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媽媽來說,要注意產后科學飲食,不宜吃的食物堅決不要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產后科學飲食不宜吃的食物都有哪些?新媽媽一定要將這些食物謹記在心。
產后科學飲食不宜吃的食物
不宜只喝湯
坐月子時要常喝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等,有利于泌乳。但也要吃些肉類,肉比湯營養要豐富得多,含有許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有些營養成分并不能溶于湯中, “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不宜吃燉母雞
大多數人傳統地認為母雞的營養價值很高,因此適合分娩后的媽媽催奶和補養身體。但現代營養學證明,吃燉母雞不但不能增乳,還會導致回奶的現象。這是因為,媽媽分娩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濃度大大降低,而母雞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會使媽媽血液中雌激素的濃度增高,使催乳素的工作能力減弱,產生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的現象。因此,燉母雞留到想給寶寶斷奶時作補養身體用是不錯的選擇。
公雞體內所含有脂肪比母雞要少,雞肉中的雄激素能抗雌激素,促使催乳素發揮作用,不僅可以增加乳汁分泌,而且不容易發胖。
不宜多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與寶寶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結合,生成不能被吸收利用的谷氨酸,隨尿液被排出體外。這樣會導致寶寶缺鋅,出現味覺減退、厭食等癥狀,特別是會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性晚熟等不良后果。媽媽在整個哺乳期或至少在3個月內不吃或少吃味精。
湯菜不宜老加酒
月子里很多湯水都是肉類,加入酒可以去腥解膩,但酒有活血的作用,每頓飯菜都加酒,可能會導致子宮收縮不良,惡露淋瀝不盡。
不宜多食生冷食物
月子里,吃多了肥膩食物的媽媽會特別想吃些生食、冷食來開胃,緩解食欲不振的狀況。但從醫學角度來說,媽媽由于分娩消耗大量體力,分娩后雌激素水平大量下降,新生寶寶和胎盤的娩出,都使得媽媽新陳代謝降低,體質由內熱轉到虛寒。因此,中醫主張產后宜溫,過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涼拌菜等。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最好等到溫度回升到室溫后再吃。
一些涼拌菜,因未經過高溫消毒,可能帶有細菌,新媽媽產后體質較虛弱,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腸胃炎等消化道疾病。一些性寒的水果,如西瓜、梨等不宜多吃,最好等到脾胃有所恢復后再吃。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