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少鹽或者無鹽,多鹽會增加腎臟負擔,其實寶寶輔食添加初期不加調味料,寶寶一樣愛吃,他對每種味道都會很好奇。 1歲以內的寶寶不應該吃鹽 因為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及代謝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過多的鹽分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輔食添加初期不加調味料,寶寶一樣愛吃,他對每種味道都會很好奇。 寶寶每日所需要的鈉很少,僅從母乳和牛奶中攝取的天然鹽分已經能滿足其身體的需要,因此不要在給寶寶做的菜水中加鹽。而額外添加鹽,只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所以,寶寶的輔食中最好不要加鹽。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2007)》中特別指出:1歲以內的寶寶不應該吃鹽。 高鹽食物對寶寶的危害 寶寶的味覺、嗅覺發育還不完善,雖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寶寶的
寶寶到了一定月份就需要添加輔食,以此來獲取更多的營養。而許多寶爸寶媽因為缺乏經驗,在第一次添加輔食時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那么寶寶在多大的時候添加輔食最合適?又該如何正確的第一次給寶寶添加輔食呢? 寶寶滿6個月之后,對營養的需求增加,消化能力也逐步增強,是給娃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可是不少媽媽在第一次喂寶寶吃輔食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寶寶會把食物吐出來,不張嘴吃輔食。 那么,寶媽奶爸們在第一次喂寶寶輔食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選款合適的勺子 寶媽奶爸們千萬不可小覷了給寶寶吃輔食所用的勺子,這可是寶寶吃飯最常用到的用具,如果體驗不好是會影響到寶寶吃飯熱情的。 建議寶媽奶爸最好給寶寶準備一款嬰兒專用的輔食勺子,這種勺子是專門為嬰幼兒定制的,深淺適宜,而且前端是軟的,寶寶使用起來會比較舒適。
寶寶多大開始添加輔食?需要注意哪些? 母乳喂養滿4~6個月間為小兒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寶寶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要看你們家寶寶有沒有可以吃輔食的信號哦。比如寶寶開始流口水了,或者會盯著大人的食物看并表示出興趣,這就是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暗號哦。 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從1—2勺開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蔬菜泥后,水果汁或泥(果汁先從兌水開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 可以享用的食物是米粉。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后,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后。過去主張先蛋黃,現在建議先從單純的米粉開始以防過敏。 還有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卜、馬鈴薯、青豆、南瓜等可以吃。 給孩
別人家的孩子頓頓吃的香,我的孩子為何卻就是不買賬!寶貝為什么不愛輔食?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些常見的原因和對策。 原因一:輔食添加過早 寶貝未到或將到四月齡,有些家長就急不可耐的想讓寶貝開始品嘗輔食,特別是有些老人,總認為靠吃奶沒營養,必須吃飯才能長得壯。當寶貝進入厭奶期的時候,有些家長也會認為只有添加輔食才能彌補孩子厭奶引起的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甚至有些保健醫生也建議過早給厭奶期的寶貝添加輔食。但是寶貝月齡小,并沒有做好吃輔食的準備,從心里發育上,壓根對輔食不感興趣;從生理發育上,挺舌反應(是一種先天行為,孩子舌頭會對進入嘴里的固體食物推出,以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還沒有消失,會自然把固體食物頂出口外。所以無論家長如何努力,孩子接受程度都并不理想。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消化酶、消化腺和腸胃道發育也并未成熟,過早添加輔食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引起過敏,所以家長們不妨
