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孩子們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我們誤認為孩子對輔食這件事沒有特別的要求,反正他那么小,也不會說話。只要給你他東西吃,并且自己覺得口味不錯,他就會喜歡吃吧? 假如你還這么認為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哦! 關于輔食這件事兒,我們的寶貝有話要說! 麻麻!我不只是喜歡玩兒勺子啊! 朋友屬于那種‘奶牛型’麻麻,奶水特別好。 孩子四個多月了,還經常吃不完媽媽的一只奶。另一只經常脹的不行,基本是靠吸奶器來解決的。 她們家的寶寶自然也是長得又白又胖。 她一直覺得自己的奶水足夠孩子吃了,添加輔食這件事兒,可以緩緩再說。 可是最近她發現,每次自己吃飯的時候,他們家小寶貝兒就總是盯著自己看,每次看見媽媽吃東西就特別開心! 媽媽遞給他一個小勺子
寶寶輔食加鹽可以嗎?“1歲以內不加鹽!”。“不吃鹽沒力氣!”說沒力氣的還會理直氣壯地反問:“光說不加鹽,為啥不加鹽?誰說的不加鹽?法律規定了嗎?一代一代不都是bla bla bla……” 還真有規定!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在2016年出臺了符合我國居民一樣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法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吃鹽有力氣”其實說的是鹽里含有的鈉和碘。寶寶輔食為啥不加鹽,還得看“膳食指南”怎么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這么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寶寶攝入“鈉”的建議)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寶寶攝入“碘”的建議) 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翻譯成“人話”就是:不是寶寶不需要鹽,而是日常的飲食已經讓寶寶獲得了足夠的鹽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起給孩子進行輔食添加,而且還需講究正確的添加順序,那么寶寶輔食添加的正確順序是怎樣的呢?請看下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寶寶在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第一次為寶寶添加輔食,要以易消化吸收的菜湯、面食、米糊為主,以后逐步增加輔食的濃度和品種,適應營養和咀嚼 能力發展的需要。寶寶的輔食中可以增加一些肉類,如魚泥、肉泥等等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無機鹽,并開始用匙喂食。魚類含有豐富 的蛋白質、鈣、磷、鐵,并且易消化。而瘦肉中動物蛋白質多,脂肪少,易被寶寶吸收。 為寶寶添加輔食具體應該按照這樣的順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新的食物必需由單一的一種逐漸過渡到多種,先習慣一種后,再添加另一種。每一種食物需適應5~7天,這樣萬一寶寶對食物過敏,便能及時發現并確認出引起過敏的食物種類。 在實際喂養中,寶寶可能突然
大白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也是我們常吃的蔬菜。下面就來教媽媽們幾款白菜食譜,讓寶寶愛上大白菜,營養美味兩不誤! 大白菜中含豐富的鈣、磷、鐵及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寶寶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對于積食的寶寶,它還具有消食的作用;對于肺熱咳嗽的寶寶,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白菜中鋅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提高寶寶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有很好的作用。 白菜汁 原料:嫩白菜葉30克。 做法:白菜葉用淡鹽水泡5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榨成汁即可。 營養盤點:白菜生吃營養最全面,但一定要洗凈菜上殘留的農藥后再給寶寶吃。 適合月齡:5個月以上的寶寶。 奶油白菜湯 原料:白菜20克、適齡配方奶粉適
自從寶寶開始吃輔食后,腦細胞簡直快不夠用了。小小一碗輔食,不僅要烹調得合寶寶胃口,還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知道寶寶哪些該吃,哪些不該吃。且不說,各類的蔬菜禽肉海鮮等食材,連基本的油鹽糖里都有很大的學問。 在這其中,很多媽媽都知道做輔食要少糖不加鹽,但關于寶寶吃油的知識卻知道得不多,甚至會誤以為寶寶不能吃油!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寶寶好營養,油脂不可少 寶寶不用吃油,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其實寶寶出生后,就需要攝入油脂。只不過前6個月主要從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獲取油脂。 寶寶6個月后,即添加輔食后,隨著母乳和配方奶的食用量減少,從中獲取的油脂漸漸滿足不了寶寶的發育需求,所以6個月后的寶寶,就該額外吃點油啦。 不多不少,寶寶吃這點油就夠了 不吃不可以,吃多又不好,所以寶寶吃油,最大問題在于吃多少。
