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公元前57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氣孕育而生,之后度過光景,因為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之后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赴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學會了地煞七十二變和筋斗云用時二百年。悟空回山后打敗混世魔王,從傲來國內盜得大量兵器分發諸猴,但是沒有一樣兵器順手。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針),龍王懷恨在心,上報天庭,要求緝拿孫悟空。
悟空在第324歲,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銷毀生死簿,返回人間。閻王再上報天庭告孫悟空,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議叫孫悟空上天庭。孫悟空被召上天宮,被騙封為弼馬溫。15日后知道原來這官只不過是個馬夫,于是,孫悟空大怒,打出南天門。回花果山時,凡間已經過了15年。獨角鬼王前來投奔,建議悟空自封“齊天大圣”,孫悟空在此時廣交朋友,結拜為七兄弟。 玉皇大帝知道孫悟空反下天宮,因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鎮壓,孫悟空打敗巨靈神,哪吒三太子,天宮被迫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不料當上大圣后,因蟠桃大會未被邀請而怒,孫悟空反而偷吃蟠桃、偷盜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萬天兵天將帶十八架天羅地網,去捉拿妖猴,孫悟空打敗九曜星君,四大天王,使分身術戰勝十萬天兵,因為此戰,孫悟空名揚天下。 觀音菩薩見孫悟空神通廣大,推薦玉帝外甥——二郎真君楊戩去拿孫悟空。二郎神與梅山六兄弟到花果山上,與悟空賭斗變化,大戰三百回合卻不分高下。李天王趁花果山后方空虛,放火燒山,孫悟空無心戀戰,被二郎神與其兄弟圍困,被太上老君偷襲,另外被哮天犬咬了一下,于是被擒拿。 悟空被擒,到斬妖臺問斬。因先前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七七四十九天沒有燒死,變成金剛不壞之身,所以任何死刑均無效,最后被太上老君帶到兜率宮冶煉,反而練成火眼金睛,于是蹬倒火爐,開始大鬧天宮,打到通明殿,佑圣真君遣王靈官與三十六員雷將圍困孫悟空,正在爭斗時,如來佛祖出現,與孫悟空打賭:孫悟空能不能逃出如來的手心。孫悟空本已跑到了如來手的邊緣卻誤以為是到了天邊,因此輸了這場賭局,在孫悟空暗知中計后,打算駕云逃走時,卻怎么也出不了如來的手,最后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五行山)下五百年(實際上不止這個數字)。
五百年后,孫悟空被唐僧所救,拜唐僧為師,踏上西天取經之路。收服豬八戒,沙僧做為師弟,而后收服白龍馬(西海龍王三太子,因打翻玉帝御賜的琉璃盞,被貶蛇盤山)。一路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兩番被唐僧誤會而被趕走,不過最后仍然重回唐僧身邊,最終大功告成,封為斗戰圣佛。各版本《大鬧天宮》,孫悟空成了戲劇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也是現在時代兒童們的最愛。
孫悟空大鬧天空一一慌了神。
孫悟空當齊天大圣——自封為王。
孫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廣大;能大能小。
孫悟空翻跟頭—一步十萬八千里;拿手好戲;一步登天;出不了/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
孫悟空赴蟠桃會——不請自到。
孫悟空進了八卦爐——越練(煉)越結實。
孫猴子上天宮——得意忘形。
孫猴子封了個弼馬溫——不知自己官大官小。
孫悟空拔猴毛——變化多端。
孫悟空的臉——說變就變。
孫行者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孫悟空碰著如來佛——認栽。
孫悟空的金箍棒——隨心如意。
孫悟空變土地廟——尾巴難藏。
白骨精遇上孫悟空——原形畢露。
孫悟空放屁——猴里猴氣。
孫悟空的眨眼睛——銷(消)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