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眼出水原因:
1、艾灸出水表示身體寒濕過重,有於堵
2、另一方面也說明你的身體灸感還不錯,堅持下去你會看到更好的效果。一開始可以早晚灸兩次,好轉后每周2-3次即可。
1、艾炷直接灸
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2、神闕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數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3、神闕隔藥灸
隨著亞健康的'泛濫',人們對養生的要求提高。艾灸也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隔藥灸。這一艾灸精華和現代中藥科研成果精華的結合,形成了現代的間接灸法—隔藥灸。隔藥灸的關鍵在艾灸和中藥。藥、針、灸是中醫的三大法寶,隔藥灸是將兩者優勢的高度結合。她不僅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且能滿足更高的需求。
比如術后腹脹者可取炒萊菔子適量研細末,即根據不同病癥選擇中藥材。患者取仰臥位,神闕穴常規消毒后,將藥粉包敷在神闕穴上,以艾灸儀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度。一般灸20分~30分,6小時~12小時1次,治療2次無效者,可改用其他治療方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