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貧血癥的孩子,外觀看起來很沒有血色:皮膚黏膜逐漸蒼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瞼、甲床、手掌最為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有時煩躁不安,會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不適。
年齡大些的寶寶可訴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此外,他們的頭發會顯得很干枯,失去了以往的光澤,眼神也沒有了健康時的光彩。
嬰兒貧血還表現在免疫功能降低上,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及粒細胞殺菌能力降低,易被各種細菌感染。患病時間長的患兒常常會出現容易疲勞、毛發干枯、生長發育落后等。
如何提高免疫力:
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既受先天因素的影響,更受后天營養、體格鍛煉和預防接種的影響。
1、孩子出生后堅持母乳喂養,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免疫。母乳中含有孩子生長初期所需要的免疫活性物質,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這是任何食品包括嬰幼兒配方奶都無法比擬的。
2、按時添加輔食,膳食搭配均衡合理,做到食物多樣化,引導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保證孩子對營養的需求。因為足夠的營養是人體免疫系統發育的必需物質基礎。
3、平時注意居室通風換氣,注意孩子與大人的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少帶孩子去公共場合,盡量減少接觸病原體的機會。
4、保證孩子生活規律,正確進行“三浴”(溫水浴、空氣浴、日光浴)訓練,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進行體格鍛煉。
嬰兒貧血的癥狀還會出現肝脾淋巴結腫大。由于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的腫大,寶寶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者,腫大愈明顯。
長期貧血,會造成孩子體格發育嚴重不良,而且缺乏免疫能力而容易受到外來病原微生物的侵襲。總之,幼兒時期的貧血癥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
建議: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上的癥狀的話,媽媽要立刻找醫生,只要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就能夠診斷出寶寶是否貧血,醫生就可以開藥進行及時的鐵質補充。
嬰兒貧血大多由營養不良導致的缺鐵性貧血,所以,家長要注意給寶寶補鐵。不同時期,給寶寶補鐵的方法也不同,媽媽們可要對癥、對時下藥,切不可一味藥方走到底哦。
1、母乳喂養時期
母乳含鐵量很低,1000毫升母乳含鐵量僅有1.5毫克~2.0毫克,但吸收率高達50%。因此到了后期,如果媽媽喂寶寶母乳的話,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含鐵高的奶粉。
2、添加輔食時期
6個月以上的寶寶,要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可以給寶寶喂強化鐵的奶粉、米粉、餅干等。
3、1歲左右時期
寶寶8個月起,多選擇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雞鴨血、鮮蘑菇、黑木耳、發菜、大棗、芝麻醬及豆制品等。
此外,在讓寶寶吃含鐵食物的同時,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會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
櫻桃、橙子、草莓,香椿、蒜苗、菜花、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