂養。 此外,相對于母乳,水的衛生安全更難得到保障,喂水也會增加孩子腹瀉的風險。因此,母乳喂養
牛奶過敏的寶寶該如何喂養?為什么有的寶寶會牛奶過敏?牛奶過敏的寶寶喂養方面需要注意什么?下面看看專家給您最全面的解讀! 1.遺傳性過敏 食物過敏不傳染,但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2.過早混合喂養或配方奶喂養 對于寶寶來說,牛奶蛋白是外來異物,而牛奶內原本含致敏的蛋白質。 6月齡以下寶寶腸道較弱,發育不完善,體內分解致敏蛋白的酶不足,且免疫力低下,無法將致敏原排出體外,因此出現過敏。 牛奶過敏表現 腹瀉、腹脹、腹痛、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癥狀。 如果只有腹瀉、肚脹、腹痛等消化問題,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牛奶過敏的常規反應還有濕疹等皮膚問題。 如何確定牛奶過敏 不要套癥狀,更不要擅作主張更換特殊配方奶粉,特殊配方粉的添加必須遵醫囑。 最終確定
自從寶寶添加輔食后,小區里碰面的媽媽都會聊你家娃吃米粉沒?吃的多不?一頓吃多少?可見,讓寶寶吃好簡直成了媽媽們關心的頭等大事。 但是,輔食君知道,依然有那么一些喂養雷區,不少麻麻還是踩中了。 自制的米粉比市面上含鐵的好 “嬰兒的第一道輔食,建議添加含鐵的營養米粉”,這句話相信不少媽媽都聽說過。 但很多媽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都會選擇自家研磨的米粉,“市面上的米粉不敢給寶寶吃,自己家做的更健康衛生。” 可是媽媽們忽略了一點,自制米粉,衛生可以由自己來把關,當然是更放心了,但是營養怎么保證呢?自家做的米粉,除了淀粉之外,真沒有太多其他的營養物質了。 世衛組織官方資料顯示:“缺鐵是世界上最常見和普遍的營養病癥,世界人口30%以上患有貧血,許多是因為缺鐵造成的。” 而寶寶6個月后,母體所供給的鐵質會被逐漸消
哺乳期乳母月經來潮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用母乳喂哺寶寶,她們的排卵及月經恢復相對較慢,如果是未哺乳的媽媽,產后月經恢復時間就會比哺乳的媽媽快一些,大概快6-10周。 產后初次月經樣陰道出血被很多媽媽視為月經來潮,其實通過基礎體溫測定,其中60%是無排卵的,嚴格地說是無排卵性月經,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經。其出血量和持續時間較正常月經長得多,月經周期也不準,所以,很多媽媽產后的月經會有一段時間不正常。 大部分的產后媽媽在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月經量會比平時的多一些,等到第二次月經來的時候,基本會恢復正常,因此媽媽不必過分緊張,也無須治療。 喂奶期間月經不規律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這是因為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的,多數不用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恢復,等到完全不哺乳了,慢慢就會恢復正常了。 不少乳母認為,月經來潮是排出體內污穢之血,此時自己的奶水也變得不
用奶瓶喂奶對寶寶來講應該是個享受的過程,但如果媽媽不夠“專業”,就可能讓寶寶吃到過多的空氣,而吃到較少的奶,這樣寶寶就會很不舒服。 那么,如何操作才能讓寶寶享受這一過程呢? 1.什么樣的奶溫最合適? 現在有許多方便溫奶瓶的用具,但專業的媽媽通常是自己來測。 她會把奶在手腕內測滴幾滴,來確定一下溫度,這也是測驗媽媽與寶寶之間默契度的辦法。 因為寶寶喜歡喝溫的奶,而有經驗的媽媽會通過摸索,靠自己的手腕更精確地感受合適的奶溫。 2.如何讓寶寶吸入更少的空氣? 寶寶喝奶吸入過多空氣,會導致寶寶脹氣,因而喝到較少的奶。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媽媽要把奶瓶倒置,讓整個奶嘴充滿配方奶,這樣空氣會上升到奶瓶底部。 3.如何避免寶寶吞咽困難? 讓寶寶舒服喝奶的一個訣竅,就
我家寶寶特別不愛吃蔬菜,無論把菜切碎藏在米里、卷在餅里還是伴著粥喂,他都會吐出來,特別抗拒。求支招啊~ 怎么樣才能讓寶寶愛上吃青菜呢?我家寶寶除了吃點西藍花,其他綠色的蔬菜一律不吃… 蔬菜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對于寶寶的身體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很多家長卻因為寶寶不愛吃蔬菜而感到苦惱,不知道如何去攻克這一大難題。 其實,寶寶不愛吃蔬菜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許許多多后天的原因造成的,很有可能正是家長一個沒有注意到小細節,就讓蔬菜在寶寶的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寶寶為什么不愛吃蔬菜呢?家長又該如何讓寶寶愛上吃蔬菜?一起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寶寶為什么不喜歡吃蔬菜? 1受父母的影響 在指責寶寶不配合時,先問問自己“你是這樣的嗎?” 有些家長自己本身就很偏食,那么寶寶偏食的概率自然會增加。尤其是