當寶寶7、8個月的時候,媽媽會發現寶寶不會乖乖的坐著等媽媽喂飯,而是會開始搶餐具,嘗試自己用手去抓輔食。一些媽媽覺得這樣會弄臟寶寶的衣服,不讓寶寶用手,但是這樣反而對寶寶鍛煉動手能力不好哦。 讓寶寶嘗試自己動手,給寶寶準備適合抓握的手指食物,可以讓寶寶將對食物的好奇轉化為食欲,當寶寶自己抓他們想要吃的食物時,他們會更愿意去思考怎么抓、如何放進嘴巴里,從而胃口大開。此外,孩子看見食物、抓取食物、放進嘴里的一系列動作,還可以鍛煉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 第一次給寶寶吃手指食物可以先給寶寶演示一下如何咀嚼,再讓自己吃,或者把著寶寶的手,協助寶寶放到自己的嘴里,讓寶寶知道可以這樣去吃食物。如果寶寶吃手指食物后表現為咳嗽、干嘔,應該是寶寶遇到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食物,本能地會要把它咳出來。如果發生次數過于頻繁,可以考慮食物是否過硬、過大。寶寶吃飯的時候,一定
什么才是最適合嬰兒吃的食物,哪些才是對嬰兒成長發育有利的,美國寶寶中心周刊指出的這幾種天然蔬果,不僅適合成人食用,也是作為寶寶輔食的最佳選擇。 1.南瓜: 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胡蘿卜素,易被寶寶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胃腸蠕動。其口感香甜 細滑,特別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小寶寶食用,可以把南瓜蒸熟后研磨成泥或者和大米或小米一起煮南瓜粥給寶寶吃。 2.西蘭花: 西蘭花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營養成分位居同類蔬菜之首,被譽為蔬菜皇冠。可以將西蘭花蒸熟后做成西蘭花泥給寶寶吃,或者把西蘭花作為配菜使用,搭配任何一種蔬菜都很完美。 3.蜜橘: 蜜橘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味道酸甜可口,可以直接剝果肉給寶寶吃。 4.藍莓: 藍莓被稱為水果皇后和漿果之王,其
你知道寶寶什么時候應該吃輔食嗎?那么在寶寶吃輔食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寶寶該加輔食啦,你get到信號了嗎? 世衛組織和我國衛生部建議寶寶從6個月后開始增加輔食。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必須要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才開始添加。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發育的節奏,其實當寶寶出現下面這些信號的時候,就是在和你說:“媽媽,我已經為添加輔食做好準備啦~” 1抓到東西往嘴送 在寶寶半歲大左右,就會出現抓到任何東西都會往嘴里送的行為。當寶寶出現抓到東西就往嘴里送的情況時,爸爸媽媽就應該聯想到寶寶是想要加輔食了,這個時期更要防止寶寶誤吞有害的東西,例如藥物等。 2對大人食物感興趣 當喂奶還不能滿足寶寶的時候,就會對大人的食物特別有興趣,膽大的寶寶會主動抓大人手里的食物,想要嘗嘗是什么味道。這就是在暗示媽媽,是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開始添加輔食呢?這是許多媽媽都存在過的疑問,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咨詢了相關專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專家對此給出的一系列指導吧。 專家表示:一般從4~6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4個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純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晚一些,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父母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體重 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吃不飽 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于饑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后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發育
