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現在的家庭幾乎都只有一個孩子,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沒有過程可以重復,而結果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個,那就是成功。所以,很多家長擔憂、焦慮甚至手足無措,生怕教不好孩子,不能給他一個成功的人生。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為家長提供一點幫助。“教子有方”欄目為此設立。把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不解、擔憂和焦慮告訴我們,我們幫你請教專家。我們會選取比較典型的個例,整理成文,供你借鑒。 開學快一個月了,孩子們即將迎來秋假,當孩子們了無心事地盼著假期的到來時,家長們卻又開始擔憂起來。短短一個月時間,孩子的表現讓家長們非常不安:老師反映孩子上課總是分心,坐不住;兒子回家以后怎么都不肯寫作業;女兒的情緒變化無常……近日,每日商報“教子有方”熱線接到了許多家長的來電,希望請專家幫忙分析分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該怎么解決。我們把家長們的
電話也能充當教具?別驚訝,讓我們跟著朋朋寶寶一起來體驗一下吧——電話雖是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的通訊工具,它除了可以用來聯系事情,增強彼此間感情外,還是聰明寶寶一個不可多得的教具哦。 玩法一:數學英文輕松學 1象鉛筆,2象鴨子,3象耳朵……雖然朋朋在20個月時就能把數字兒歌背得瑯瑯上口,可是在現實中卻常常混淆不清。兩歲多時,朋朋天天拿著個廢棄的舊電話機滿屋亂跑,于是媽媽便在朋朋玩電話時,有意無意地重復一些數字的概念,并在相應的位置上重復按鍵,沒想到,兩三天下來,朋朋竟然能夠和所學的內容相對應了,差錯率基本為零。 稍大以后,朋朋顯然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數字認知,為了提供朋朋更多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立自強的品性和奮斗精神。可是現今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在父母過分的呵護和嬌慣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強的意識。甚至有些孩子,除了上學讀書之外,生活中的事他們一概不知,甚至連自己的鞋帶都系不好。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怎么會成功呢?因此父母一定要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盡早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培養他們不軟弱、不撒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決定。 2、自己去做吧,不要依賴別人。 3、你可以鍛
小郭:現在的小孩子都很壞,就喜歡捉弄人。我兒子自從戴了眼鏡,天天回來要鬧著摘掉,說是同學都叫他“四眼田雞”,“咯咯雞”。 小張:你可不能由著他,戴眼鏡能矯正視力,你兒子還小,現在不注意以后就慘了。 老高:可能你兒子特別敏感,學校嘛,都是這樣。以前還有人叫我“高腳杯”、“高老莊”呢,不照樣沒理他們。 小路:哈哈!“高腳杯”還真形象,哈哈! 小金:別看我女兒這么小,別人說什么她都聽得進,人畢竟是生活在社會里,總是要受他們思想的影響。 遇到小郭這樣的麻煩,該怎么辦呢? 1故事情境類比法。 小學階段的兒童在思維上還處于感覺形象階段,對于父母講的大道理,往往似懂非懂。這種情況下,當某件事孩子不愿接受時,父母可將之改名換姓編成故事,將你的意圖貫穿其中,比如編一個《不愛戴眼鏡的小豬》到處碰壁,最后受傷的故事,孩子表示不愿做那只可憐的
人們總愛用“天真無邪”來形容孩子,認為孩子沒有什么心理活動。其實不然,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具有復雜的心理活動,而且由于心理抵抗力差,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父母要細心觀察,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并引導其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故事一:支配狂陽陽 5歲的陽陽站在超市的玩具柜前,向媽媽索要一個“音樂坦克”媽媽說不買,陽陽沉默片刻便開始大吵大鬧起來。媽媽無奈之下只好屈服。誰知這時陽陽的注意力已經不在“音樂坦克”上了:他一把將媽媽遞過來的“音樂坦克”扔到地上,用腳踢媽媽、踹“音樂坦克”,甚至對過來勸說的售貨員又抓又打,圍觀的人越多他越鬧得歡。這時,“音樂坦克”似乎早已在陽陽的視線之外,他失去控制般地撒野。 分析 任性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如果孩子的任性行為得不到及時矯治,就會發展為
目的: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 玩法:抓一把大米當做“水”,裝在小杯子里,然后讓寶寶像倒水一樣倒在另一個杯子里,來回倒。這個游戲很適合在冬天玩。因為所有的寶寶都喜歡玩水,可冬天玩水容易著涼。撒在桌子上的米粒也可以讓寶寶學著撿到杯子里,以鍛煉小手的精細動作。 提示:因為使用的是生米粒,家長應時刻提防寶寶撿起放到嘴里。
雖然孩子要多表揚,但是不正確的表揚對孩子卻是大大不利,所以表揚也是要講究藝術! 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年齡愈小表揚愈多,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對應表揚的行為要及時表揚 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么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表揚要具體 &n
