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朦朦朧朧有了對性別的認識,但是認識還不穩定,也沒有意識到性別是不會更改的,所以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男孩,有時又說自己是女孩,判斷別人性別的時候就更容易出錯。這時候呢,媽媽們千萬不能把這當做笑話一笑了之,而是應該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的性別,千萬不能認為孩子還小,就跟孩子拿性別來開玩笑,比如“你長的這么漂亮肯定是女孩子呀,怎么會是男孩子呢”這些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否則的話,會讓孩子到青春期時,對性別產生過度的好奇,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男孩與女孩在衣著打扮上是有很大差別的,“男孩應該留短發,女孩應該留長發”,“男孩子穿褲子,女孩子穿裙子”這都是人們對男女衣著的固有印象。但是,有些家長卻因為自己的喜好而模糊了孩子的性別意識,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性別偏差,影響孩子對自身特征的評價和理解,漸漸的以為自己就應該是一個女孩子,從而在行為、性格上也會表現出異性的特征。檸檬曾經就接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有個大男孩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女孩,而不應該是個男孩,為此感到非常苦惱。檸檬在與他交談過程中發現,他在童年時期的受到的父母影響是重要的誘因,他的爸爸媽媽一開始希望生個女孩,可是沒有如愿,于是便把他當成女孩養,給他留長發,穿裙子,甚至取女孩子的名字,久而久之,他便喜歡上了穿女孩衣服、和女孩玩,潛意識里把自己當成了個女孩,而無法正視自己的生理性別。
為了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男女有別,因此爸爸帶兒子洗澡,媽媽帶女兒洗澡。讓孩子知道男孩的身體跟爸爸一樣,女孩跟媽媽一樣。這也是孩子最早了解人體和性別的啟蒙教育,父母也要注意在洗澡和換衣服的時候回避孩子。
男孩如果幫了別人的忙,父母給孩子一個大大的熊抱,然后拍拍后背;而女孩通常會獲得一個甜蜜的吻。在大多數人眼里,擁抱代表肯定而親吻則代表保護和愛。所以男孩可多擁抱,女孩可多親吻。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