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又該如何添加? 一般從4-6個月開始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4個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而純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晚一些,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至于具體何時給你的寶寶添加輔食,月齡只是給媽媽提供的參考,寶寶的身體成長表現才是決定何時添加輔食的重要因素。輔食是直接影響到寶寶營養補給和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添加輔食也要有科學規劃! 一、麻麻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體重: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吃不飽: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于饑餓狀態,一
濕疹寶寶大多為過敏體質,因此,在輔食的添加方面要尤其注意,那么到底濕疹寶寶應該如何添加輔食呢?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此問題給出了詳細的指導,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四月后可以添加輔食,比如很軟的粥、清淡的湯、面食、米粉、雞蛋黃、蔬菜泥、水果泥、牛奶、豆漿等,只要注意溫度、少量多餐、由稀到稠等原則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添加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時候母乳或者奶粉還是主食,所以在濕疹寶寶吃什么輔食的問題前,先要注意母乳和奶粉不能成為寶寶濕疹的原因。母乳喂養的媽媽在飲食上要注意魚蝦牛羊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都要忌口,應該以清淡些飲食為主,適當多攝入蔬菜水果。 而以奶粉為主食的應該選擇低敏配方奶粉給寶寶食用。如果寶寶濕疹的來源是奶粉,醫生會建議奶粉用開水沖,但這會影響奶粉的營養成分,并不適宜采用,這些可以盡量減少奶粉的進食次數,減低濕疹情況。 濕疹寶寶吃什
寶寶輔食添加關鍵期怎么做?雖然孩子添加輔食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到了6個月,母乳或配方奶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是時候要考慮輔食添加,借用更多的食物去補充身體發育必需的營養。 錯了吃好的輔食環節,后期想補都補不上。到了這個環節,有哪些必要的TIPS呢。 NO 1 時間——崇尚自然的法則 到底什么時候該吃第一口主食,是許多媽媽最糾結的問題。 4~6個月是最佳期,但不是絕對期。答案在寶寶身上。 當他能扶著坐,很好的控制頭部和頸部,具備基本的吞咽動作,挺舌反應消失,對固體食物感興趣,具備吃的能力的時候,不妨開始嘗試用輔食打開寶寶新的天地。 NO 2 心態——不著急,循序漸進 對于還沒有牙齒,吞咽能力剛開始發育的寶寶,添加輔食一定不能著急,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混合、由軟到硬,必須一步一步慢慢來。
由于寶寶在夏天的出汗量增加 B族維生素和鋅會隨著汗液流失 更是要多多注意通過食補來補充 今天這道文蛤雜糧粥就非常適合來給寶寶食補了 文蛤給寶寶補鋅 雜糧給寶寶補充維生素B 做成米粥,比米飯更容易入口 希望寶寶們會喜歡這道輔食哦 文蛤雜糧粥 食材:大米40克,小米15克,燕麥8克,文蛤,胡蘿卜,菜心 調料:姜,香菇粉 烹制方法:煮 參考月齡:10個月以上 難易程度:無難度 提示:適合對文中食材不過敏的寶寶。確保寶寶對文蛤不過敏,才可以嘗試這道輔食。 * 做法 * 1. 大米40克,小米15克,燕麥8克。 2. 加入250ml的水,
今天花了一個上午的功夫,做成了一罐子的豬肉松專門為我家十個月大的兒子供應的,說實話很有成就感。但是自制豬肉松,一點不輕松啊。想學習的,搬個椅子坐,聽我聊聊。 兒子有八顆牙齒了,戲稱“八榮八恥”。以前肉湯蒸蛋羹還吃的,最近一段時間不愛吃了。也是,這個雞蛋給他吃了五個月了,每天一個,誰都有厭食的時候,咱就暫停一段時間再吃唄。每天少了雞蛋的營養,就想著給寶寶增加點其他的,于是想到了買肉松來讓寶寶配稀飯吃。 我一向是度娘粉絲的,果然度娘告訴我,現在超市賣的豬肉松,別說疑似豬肉這點爭議了,就是真豬肉去做,為了顏色好看并且容易貯存,都放了各種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色素等。總之食品不安全,購買須謹慎啊。也有一些寶媽們建議自制豬肉松,人家行我也行,且動起來唄。 今天一大早出去菜市場,買了三斤多的精瘦肉五十幾元錢,記住買不帶筋的。回家后,磨刀霍霍全部切成肉片。這樣
對于寶寶里說,咀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要等待乳牙的萌出,又要及早訓練咀嚼能力。而這對寶寶未來的進食習慣、營養吸收以及牙齒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 對乳牙還沒萌出的嬰兒,父母應該有意地先訓練寶寶的咀嚼動作。建議從4個月大開始,媽咪就要開始給予寶寶糊狀或泥狀等奶類之外的食物,讓寶寶有機會訓練口腔的動作。 1、學習吞咽 時間:4~6個月 輔食特點:糊狀、泥狀 如:米糊、蛋黃泥、果泥、蔬菜泥、魚泥 ?從4個月開始可用小勺給寶寶喂食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蛋黃泥等。剛開始媽媽會發現,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 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之前的寶寶習慣了吸吮,尚未形成與吞咽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媽媽要耐心多喂幾次。 2、學習咬、嚼 時間:6~12個月 輔食特點:較細的固體 如: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