輔食 隨著寶寶不斷長大,除了母乳和配方奶,輔食會逐漸成為寶寶身體生長發育最主要的營養來源。 所以,媽媽們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輔食添加,正確的添加輔食,合理的輔食結構,不僅可以為寶寶們提供充足的營養,而且可以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漫漫長路上,媽媽們要過五關斬六將,既要科學的照顧孩子,又要抵擋住來自長輩的“經驗”,真是快要被打敗了... ... 孩子4個月,鄰居說該吃輔食了 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已經不再滿足于每天都是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尤其是看到爸爸媽媽在吃飯時,會流露出很想吃的表情,特別是一些母乳少的媽媽,身邊的一些長輩、鄰居就建議給孩子吃些雞蛋羹,補充營養。但是孩子才4個月,也太早了吧,媽媽真是為難。 這時候媽媽要堅持住自己的觀點,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規定,要
輔食添加重點是在一歲前,因為一歲內的寶寶腸胃功能非常的弱,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掌握好寶寶吃某類輔食的時間點,本篇資訊,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一套實用的輔食添加時間表,以供媽媽們參考。 專家提示:到一歲前,仍要以奶類為主食。 下面添加輔食的時間表可供參考: 1~6個月足月新生兒滿1個月,人工喂養兒15天,添加濃魚肝油滴劑1~2滴,到3個月時增至4滴,每天分2次給。 2個月開始喂一點點菜汁、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1次。 4~5個月,濃魚肝油滴劑每天漸增至6滴,分2次給。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2次給。 實用的輔食添加時間表 4~5個月,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其壓碎放入米湯中調勻后喂,等適應后逐漸增至1/2只。 4個半月起可試喂煮得很爛的無米粒稀粥,每天1湯匙,若消化情況良好從5個月起每天2
你的寶寶在吃輔食嗎?那么如何正確的給孩子添加輔食呢?孩子的輔食怎么吃?通過便便可知一二!你有試過嗎? 添加輔食后,寶寶的便便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媽媽們可以從中判斷寶寶的飲食是否合理。 怎么從便便中判斷寶寶的飲食情況? 大便如果呈深棕色水樣,并帶有泡沫,味道酸臭,說明攝入淀粉和糖類食物過多。 如果寶寶大便臭味很濃,且大便量多,說明攝入的蛋白質過多。 如果寶寶大便發亮,有油膩感且味道腥臭,說明攝入的脂肪過多。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大便性狀合理調節寶寶的飲食比例。除此之外,寶寶開始吃輔食后還可能出現以下一些情況,下面來教媽媽們如何正確處理。 添加輔食后可能出現的情況:
正確的給寶寶添加輔食很重要,但家長們在輔食添加過程中往往往存在很多誤區,本篇資訊就告訴家長們,給寶寶輔食添加經常會犯的6個誤區。 誤區一: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沒有奶粉沖出來的牛奶那樣濃,所以放棄母乳喂養,以牛奶替代母乳 母乳喂養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實踐證明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母乳與牛奶相比,所含營養較全面、充分,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健康;母乳對于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對媽媽來說,母乳喂養更方便、更省錢,不用消毒,且溫度適宜;母乳喂養的媽媽身體恢復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誤區二: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 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產生不利影響,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D中毒、補鈣過量等。 寶寶輔食添加的6個誤區 誤區三:母乳喂養時間越長越好
奶和奶制品不屬于中國傳統飲食,但由于其營養豐富,尤其是補鈣效果顯著,漸漸也成為我們日常飲食中要的組成部分啦。尤其是對寶寶,牛奶,酸奶,奶粉是必不可少的,但被稱為“乳黃金”的奶酪,媽媽們知道嗎? 關于奶酪,你了解嗎? 要想知道吃奶酪對寶寶都有哪些好處,就先了解一下奶酪吧!奶酪的起源非常早,大概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制作奶酪了。說起來,很多傳統的食品,最初都是起源于Happy accident,奶酪很可能也是這樣。當時的人們經常用動物的胃做成的水袋來裝水或者牛奶,某天某個人驚訝地發現袋子里的牛奶變成了一坨半固體狀的東西和一些半透明的液體。他鼓起勇氣嘗了下這塊固體,發現居然別有一番風味。自此之后,奶酪就開始慢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在乳制品當中,奶酪是最昂貴的,因為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每1千克奶酪制品是由10千克左右的液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必然要慢慢的加入一些固體食物,那么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添加固體食物好呢?