多吃點才能長得胖啊!孤落寡聞了吧~過度喂養會引起肥胖,還有各種不適…… 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嘔吐、吐奶,拍嗝都無法緩解,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脹氣而哭鬧,體重不增或體重減輕。 什么是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寶寶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換個通俗易懂的理解法其實就是:寶寶不會說話,想要表達點什么只能靠哭。而家長總覺得孩子哭不是拉尿了,就是餓了,一看“哦,沒拉尿~”二話不說就給寶寶喂奶,從而導致導致寶寶因攝入奶量過多而引起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的3大危害 寶寶各個器官都處于一個生長發育階段,還都很稚嫩,且活動能力很有限。過度喂養,過早添加輔食,以及過量添加輔食都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后果。如: 1、易導致消化吸收不良 過度喂養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給寶寶喂奶粉是每名媽媽的必修課,即使你是母乳喂養寶寶,也遲早會涉及到喂奶粉的問題。 通常,給寶寶喂奶粉的時間間隔都是3小時,可事實上很多媽媽并不知道為什么,哪怕你已經是兩個寶寶的媽媽。 奶粉與母乳喂養方式的差別 所有用母乳喂養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母乳喂養是沒辦法定時的,只要寶寶想吃,媽媽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滿足,因為沒人知道每次寶寶吃了多少母乳。 而用奶粉喂養則很容易定時,因為奶粉量能夠掌握,也能夠確保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 但奶粉與母乳不同,奶粉消化起來比較慢,其中所含的蛋白質凝塊比母乳中的硬一些,所以喂奶粉的時間間隔要比喂母乳長。 奶粉的不同喂養方式 事實上,奶粉喂養方式上的差異,不完全取決于是否有益于寶寶健康,而主要是平衡寶寶需求和媽媽需求。 1.按需喂奶 是
很多新手媽媽在給寶寶喂配方奶時,經常會擔心寶寶吃不飽或吃多了,尤其是聽到老人或別的媽媽如何把寶寶喂胖,就會越發擔憂,總怕自己的喂養方式有問題。 而且,許多媽媽會期望寶寶能夠按配方奶包裝上標示的量喝奶,可總是事與愿違,那么,究竟怎么喂奶才是正確的呢?有些誤區應該澄清。 誤區一:寶寶配方奶喝越多越健康 寶寶的喂奶方式是有個性差異的,因而喝配方奶的量也有差異。 有的愛喝奶的2-3個月的嬰兒,如果僅喝到配方奶粉上的標示量不夠的,他會因不夠喝而哭鬧,或者吸著空奶瓶不放。 如果媽媽將奶粉量增加到每次180毫升,他也會很開心地全部喝光,而且體重增長明顯,平均每天增長40-50克左右。 許多人尤其是老人認為這樣是狀態良好的,但可能某一天他會突然拒絕牛奶,媽媽想了很多辦法甚至將奶嘴硬塞進寶寶嘴里也沒用。
媽媽們心里都會有這樣的顧慮:我家寶寶每天喝水那么少會不會導致便秘? 今天的喂養時間我們來學一招,寶寶到底每天喝多少水才能滿足身體所需呢?首先要向媽媽們科普一點:喝奶粉與喝母乳的寶寶,對水的需求是有差別的,媽媽們可不能“一視同仁”啊!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通常來說,寶寶喝母乳,在四個月前是不吃輔食或其他飲料的,也包括水。母乳中含有水、脂肪、維生素、蛋白質、乳糖、鈣、鐵、磷等營養元素,能滿足寶寶6個月前生長發育的營養所需。母乳中含有大量水分,這些水分滿足寶寶正常的新陳代謝需求,無需另行補水。 有研究發現,寶寶喝母乳不需要喝水否則會對身體不利,寶寶6個月前喝水有可能引起水中毒。天熱時寶寶吃奶頻率高,每次只吃幾口,能讓他喝到更多前奶,這對寶寶身體去火很有幫助。 另外,母乳有一點很神奇:在炎熱的夏天能調節成分比例使母乳中含水量上升,讓
很多媽媽總擔心寶寶的口牙不好、消化不好,不管寶寶的月齡有多大了,一直都讓寶寶吃爛糊糊。甚至還有的媽媽(尤其是老人),把食物嚼碎了再給寶寶吃! 誠然,大家都是出于對寶寶的愛才這樣做的,但這樣做真是個大坑,看似無害,其實把寶寶坑慘了! 影響乳牙的萌出 許多新手爸媽擔心寶寶的喉嚨太細,可能會食物卡住,總把輔食加工得很細。不管是肉類、蔬菜,還是水果,最后寶寶吃到的一定是攪拌機加工過的糊狀食物。 兒科醫生解釋,嬰兒的輔食要隨著月齡的增加由細變粗、由軟變硬,這樣能讓寶寶開始學會咀嚼食物,以刺激牙齦,促進牙齒的萌出。 否則一直吃“爛糊糊”的寶寶,牙齦缺乏刺激,不但會造成牙齒的發育遲緩,還容易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 孩子的消化能力不好 分享一個真實的例子,身邊一個寶寶,快2歲了仍然只能接受煮得很軟、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然而在很多家庭里,給娃喂飯是一個難題。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感,追著孩子跑一口一口的喂飯,很是頭疼。甚至是在一些公共場合用餐,到處亂跑,肆意尖叫,不但打擾別人,父母也難免尷尬。