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 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
這是肌張力高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 4個月以上,可 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
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 4個月時反應遲鈍, 6 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
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哺乳困難:
生后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
1、與腦損傷的程度有關:
如重癥腦癱患兒由于運動功能障礙嚴重、進食困難、身體虛弱 ,加之合并有一種或多種合并癥,因此預后較輕癥腦癱差。
2、與是否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有關:
小兒腦癱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是抑制異常運動發育,促進正常運動發育,防止攣縮和畸形的關鍵。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早期控制并發癥可以取得最佳的康復治療效果。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馮兆才
3、與康復治療有關:
小兒腦癱應該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康復治療,同時應該做到持之以恒和正確的康復治療,綜合性的康復治療。不應該僅僅迷信于某一種治療方法,如“一次手術解決終身問題”的說法是不科學和不實事求是的。康復治療的方法不得當,可能產生是得其反的效果,加重病情。
4、與康復預防有關:
做好腦癱的三級預防和并發、繼發損傷的預防,對于腦癱的預后十分重要。
5、與社會因素有關:
包括腦癱患兒自身和家庭成員在內的全社會對殘疾和康復的認識,對于腦癱患兒的康復效果以及將來能否真正回歸社會,成為主流社會成員十分重要。腦癱的預后與是否開展社區康復,是否將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有機地相結合直接相關。當然,腦癱的預后還與家庭的文化、經濟狀況,社會的發展水平有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