近年來,西方幼教理念和方法越來越受到中國父母推崇,而同時,生活在中國的外籍父母卻在追捧我們的幼教理念和方法。 中西育兒各展所長,各取所需 幼兒園功能:教育VS服務 提到中外幼兒園的差異,有一點很明顯:國內幼兒園相對注重教育,而國外幼兒園則注重服務。 身邊一位父母的想法代表了國內絕大多數父母的想法:孩子在幼兒園里能夠學到什么,老師每天都在教些什么,是否開設有數學、鋼琴、外語、電腦等課程,是她考察一個幼兒園的首選項。幼兒園當然要盡量滿足父母的要求,教育功能的放大由此可見。 不同國家的父母在采訪中都不約而同提到,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快樂是他們最主要的考量指標。德國一些地區的幼兒園不是按照班級區分,而是按照活動區劃分的,比如游戲區、休息區等。來自新西蘭的ChirsAvery說,在他們國家,選擇某家幼兒園,更在乎該園是否能
沒有人會懷疑父母對寶寶的愛,但在一些流行做法和錯誤觀念的誤導下,我們的一些行為或許正在傷害著寶寶。對照下面這些流行育兒做法,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誤區一:教寶寶背唐詩 案例:童童的爸爸媽媽從童童3歲起就開始教她背《唐詩三百首》,如今不到5歲的童童已經能熟練背誦200多首唐詩,爸爸媽媽引以為榮,每次來客人了,都不忘讓童童背上幾首炫耀炫耀。 分析:唐詩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遣詞造句極其精練、含蓄,有時為了行文需要,甚至會顛倒字詞的正常順序,這與現代的語言習慣大不相同,成人學習和理解起來尚覺晦澀有難度。而幼兒處于語言學習的初始階段,現代語言的學習尚有困難,卻要讓他們熟記這些文縐縐的唐詩,這嚴重背離了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弊遠大于利,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建議: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象入手
最近,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保健研究室主任戴耀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讓孩子上全托幼兒園、心理發育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一定要上寄宿的幼兒園或學校,戴主任建議父母,要在孩子回家的這段時間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一起買買東西也好,尤其不要在孩子好不容易回來的周末給他加碼,讓他學這學那,從而減少了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孩子需要的不僅是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父母給他們的心理安慰和支持。
不少父母都感覺跟孩子講道理是非常難的一件事:父母說得天花亂墜,孩子這耳朵進,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還逮著個錯反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與孩子說得眉飛色舞、熱火朝天,有些父母卻很少與孩子討論什么。他們與孩子說話,往往說上個三五句,孩子不耐煩,父母也沒詞了。這些父母也很著急: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討論呢?怎樣讓我們的親自溝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體悟摸索,相信與孩子的心靈會越來越近,“越說越投機”不是什么難事。 家庭游戲的魅力 家庭游戲和趣味活動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營造一種輕松歡樂、自由自在的氣氛。如“家庭捉迷藏”。我們先把家里怕摔怕碰的東西一律搬進廚房或放進柜子里。然后猜手猜出第一個輸的人,大家幫他蒙上眼睛,轉上幾圈,然后大叫“開始啦!”于是大家四處躲藏。這時蒙上眼的“瞎子”開始滿屋子摸人,大家可以鼓掌、喊叫或故意弄出響聲誘騙 他,還可以跑
很多小夫妻都有這樣的感嘆——結婚了要孩子嗎?要了養不起呀!這著簡單的感嘆背后我們需要好好的思考些什么?我們現在的育兒觀念和方法是不是存在這什么問題呢?希望通過下面的這些現象給我們些警示! “300元一罐的進口奶粉、1000多元的推車、400多元的名牌嬰兒服、500多元的尿片……”昨日,當“80后”的李小姐興奮地向好友展示自己剛出生小寶寶的“行頭”時,好友的母親在一旁不禁笑著感慨道,“你們這些獨生子女養孩子也夠奢侈了。” 在今年這個“金豬寶寶”的生育高峰中,大部分榮升父母的都是“80后”的獨生子女。而類似李小姐這樣的情況還大有人在,好像成了一些消費觀念超前的年輕父母的“通病”,為寶寶“一擲千金”成了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和氏璧”是個很多人都聽說過的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塊被礦石包著的寶石,他便拿它獻給楚厲王。但昏君不識寶玉,他讓玉匠看,玉匠說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后,卞和又將寶玉獻給繼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樣的酷刑,被砍去右腳。直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繼位。卞和無腳走不了路,急得抱著寶玉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淚水干涸,雙眼流血,這才感動了楚文王。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開礦石,經鑒別確是晶瑩富麗的寶玉,便雕刻成璧,賜名為“和氏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美玉是需要慧眼賞識,精雕細琢的。而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尚待發現的美玉。每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將他們視為珍寶美玉,所以就很容易將他們的一切行為美化,寄予他們美好的愿望,常
