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和微信上的小百科都流傳“紅酒泡洋蔥”可以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對于這樣的民間偏方,方法是否可行。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飲用后,會有什么影響呢?
●不少人在微信中轉發一個關于“紅酒泡洋蔥”的帖子,宣稱此方能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
●專家:適當食用洋蔥與紅酒對保護心腦血管有一定作用,但如果代替藥物則會得不償失
洋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價格便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洋蔥最近卻因為傍上了紅酒而身價倍增。近來,一個關于“紅酒泡洋蔥能治高血壓、糖尿病”的帖子在微信、微博上被頻頻轉發,帖子稱,用紅酒泡洋蔥,每天喝一點紅酒,吃一些洋蔥,不僅對糖尿病、高血壓有防治作用,對失眠、尿頻、膝蓋疼痛、老年癡呆、白內障、眼睛疲勞和老花眼等效果都很顯著,甚至還能預防癌癥、延緩衰老。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簡單的食療真的能代替藥物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營養學專家。
洋蔥、紅酒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洋蔥和紅酒本身就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對保護心臟、高血壓有一定的作用。”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曾青山說,洋蔥含有一種叫前列腺素A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其實,在民間的偏方中,就有喝洋蔥汁預防心臟病一說。其次,紅酒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廣受認可的,而且,紅酒的好處是雙重的,不僅能夠提高血液里好膽固醇的含量,而且還能預防血小板黏在動脈壁上,這兩種作用都有助于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專家:食療不能代替藥物
雖然洋蔥和紅酒從各自的營養價值來說,都屬于比較健康的食物,但把這兩種東西混在一起食用,效果究竟是強強聯合呢還是相互削減呢,曾青山表示,自己沒有專門做過方面的研究,不能妄下定論。“我翻看了一下現有的醫學文獻,基本沒有涉足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嚴格來說,這種吃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權威的科學依據。”
記者發現,近期以來,隨著微信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各類“健康帖”也成為這一人群中熱傳的話題。不少老人由于獲取資訊的途徑有限,一旦從微信上看到“吃什么好”、“什么食物搭在一起能治病”等轉帖就如獲至寶。再加上長期以來對藥物副作用的過分擔憂,恨不得馬上把自己正在服用的高血壓藥、糖尿病藥停掉,完全以“天然、健康”的食療替代。
“如果完全用紅酒泡洋蔥來取代藥物,肯定是不正確的。”曾青山告誡大家,紅酒泡洋蔥屬于食療,只能起到保健作用,不能完全取代藥物。這是因為所有規范上市的處方藥都是經過大量臨床試驗的,有循證醫學的證據證實對疾病確有治療作用。“而民間口口相傳的這些食療方幾乎都沒做過大規模的人群試驗,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或者是對哪些人有效果。只不過由于它們基本上都是食物,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所以試試無妨,但千萬不能當藥吃。”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