寶寶吃輔食以后,準媽媽有很多問題都不是特別清楚,那么你知道寶寶添加輔食,哪些東西是不能給寶寶吃的嗎? 小編每天都會在后臺收到許多媽媽關于輔食的疑問,比如6個月的寶寶能不能吃雞蛋、寶寶多大可以在輔食加鹽、一歲寶寶能不能喝鮮奶? 可以看出,不少新手媽媽們對輔食這事雖然一頭霧水,但是態度很棒,也很謹慎。寶寶輔食這事兒真需要多謹慎,好多熟悉的食材都不能隨意添加。 鹽:1歲內的寶寶不建議食用 我是當了媽媽才知道原來寶寶并不適合吃鹽,長輩們似乎都不大在意這件事,覺得不加鹽寶寶可能會不喜歡吃。 其實,嬰兒的味覺弱,加不加鹽,他們吃起來沒多大差別。然而,攝入過量的鈉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母乳、配方奶、米粉內都能滿足1歲內寶寶所需的鈉,所以最好不要再在輔食里額外加鹽。 鮮奶和奶制品:1歲內別喝鮮奶及其制品
水果對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寶寶大一點之后都可以適量的吃一些果汁或者果泥等,那媽媽們知道,水果類輔食每日應該如何添加嗎?相信大部分的媽媽都不清楚。不要緊本篇資訊重點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一起來長長知識吧。 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水果是芒果、菠蘿、柑橘類水果。可以從添加蘋果、香蕉、梨、西瓜之類的常見水果開始,逐步給寶寶增加新品種,最好給寶寶吃新鮮的時令水果。水果要洗凈、去皮、去核后,再做成果汁或果泥給寶寶吃。 月齡 添加量 1~4 果汁30~50ml 5~6 果汁50~80ml,果泥15~20g 水果類輔食每日添加參考 7~8 果汁100ml,果泥25g 9~11 適當捻碎切塊的水果30~40g 12~15 水果40~50g 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水果是芒果、菠蘿、柑橘類水果。可以從添加蘋果、香蕉、梨、西瓜之類的常見水果開始,逐步給寶
肥膩食物易引動肝火,使孩子出現煩躁易怒等癥狀。 日常生活中,孩子發熱、抽搐、嘔吐、腹瀉等疾病較易引起父母的重視,但對于小兒情緒不穩定、孤獨、恐懼、口吃、驚夢、尿床等細微的變化,父母們卻往往容易忽略。殊不知,這些細微的變化卻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開端。 “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肝常有余,但少有七情所傷,兒童心理因素而引發的疾病本應較少出現。然而隨著獨生子女的出現、電子信息日新月異的發展、經濟上貧富的分化、學習壓力和競爭的增強,兒童心理疾病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廣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徐雯指出,兒童心理疾病好發于7歲至14歲,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兒童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同時感情較脆弱,心智未健全。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對兒女要求過分嚴格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常顯得內向、憂郁、刻板,遇事時
2019兒童食品紅黑榜已出爐,吃錯了影響寶寶發育,可能長不高。用的都是同樣的材料,怎么一個成了紅榜一個卻成了黑榜呢? 紅榜:純天然的乳制品 黑榜:市場上的鼓吹的“寶寶牛奶”“兒童乳酪” 乳制品是大多數家庭的必備食物名單,尤其在有了寶寶后,為了補充寶寶身體發育所需要的鈣質,乳制品占據了冰箱的大半壁江山。 選擇從純牛奶、酸牛奶,到奶酪不等,目的都是為了輔助寶寶的骨骼發育。之所以能夠登上2019年兒童食品紅榜第一位,正是以為就補鈣來說,沒有比乳制品性價比更高的食物了。 然而,2019兒童食品黑榜上依舊有乳制品的身影,這讓很多家長有些懵,不是說乳制品對寶寶發育好嗎? 純天然、零添加的乳制品自然有助于寶寶的健康發育,但市面上鼓吹的兒童小牛奶、寶寶乳酪
寶寶到底什么時候可以添加輔食啊,有說要到 6 個月才加,也有說 4 個月就可以加了……已經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所以,到底應該什么時候給寶寶加輔食呢? 中國營養學會在《7~24 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明確指出,嬰兒在滿 6 月齡后應盡早添加輔食。 美國兒科學會也支持此建議,但同時也指出,當孩子的挺舌反射結束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開始添加輔食。 那么什么是挺舌反射呢? 挺舌反射 挺舌反射是孩子與生具備的反射,當你將盛有食物的勺子或其他物品伸進孩子嘴里的時候,孩子會本能地用舌頭向外推以表示拒絕。 大多數孩子在 4 個月之后就不會再有挺舌反射,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嘗試添加輔食了。 添加輔食的時間應個體化,應主要根據孩子各個方面的發育狀況而定: 一般在孩子體重達 6.5~7 kg,能穩定地抬頭、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