孩子喜歡什么樣的父母呢?很多學者對此都做過調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國學者R、F尼赫茨為了弄清孩子對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調查了十萬個孩子。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們最喜歡的家長的特點中,有10條是最為普遍公認的: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在外界心目中,比爾蓋茨先生就是現代計算機的開山鼻祖,而對于比爾蓋茨的兒女,似乎電腦并不是父親認可的最佳伙伴。 微軟創建者表示,他目前最大的10歲的女兒,并不是互聯網和電腦的沉迷者。只是到了去年的時候,女兒進入了學校,必須使用電腦完成每天的功課之后,她才開始長時間使用電腦。 “她之前對于電腦并不熟悉,在進入學校之后才對電腦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例如她十分喜歡Xbox 360主機上一款名為Viva Pinata的游戲,游戲中她要管理自己的花園。”比爾蓋茨先生在渥太華召開的新聞發
拼圖游戲老少皆宜,樂趣無窮。尤其是對0—3歲的寶寶來說,它不僅有利于集中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還有助于提升其視覺空間、圖像認知及手眼協調能力。因此拼圖游戲是開啟寶寶智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小爸小媽不妨帶著寶寶一起玩哦~ 0—1歲:看圖案 0—12個月的寶寶,由于身體發育還不成熟,活動的空間也有限,因此,這一時期比較適合給他看一些色彩鮮艷、線條清晰且比較大的圖案,盡量選用紅、黃、藍、綠這四種原色的玩具和圖形,為發展寶寶視覺藝術空間做準備。 1—2歲:玩拼裝玩具 1歲左右的寶寶會走路了,視野也拓寬了,對事物和圖像的認知能力也大大提升。這一時期,你可以給寶寶玩一些簡單的可拼裝的立體玩具。市面上出售的一些過家家的玩具,可以拆拆分分的,是個不錯的選擇。這類玩具可以幫助寶寶從拆分到拼裝的游戲中初
性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性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艾滋病與性病一樣,性接觸也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人體皮膚的完整性是有效阻止病原體進入人體內的屏障。然而,許多種性病會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癥或潰瘍,使皮膚黏膜破損。如果患有性病而尚未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對方精液中或陰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病毒就會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直接進入其體內。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時也患有性病,因生殖器皮膚黏膜上的炎癥滲出物或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在性交中使對方感染HIV的危險性就會增大。所以說性傳播疾病會極大地增加感染和傳播HIV的危險性。 因此,性病患者應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以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小朋友的體質;還能為消極情緒提供發泄口,尤其遭受挫折后產生的沖動能被升華或轉移,能讓積極情緒得到延續;體育運動能鍛煉小朋友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個人毅力;體育運動使小朋友學會承受挫折,體驗失敗;體育運動能使幫助小朋友處理人際關系,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所以,讓孩子參與體育運動,是對孩子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如果您的孩子性格較內向,不大合群,也不習慣與朋友交往,可以讓孩子多選擇一些群體性的體育運動,如足球、籃球、排球運動,也可以參與接力跑、拔河等活動,進行這些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逐漸融入群體生活,改善人際關系,學會與人交往。 如果您的孩子膽子較小,信心不足,那么可以進行游泳、滑冰、摔跤、跳馬等體育運動,這些運動需要參加者不斷克服各種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 如果您的孩子對事情的把握老猶豫不決,缺乏果斷
孩子是家里的寶貝疙瘩,但這個“寶貝”到底應該怎么帶,每個家長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這里,為大家推薦49個非常實用的育兒經驗,看看是否會覺得相見恨晚! 1,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我覺得那不是好事;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 2,環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那樣你會發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一時眼前的短暫利益妥協,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4,尊重孩子,
人到老年往往格外疼愛孩子,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隔代親”,可就是這隔代親正給越來越多的家庭帶來困擾。據一項統計表明,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門診每年接診的小患者中有90%以上是由于曾經受到過不當家庭教育而導致疾病上身,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不當的隔代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心理疾病。 祖輩們處處為孫兒們“護架”,阻礙孩子心智自由地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一樣一件事,一位老人的兒子由于工作很忙,他便幫著兒子帶孫子。一天,孫子把他的表拆壞了,被他打了一頓,之后這名孩子在很長的時間內不敢碰任何他認為會遇到家長打罵的物品,久而久之,這名孩子變得膽小、畏縮。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門診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