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禮儀的第一步就是從父母做起,首先調整父母的心態。為什么我們看到每個孩子不同的表現,會說這家孩子有家教,那家孩子沒家教呢?教導始于家庭。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最好的地方就是家里,所以教導孩子學習禮儀也是從家開始。
首先談到的是人的兩種心態:難民心態和豐盈心態。這方面,我想每個中國人深有體會,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因為資源有限,總是想法設法的要和別人競爭。就連平時排個隊也總是想法設法地往前擠。講員特別強調,我們要走出難民心態,擁有豐盈心態,愿意與人分享資源。
孩子多大學習禮儀呢?是從孩子能明白父母的意圖開始。一兩歲的孩子就可以培養他的就餐禮儀。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心理發展特點
把0-12歲的兒童分成四個階段,詳細的講解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和父母需要在此階段幫助孩子建立的習慣和能力。也特別說到,不要太早或者太晚教孩子不適合他年齡應當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我覺得這點對于現今的中國父母尤其重要。雖然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但是由于經濟等各方面壓力,很多家庭還是只要一個孩子,正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父母全部的心血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甚至于有拔苗助長的趨勢。有時候這樣的愛反而變成了一種傷害。所以父母需要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加以引導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紳士和淑女
記得我上大學時看過一部赫本主演的電影《窈窕淑女》,講的就是一位下層的賣花女被一位中產階級語言學教授改造成優雅的貴婦的故事。我想每個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別人稱為淑女或者紳士。如果孩子被稱為淑女或紳士,無疑表明自己的孩子擁有良好的教養和禮儀。
一個人的內心才真正能體現他是否是紳士,她是否是淑女。
紳士需要哪些特質呢?自信、信守承諾、主動做事、顧及他人、體貼他人、保護弱者。講員談到從小培養男孩的“騎士精神”,父母要努力建造男孩子成為一個勇敢,公正、仁慈、慷慨、忠誠、高貴、擁有信心的一名“騎士”。
淑女需要哪些特質呢?注意儀表、親切溫和、樂于助人、善待弱者、好客、不說閑話。其中講員說道淑女最重要的就是珍惜自己的身體。這點我特別有感觸,記得大學時,看到有的女孩子可以很隨便地讓男生摸手或者擁抱,事實上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沒有界限,更不會得到男孩的尊重。所以父母對家中的女孩尤其需要讓她了解自己的界限在哪里,珍惜自己的身體,把握界限。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