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后定為地宮圣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無數鬼魂涌到陽間度假,陽間便成為“它們”的散心地,可謂“陰氣沖天”。
所以七月半也稱之為鬼節。
傳說一:傳統“中元節”是農歷7月15日。源自佛教典籍,講的是目蓮在陰間看到去世的母親受餓鬼糾纏,無法進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蘭盆經》,許其每年7月15日設素筵供母享用,以后傳承開來,遂成“盂蘭盆節”的傳統。佛教源于印度,但“目蓮救母”顯然是漢化后的傳說,因目蓮的母親姓“劉”。
“盂蘭盆節”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此節以后被道教襲用,成了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節中的“地官節”,地官主掌地獄,于是人們穿鑿說:這一天領導放假,地獄無人把守,故陰間的逝者們將沿著銀河的亮光,回到人間。
因此家家戶戶放河燈,以期在人間接續銀河之路,迎接先人英靈。
所以,中元節又被叫作“鬼節”。
傳說二:也有傳說中元節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停留于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
所以稱為鬼節,這一夜,不宜外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