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yàn zhī jì dù wèi
過燕支寄杜位
唐-岑參
yàn zhī shān xī jiǔ quán dào,běi fēng chuī shā juǎn bái cǎo。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fēng)吹沙卷白草。
cháng ān yáo zài rì guāng biān,yì jūn bú jiàn lìng rén lǎo。
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
翻譯: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風(fēng)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長安城在那遙遠(yuǎn)的日光邊,我懷念你卻無法相見,這種相思令我衰老。
注釋: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肅省丹東。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
酒泉:郡名,即肅州,今甘肅酒泉。
白草:邊塞所長之牧草。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對長安友人的思念,用富有邊塞情趣的景物描寫表達(dá)對友人的懷念之情,情景交融之中又巧妙地化用典故,用典時語言直白、自然,絲毫不見晦澀之感,更給全詩增添了醇厚的韻味。
詩的首句點(diǎn)明行進(jìn)的途程和方位,“山西”暗示出“過”字。這里僅用兩處地名組成詩句,卻使人想到一條漫長而古老的途程。詩人要沿著它奔向更為遙遠(yuǎn)的邊塞,這本身就容易激起詩人的情思。詩的次句承首句寫“過燕支”所見:“北風(fēng)吹沙卷白草”,這句所突出的是“北風(fēng)”,“吹”和“卷”都是寫北風(fēng)的猛烈。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詩,給全詩罩上了一層沙海氣息。詩人抓住這些既富有季節(jié)特征又富有地域特征的景物,勾劃出酒泉古道上冬日的荒寒環(huán)境。雖然并沒有直接去寫人,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卻是一幅北風(fēng)凜凜、黃沙漫漫,白草茫茫的塞上古道行旅圖。詩的后兩句寫對家園和友人的深切思念。“遙”,寫路程之遠(yuǎn),長安已再看不到,“在日光邊”,由日光而想到長安,寫長安之仿佛可見,以“長安”與“日光”相比,暗用了晉明帝的典故,把詩人思念長安卻又不見長安的矛盾心理突現(xiàn)出來。詩的末句扣應(yīng)題目“寄杜位”寫對友人的思念,詩中借用《古詩十九首》典故來寫思婦對游子銘心刻骨的思念。
全詩表達(dá)的感情雖極為普通,但表達(dá)方式卻獨(dú)具特色。以自己所處環(huán)境開篇,有一種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狀況的意思,同時又意指自己在這蒼涼、蕭索的環(huán)境中,十分孤獨(dú),因而更加懷念友人,懷念那共處的美好時光;隨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證了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對典故的運(yùn)用,且不著痕跡,渾然天成,更見詩人筆力之深厚。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