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冬至,我從小就知道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昨晚本想著今天早些起來,可起床時天已大亮了。
聽爸爸說,在奶奶家村子一帶——修文鎮(zhèn),冬至是要祭祖的。我很奇怪,冬至怎么還要祭祖,冬至不是吃餃子的嗎?上網(wǎng)一查,確實是有這樣一種習俗的,唐宋時期,冬至日國家祭天,百姓祭祖,也就是說,這種習俗一直從唐宋沿襲至今。
說起餃子,它最初也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舍嬌耳所留下的。
在周秦時期時,冬至是被人們當作新年過的。其實,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小小的冬至,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一天。
今天的太陽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卻起的很早,據(jù)說在古代,冬至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都是放假的,會跟過年一樣,熱鬧極了。
餐桌上擺滿了餃子,看起來美味極了,奶奶夾起一個就往我碗里送,道:“冬至就該吃餃子,吃了餃子不凍耳朵。”這是我們北方的習俗,我邊吃邊想,鼻頭彌漫著縷縷餃子的香氣,伴隨著溫馨與愛的氣息,甚是令人陶醉,輕輕咬開如月牙般餃子的外皮,只覺得一股濃郁的湯汁溢滿了我的口腔,心里也升騰著一絲暖意來。
冬至的餃子總是讓人很難忘,因為它包含的是家長對孩子深深的愛!
我扭頭看到家人的笑顏,低頭在日記本上寫上這樣一句話:冬至,有最漫長的夜,也有最溫暖的陪伴。
今天是冬至,這是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從今天開始,代表著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來了。在這一天,我們有吃羊肉、喝羊肉湯的傳統(tǒng)習俗。
今天。我們一家人也去吃了羊肉、喝了羊肉湯。我們來到一家雅安的羊肉館,我們點好菜。不一會,叔叔端來了熱騰騰的羊肉湯,奶白色的羊肉湯里翻滾著香噴噴的羊肉,我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嘗,我夾了一塊放到嘴里,啊!好燙!我連忙吐了出來,大家都笑了起來,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爸爸給我舀了一碗羊肉湯,我喝了一大口說“真香啊!”身體也暖暖的。
我們一家人有吃有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冬至節(jié)。
冬至如期到來,讓我措手不及。
冬至意味著我身上的責任在點點加重,意味著心理不僅裝載著自己,意味著向成熟步步邁進。
然而我準備好了嗎?我有足夠的能力起面對困境嗎?我真的可以承當身上的責任嗎?
不行,真的不行。
我擺脫不了童年的幼稚,我擺脫不了對父母的依賴,我擺脫不了自己的懦弱。
我還不能夠獨載風雨,不能夠迎接挑戰(zhàn),不能夠接受失敗。
我不能夠的還有很多很多……
或許我做慣了溫室中的花朵,忘記了昔日野草的艱辛,或許我做慣了籠中鳥的生活,忘記了往日雄鷹的堅強;或許我做慣了缸中的游物,忘記了魚兒的滄桑,或許我做慣了寵兒,忘記了身上的責任。
只懂得依賴,只懂得得到,只懂得享受。
害怕失敗,害怕困難,害怕艱辛,害怕事與愿違的一切。
試問稚嫩的玫瑰怎懂得大樹的堅強,安逸的魚兒怎懂得大海的碧藍,富裕的人兒怎懂得乞丐的悲傷。
我知道我的心還太軟,我的眼光還太短,我的肩還不夠寬。
總之,我還不夠強。
我要學會堅強。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