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居住于貴州遵義的朵朵,今年剛滿四歲,在接到幼兒園老師通知后,進行補種流腦A+C疫苗,11天后,她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患上了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其父母輾轉全國各地醫治無望,最后留下截癱的后遺癥。
“孩子從發病到現在一點沒有好轉,屬于完全性的脊髓損傷,康復無望”朵朵的媽媽說,女兒肚臍以下始終沒有知覺,無法運動、大小便也難以感知。
盡管沒能讓朵朵康復,但吳焱(朵朵父親)進京求醫的過程中,得知朵朵的病發可能和此前在幼兒園接種A+C流腦疫苗有關,隨后吳焱便拿到了紅花崗區疾控中心提供的鑒定結論。
結果顯示“因感染病毒,脊髓受病毒感染致病,與接種A+C流腦疫苗關聯性極小”,“關聯性極小”是醫學術語,實質幾乎等同于沒有關聯性,不過吳焱沒有放棄,隨后帶著女兒到西安交通大學法醫學司法鑒定中心進行了第三次鑒定。
第三次鑒定的結論顯示:朵朵患病“與疫苗之間的因果關系不能排除”,在拿到這份鑒定意見書的吳焱,終于有了為朵朵維權的有力籌碼。
隨后吳焱走上了維權的道路,從2012年起至2015年三年期間,上訪維權取得了實質性效果,吳焱為朵朵爭取到來自當地疾控中心130多萬的一次性補償款。
長期研究疫苗和免疫規劃政策的北京某高校博士生陳飛表示:疫苗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存在多種可能,疫苗質量不過關及接種過程中醫院方面存在疏漏。
或者接種前孩子處于患病的兩周潛伏期內,癥狀還未顯現,而在兩點均沒問題的情況下,具體到每一只疫苗的混勻等生產技術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加之孩子體質、天氣等外在環境綜合作用,也有可能發生不良結果。
不過專家還指出:流腦疫苗在國內應用范圍廣,而且存在多年,已經被國家納入免疫規劃中,其副作用極少,風險極低,出現后遺癥幾率也小,因此安全性還是十分可靠的,家長們要對國家的免疫接種計劃有信心。
總的來說,流腦疫苗的安全還是很高的,但家長們也不可忽略寶寶在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果反應癥狀比較強烈,需要及時就醫處理,否則也有可能危害寶寶健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