如何添加呢? 添加的時間 研究證明,過早加入固體食物并不好。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在發育健全以前缺少分解某種食物的美酶,一旦吃下不能分解的固體食物,寶寶的消化系統就會出現不適的癥狀。不僅如此,由于吃了固體食物,母乳和其它嬰兒乳品的攝入量就會減少,寶寶正常發育所需的營養就不能很好的滿足。 因此專家們建議,最好是從4~6個月起給寶寶逐步加入固體食物。 添加的順序 醫生們認為最先添加的固體食物應該是大米和麥片這類谷物,最好晚一些添加豆類食物,因為寶寶很容易對豆類食物過敏,幾周之后可以加入水果、蔬菜、肉和雞蛋黃。 最好在加入一種食物之后觀察幾天,確信沒有過敏。如果過敏通常會很快出現腹瀉、嘔吐甚至在臉上和身上出現皮疹,過敏通常會持續五到七天。 喂水果的過程 從過濾
別把偏食歸罪在孩子身上!大人做好就能讓孩子吃得開心營養。這些媽媽的困擾,今天我們聊天的主體就是:餐與營養孩子的未來。 善用烹飪技巧讓食物美味,讓孩子把飯菜吃光光! “難道孩子真的挑食嗎?”讓孩子挑食的其實是大人!大人常常覺得:“我給你什么就吃什么!”但這樣的食物可能真的并不好吃,卻把罪怪在孩子不愛吃飯上面。那該怎么解決呢?簡單的烹飪技巧變化就能讓孩子愿意吃下去! 苦瓜、茄子、綠色蔬菜、南瓜、紅蘿卜,絕對榮登孩子最討厭的食材排行榜。孩子的味覺比大人更敏感,若沒有把這些蔬菜所含的“生物堿”在做飯的過程中好好去除,孩子只要吃到苦味、當然不喜歡!例如,苦瓜不好吃其實是因為不夠咸,只要把苦瓜搭配咸的食材,例如咸蛋或者是腌小魚干,就可以讓苦瓜到苦味變成甜味! 生物堿(alkaloids):天然存在于大自然動植物及蕈類的化合物,會使食物
寶寶一路成長,很快從只對奶水感興趣,變成看到食物兩眼放光,狂流口水。這個時候,是我們給寶寶初加輔食的好時機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常見的輔食NG狀況,讓父母擁有正確的輔食添加觀念及做法。 輔食添加5個NG行為 NG1過早添加 有些家長擔心寶寶營養跟不上,尤其是早產兒或寶寶體重在最低達標線徘徊的家長,往往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而寶寶的消化吸收系統還不能接受復雜的食物結構,會引發消化不良,表現為腹脹、腹瀉,同時,容易導致過敏。 NG2過晚添加 6個月以后還不開始添加輔食,由于熱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或生長發育遲緩。 NG3奶瓶喂輔食 有的媽媽把輔食裝在奶瓶里喂寶寶,這樣可能導致日后寶寶體重過重,而且還會有嗆到寶寶的風險。 NG4加入調味品
給寶寶添加輔食,對寶寶真的有很多好處,因為隨著寶寶身體的成熟發育,哺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的營養需求。那么何時添加輔食最正確呢?又應該如何選購寶寶輔食呢?趕緊讓小編告訴你吧。 首先小編建議在寶寶四個月以后可以添加輔食,最晚不應該超過六個月。因為過早的添加飲食會造成消化不好,引起腹瀉,而添加輔食過完,容易導致營養缺乏,不利于健康。所以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可以在六個月左右添加,如果是喝配方奶粉,建議適當的提前,但是也不能早于四個月。 下面我們來看看為寶寶選購輔食的原則 原則一,最好選擇有規模、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都非常好的品牌產品。產品規模大的生產企業技術雄厚,而且產品的配方比較合理科學、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的較嚴格。生產設備也非常先進。質量有保證。 原則二,選購是要先看包裝上的標簽是否齊全。是否按照國家規定,將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配料表、
豆漿,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口感不錯,深受許多人喜愛。但是在給寶寶喝豆漿時,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家長都知道豆漿是很有營養的,媽咪們又想著,豆漿是水質的,寶寶比較容易消化。但是8個月的寶寶可以喝豆漿嗎?多大喝比較適宜呢? 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要喝豆漿,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胃內還沒有分解豆類的消化酶。 因此如果要喂寶寶喝豆漿,最好選擇在1歲半以后,并視乎寶寶的腸胃功能情況、從少至多,一點一點地添加。同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如果寶寶出現腹脹、排氣或腹瀉,就要先控制飲用量,待寶寶腸道適應之后再逐漸增加。 給寶寶喝豆漿九大禁忌: 1、忌不徹底煮開 因為生豆漿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