不好好吃飯不僅讓寶寶身體健康受影響,還會使整個家庭的氣氛受影響。那么,給寶寶喂飯,媽媽要掌握哪些小技巧呢?如何讓寶寶更好更快的把飯吃下去呢? 有一個原則要告訴寶媽們:寶寶只有感覺好、心情好,飯才能吃的好。在整個過程中,媽媽一定要有耐心,這樣才能讓寶寶度過厭食期,更好的吃飯。 引起寶寶的好奇心 媽媽在吃飯時,要當好榜樣,展現對食物的興趣。舉個例子,媽媽可以這樣說:“哇,今天燒的紅燒肉真好吃哎!色香味俱全,我要多吃點!”之后就可以舔舔嘴唇作出很滿足的樣子。寶寶看到媽媽的表情會很好奇,這時媽媽趁機和寶寶說:“寶寶要不要吃一塊啊?很好吃的哦!”這樣,給寶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喝酸奶?給寶寶喝什么樣的酸奶比較好呢?家長要如何給寶寶挑選酸奶?買不到無添加酸奶,怎么自制酸奶?請看下文。 1、多大的寶寶可以喝酸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如果對牛奶蛋白不過敏,最早在 6 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喝酸奶了;而我國最新的膳食指南建議是1歲以后再添加,主要基于考慮鮮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于母乳,會增加嬰兒腎臟負擔,所以不宜喂給7-12個月齡的嬰兒。 綜合來看,如果孩子對牛奶蛋白不過敏,添加輔食后可將酸奶作為輔食的一種讓寶寶嘗試接觸,但仍需要保證每天至少600mL的奶量。待1歲后可作為奶制品的一種補充來添加。 2、喝酸奶,益生菌越高級越好? 首先,傳統的酸奶肯定由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發酵而成的。換句話說,下次哪個酸奶廣告宣稱自己含有這兩個菌,也沒啥大不了的。 當然,
關于喝水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找出無數個支持的理由,譬如那些流行話語,生病了嗎?多喝水!想要抵抗力好,多喝水!養生的也都在說,每天要保證喝夠xxx ml水。總之,多喝水總是不會錯的。 但是,對于寶寶來說,多喝水并不是個絕對正確的答案哦。 0-6個月的寶寶如何喝水? 答案是,0-6個月的寶寶,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配方奶喂養,都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喝果汁等。 ◆其中,在最新第6版中,已經明確規定,不建議1歲前的寶寶喝果汁。 母乳喂養的寶寶: 因為母乳90%的成分都是水,而6個月前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對額外補充水的需求不大。多以,6個月以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加水。 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寶寶:
這兩天有兩篇老文又被炒熱了。一篇是月經來了不能繼續哺乳,一片是某新生兒寶寶因為醫院堅持要媽媽多哺乳不讓加配方奶出院第2天活活“餓死”了。 為什么要打雙引號是因為我沒有看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我對于是否真的是“餓死”還是因為其他疾病原因夭折打了個問號。 但今天我們要聊聊什么情況下,我們真的應該考慮進行補充喂養。 關于母乳不足的質疑,主要是來源于乳房沒長刻度。雖然乳房沒長刻度,不知道寶寶到底吃下去多少東西,但至少我們可以從拉出來的內容反過來倒推他是否吃到足夠的食物。 一般來說出生后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寶寶,第一次胎便小便應該問題不大,多半都是娘胎里帶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身上也有較多的褐色脂肪,這就好像是TA自帶的便當和水壺。所以頭1,2天我們一般不會擔心攝入不足的問題。然而當第2個24小時寶寶完全沒有大小便,且你已經在按需哺乳,那
4~6 月是寶寶味覺發育的敏感時期,他們會在這段時間開始表達對各種食物的興趣。當他們看到爸爸媽媽吃飯時會表現的非常興奮,甚至不顧一切地用小手抓食物,并將能夠著的食物放進嘴里,以表示對成人食物的濃厚興趣。 但是,寶寶一開始往往不能適應湯勺喂養,會拒絕使用,有時家長為了方便,喜歡將食物嚼碎喂給寶寶。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喂養方式。 1東西嚼碎后喂給寶寶,這樣真不好 ● 被人咀嚼后的食物,不僅色、味、香已經被破壞,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欲望。 ● 成年人抵抗力強,口腔中雖帶有病菌也不至于發病,但是小寶寶的年齡小,抵抗力弱,一旦病菌傳染給寶寶,則會導致它們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或者消化道疾病的風險。 ● 家長替寶寶嚼碎食物,會鍛煉寶寶咀嚼食物的機會,從而影響寶寶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 ● 咀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