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烏梅20到25克,烏棗25克,生山楂30克,陳皮6克,甘草2克,紅豆蔻1克,黃冰糖100克,干桂花3克。
1、將烏梅、烏棗、山楂、陳皮、甘草、紅豆蔻用流動水沖洗一遍,再加1.5升純凈水浸泡,浸泡時間有兩種,一是常溫浸泡三小時以上六小時以下,二是在冰箱冷藏浸泡六小時以上,效果差不多,讓飲片里的芳香物質盡可能析出。
2、端砂鍋上灶,開中火煮到沸騰。
3、轉小火,蓋蓋,煮35分鐘。我用的土鍋蓄熱強一些,普通砂鍋可增加十分鐘熬煮時間。
4、冰糖放一稍大的湯鍋里,熬出的頭煎湯直接從濾勺倒進湯鍋,將冰糖融化,注意,煮的時候別加冰糖,會影響藥物成分析出。
5、藥材留鍋里,再加600毫升純凈水,開大火煮沸,再轉中小火蓋蓋煮20分鐘。注意是中小火,比小火略大,加快蒸發,讓湯汁稠一些。
6、夠時間后,把二煎湯從濾勺倒頭煎湯里,拿小勺攪拌均勻,頭煎湯主表皮,單喝香味足,但底味薄;二煎湯主骨肉,味重如藥。二者調和,方成真酸梅湯。
7、撒干桂花,此時湯汁溫度約七十度。桂花香味易揮發,用水泡也別超過八十度。
8、蓋蓋,常溫晾涼,放冰箱冷藏三小時以上,舀湯,濾掉桂花,即一碗甘醇的酸梅湯。
1、解暑、提神:因為身體中乳酸含量過高,是導致人體疲勞產生的一個主要因素。過度運動之后,會有部分肌肉酸痛,就是乳酸堆積的結果,酸梅湯中含有一種叫做枸櫞酸的物質,能夠有效抑制乳酸,并能夠祛除血管中一些有害物質。因此在疲勞的時候,喝一杯冰涼的酸梅湯,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讓肌肉和血管恢復活力;
2、健脾解油膩:酸梅湯喝著是酸味的,但它是一種堿性食品,也就是說它代謝產物最終呈堿性。如果動物性食品吃多后,喝點酸梅湯不僅可以健脾開胃,緩解油膩,還能有效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值;
3、生津解渴:酸梅湯善于生津液、止煩渴,其中的一些酸性物質可以促進唾液腺與胃液腺的分泌,有生津解渴的功效;
4、醒酒保肝:酸梅湯里面含有多種維生素,如果飲酒過多,一杯冰鎮的酸梅湯不僅能夠醒酒,還能夠護胃養肝;
5、降肝火:從中醫來講,酸味入肝經,酸梅湯不僅能夠平降肝火,還能夠促進脾胃消化,滋養肝臟;
6、安蛔止痛:對于兒童出現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癥狀時,喝上一杯酸梅湯,可能有效緩腹痛。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