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可先給寶寶單獨添加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助食品,如米粉,嘗試1周或2周后,可以讓寶寶嘗試著吃蛋黃了。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添加多種食品。 雞蛋洗凈后煮熟,剝殼去蛋白,取1/4蛋黃加開水少許,用勺調勻成糊糊狀,不可太稀或太稠,成半流狀,用小勺喂食,然后觀察寶寶的反應,只要孩子腸胃適應,不腹瀉、不嘔吐,可以在3-5天后逐漸增加蛋黃量。 寶寶會出現哪些問題 1、有的寶寶吃蛋黃后出現大便干燥,這是因為寶寶剛添加輔食,腸胃還不適應。若干燥得厲害可以停一兩天,讓孩子的腸胃休息一下。如果是純母乳喂養可以不加水,但是開始添加輔食后需要適當給孩子補水,并給孩子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2、將蛋黃做成蛋黃羹,把蛋黃從打開的生雞蛋中分離出來,打散加少許水,在蒸鍋中蒸6
隨著寶寶的長大,有的媽媽發現寶寶可能喝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這時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同時,肯定會帶有一些疑惑,在什么時候給寶寶添加比較合適呢?孩子能不能適應到新的食物,能不能消化? 其實,在0歲階段的寶寶除了吃母乳之外,在某一個時期就要開始增加一些輔助食物簡稱“輔食”。 怎么進行輔食添加? 一般來說,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喝配方奶粉的寶寶寶從4個月開始就可以逐漸給寶寶添加輔食。添加的順序是液體食物、泥糊食物再到固體食物。 1.液體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的食物。 2.泥糊狀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工業化泥糊狀食物,包括米粉和瓶裝泥糊狀食物;二是家庭制作的泥糊狀食物。 3.固體食物:指比泥糊狀食物更成型,比如:米粉、果泥、菜泥等半固體食物,煮的很爛的米飯、面條、切成很小塊的水
茼蒿本身帶著點咸味,雞肉有香味 涼拌的時候不用加特別多的調味料 讓寶寶接受食物本身的味道 茼蒿鮮蘑拌雞絲 食材:茼蒿,鮮蘑,雞肉 調料:一點點鹽,黑米醋 烹制方法:煎 參考月齡:12個月以上 難易程度:無難度 提示:適合對文中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做法 * 1. 雞肉(雞胸雞腿都可以)涼水入鍋,煮熟。 2. 撇去浮沫,一直煮到雞肉熟爛。 3. 在煮雞肉的同時,我們就可以來準備配菜啦。鮮蘑去根清洗干凈,然后撕成小塊兒。 4.撕成細條的鮮蘑還是比較長,再用刀切得短一點。 5. 鮮蘑入鍋煮熟。 6. 茼蒿清洗干凈,把根部切掉。 7. 另起一鍋,水燒開后,先把茼蒿根放到鍋里燙
“弟弟家的因母乳好9個月大了還沒加輔食,也挺好的?!? “寶寶輔食不放調味品,沒有味道寶寶能喜歡吃嗎?” 關于輔食,媽媽們總有著諸多的糾結和困惑,確實,嬰幼兒的科學喂養也是一個不斷進展、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的領域,過去認為是正確的,現在就有可能成為“誤區”。 輔食隨便吃吃就好,并沒那么重要 NO!輔食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據研究證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出生后或3~4個月內與發達國家嬰兒的生長發育沒有差別,甚至比發達國家還要稍好,但4個月后生長開始緩慢,身高體重的曲線逐漸低于國際標準且差別加大,其原因就在輔食添加的時間、質量、數量不合適。 只要寶寶吃好,早一點添加輔食也沒關系 NO!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嬰兒喂養報告提倡: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建議6個月開始加輔食,混合或人工喂養的寶寶,可以從4個月
寶寶到了 6 個月就要「加餐」啦 而寶寶「加餐」的第一口輔食常常是米粉 這喂米粉看似簡單 還是有講究的 小編特整理 10 大誤區 看看你到底中了幾條 誤區一 自己做的米粉是最好的、純天然的~ 很多爸媽擔心食品安全問題,生怕外面買的米粉質量不過關,吃壞了寶寶。米粉嘛,顧名思義,米磨成粉就好了,家里也能做呀! 真相 自制米粉與成品米粉是有區別的: ●衛生和營養難保證:自制米粉不僅難以確保衛生,在高溫烹制時營養容易流失。 ●鐵含量不足:和外面市場售賣的「強化鐵米粉」比起來,自己做的米粉里,鐵的含量明顯不能滿足半歲以上寶寶的發育需要。假如不能及時給寶寶吃上魚泥、肉泥等食物補充鐵質,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若寶寶對成品米粉產生
周六做飯時間到!夏天很多媽媽都在愁著呢,本來吃飯挺好的小孩,怎么突然吃得少啦?天熱了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胃口,咱們大人不也一樣么?來一道爽口的甜品吧---紅棗山藥糕(適合8M+寶寶)。 不方便看視頻的麻麻,后面可以看圖文版哈。 圖文版在這里↓↓↓ 所需食材 紅棗100g 山藥200g 牛奶少許 制作過程 1.紅棗去核切小塊,山藥去皮洗凈切塊 2.將切好的紅棗和山藥蒸熟 3.蒸熟的紅棗放入料理機內,加入少許牛奶打成泥 4.蒸熟的山藥碾壓成泥 5.長方形容器內鋪上一層保鮮膜,底層加入山藥泥,用勺子壓平壓實 6.中層加入紅棗泥,用勺子壓平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