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門診里常會聽到年輕媽媽抱怨,寶寶喝了奶粉后出現濕疹(皮膚科)、腹瀉(消化內科)、脹氣、煩躁、便秘(消化內科)以及嘔吐等現象。于是乎,給寶寶頻繁地更換奶粉,但是換來換去都無濟于事。怎么回事?
這些問題的出現,究其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寶寶對所喝的奶粉過敏,二是寶寶對奶粉中所含的乳糖不耐受。
● 奶粉過敏,是對奶粉中所含的蛋白質過敏
由于小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因而相對于成年人,他們更容易對牛奶蛋白過敏,大約有3%左右的寶寶對牛奶蛋白質過敏。符合國家標準的配方奶粉,每 100mL大約含有3g蛋白質,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兩種,這兩種蛋白質都有可能導致過敏。當免疫系統誤把正常攝入的牛奶蛋白質當成入侵的敵人時,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導致寶寶出現嘔吐、腹瀉(消化內科)、皮膚紅腫、哮喘(呼吸內科)等癥狀。
● 如何鑒別寶寶對奶粉過敏
即使出現以上這些癥狀,媽媽們也不敢輕易判斷寶寶就是奶粉過敏。
懷疑寶寶對奶粉過敏,應帶寶寶去皮膚科,醫生會通過皮膚試驗、血液檢查、排除-激發試驗等檢查,來確定寶寶是否對奶粉過敏。
● 奶粉過敏該如何應對
盡可能母乳喂養 母乳中的蛋白質對寶寶來(市場價 配置 圖片)說是同種蛋白,過敏性很低;母乳還含有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可幫助寶寶建立健康腸道菌群,訓練寶寶免疫系統,從而減低過敏的風險。世界范圍內所有國際權威機構均建議,寶寶出生后應純母乳喂養至少4~6個月。
采取飲食排除療法 寶寶出現奶粉過敏癥狀后,3~6個月內應嚴格避免吃含牛奶成分的食物,如普通配方奶、奶油蛋糕(面包)、沙拉醬、牛初乳、奶糖、含奶餅干等都不能吃,直到“排除-激發試驗”的結果轉陰為止。媽媽在超市給寶寶挑選食物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食物的成分。
用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等替代。對于不能母乳喂養、且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首選用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配方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通過特殊工藝,將奶粉中易引起過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分解為小碎片,使得寶寶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避免誘發異常免疫反應。深度水解配方奶一般要吃3~6個月,牛奶蛋白過敏會在6~12個月后自行消失,此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讓寶寶嘗試喝普通配方奶粉。如果寶寶在密切監護下仍然有過敏反應,應繼續進行飲食排除療法,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如果未觀察到反應,可改為喝適度水解配方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