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材料: 紫薯、鐵棍山藥、吐司 用量見上圖,這里可以做兩份吐司,蒸熟,越軟越好 視乎紫薯的甜度加一點糖和奶壓成泥,我加的是配方奶 山藥相對紫薯硬一點,所以我用了保鮮袋裝著壓泥,同樣加入一點糖和奶 壓泥后的紫薯和山藥,當然,你也可以用上你的攪拌機,會更細膩 吐司切掉四個邊,我選的是甜吐司 用勺子壓扁壓平,這關乎做出來的外觀,最好挑平整點的面包,壓得均勻一點,我選的不夠平整。 先鋪上紫薯泥 鋪上山藥,你也可以把山藥也鋪平,做出來的卷紋就不一樣了,可是別鋪太厚哦,怕吐司包不住! 卷好!兩頭切掉,中間切開,刀要沾水。
兒童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現在兒童期最常見的“成人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及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小兒喜食口味重的、過咸、過甜、糖份高的食品。 喜歡重口味的孩子,往往調味品食用較多,“鈉”的攝取量也隨之增加,久而久之,血壓上升,造成高血壓。甜食、油炸食品、飲料,熱量較高,過多攝取會形成肥胖,而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痛風等也隨之而來。這些病“與食俱進”,慢慢積累,可能在小兒時期沒有明顯癥狀,只是胖,多數家長還認為小孩“胖”好,不重視,后來就發展為成人病。有報道,成年動脈硬化者在兒童期動脈內壁已有脂肪條紋沉著;北京1987年曾普查2000名中小學兒童,其中10%有高血壓;其中一名在3
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喂養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很多誤區。那么嬰幼兒喂養的常見誤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若在孩子喂養期間進入飲食誤區,會對其生長發育帶來較大影響。本以為精心給寶寶準備的食譜,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卻不知道反而傷害到了孩子。孩子喂養中,有哪些誤區呢?我們一起了解下。 嬰幼兒安全喂養有哪些誤區?家長總繞不開“都是為你好!” 誤區一:精米、精食對嬰幼兒健康有利? 不少寶媽會給嬰幼兒吃精米、精面。而營養方面的專家研究發現,食用精細食物過久,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對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帶來影響,還可能造成鉻元素損失過多,對孩子的視力發育帶來負面影響,導致近視的幾率增大。鉻作為人們機體內的荷爾蒙的一種,若造成鉻缺乏,就會影響胰島素的活性,調節血糖的功能減退,不能正常代謝食物內的糖分,而滯留在
寶寶加輔食就便秘嗎?寶寶添加輔食后為什么會便秘呢?寶寶添加了輔食反而便秘是什么原因?接下來看看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6個月以下沒有添加固體食物的母乳寶寶,我們很少會擔心TA會便秘。盡管有些寶寶可能會幾天甚至一周才排便一次,但通常都是質地軟而粘稠的,我們稱之為攢肚。主要是由于母乳消化吸收較好導致沒有足夠的殘渣形成大便。 但是很多本來大便順暢的寶寶(包括配方奶喂養的),在添加了輔食之后反而便秘了。那原因還是得從輔食上來找。 1 強化鐵米粉 一直以來,說到適合輔食初期推薦添加的輔食。無論是各類育兒書籍也好,兒保醫生也好,可能都會提到強化鐵米粉。然而就好比很多媽媽吃鐵劑或者含鐵的孕產復合維生素就會便秘一樣,很多寶寶吃強化鐵米粉也會便秘。另外米粉沖調得過于厚重水加少了也有可能導致便秘。 2 淀粉類食物攝入過多
寶寶添加輔食之后,媽媽們就會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要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呢? 如果足夠健康,媽媽們就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犯難。首先,零食不是主食,只要我們合理控制給寶寶吃的量,適當的零食可以帶來額外的營養補充。零食可以為寶寶帶來更多對食物的探索和認知,比如動物小餅、磨牙棒、小泡芙、酸奶豆等,都使可以在吃的同時加強對食物性狀、形狀、味道、色彩的認識。同時,也是鍛煉寶寶抓食的好機會,在寶寶進入輔食初期可以鍛煉手指的協調性,培養口腔的咀嚼吞咽能力。把零食安排在主食進餐之后吃,是不會影響主食的攝入的。此外,帶寶寶出門旅游舟車勞頓,備一些零食在身邊對于安撫寶寶煩躁情緒、及時補充能量是極有幫助的。 一般大品牌的產品線穩定,成分配方也是經過多年的市場磨合,口感和配方上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給寶寶選擇零食,必需選擇來路正、品牌佳的產品。 那么如何選擇呢?這么多洋品牌,是不是日系產品的成分更符合
小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貧血的癥狀。那么問題來了,預防寶寶貧血該吃什么食物?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 0~6 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報道:6~24 月齡兒童貧血病率最高,我國 2 歲以內嬰幼兒貧血率達到 31.1%。 換句話說,6~24 月齡的寶寶,每 3 個寶寶就有 1 個貧血。 現在哪個家庭不是給寶寶吃得好穿得好,怎么就貧血了呢? 貧血就是缺鐵嗎? 不一定。 有家長提到,想給寶寶買鐵劑吃。別急,貧血不一定都是缺鐵造成的。 所以寶寶是不是貧血,什么原因導致的,如何糾正治療,需要醫生通過血液檢查,結合寶寶出生、喂養、發育等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診斷。 家長不要未經診斷就自己買來藥品給寶寶吃。 因為“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所以我們主要說缺鐵性貧血~
此菜補腎、養心、益血、鎮靜、除煩、安神,可治療小兒驚嚇害怕癥。原料:豬心500克,枸杞20克,鮮蘑200克,蔥、姜、蒜、料酒、鹽、胡椒面、糖、醋、干辣椒各少許,玉米粉、醬油、花椒、食油各適量。制作:1、將豬心洗凈,投入鍋內,加入醬油、花椒、蔥、姜、鹽、水煮60分鐘后,撈出涼透,切成極薄片。2、鮮蘑用涼水洗凈,切片;枸杞洗凈;辣椒洗凈,剁碎;糖、醋、胡椒面、玉米調成汁。3、炒鍋燒熱,倒入少許油,入辣椒炸香,放入蔥、姜、枸杞子、豬心片、鮮蘑、料酒、鹽后翻炒,然后倒入糖、醋等調成的汁,再翻炒1分鐘即成。特點:鮮嫩咸香,微辣。
汁多清甜的西瓜是人們在盛夏每天必吃的水果。然而,西瓜不是每個人都可吃的,即使是可吃的人也要講究科學的吃法。有一些病人,或是在某些情況下,最好不要吃。 一、糖尿病人 西瓜約含糖類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說吃西瓜后會致血糖增高。糖尿病人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應相應地減少吃飯和面制品的數量,以免加重病情。 二、腎功能不全者 腎功能不全患者,對排出體內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這類病人若吃太多西瓜,會因攝入過多的水,又不能及時將多余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體內超量儲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腫加重,且容易誘發急性心力衰竭。 三、感冒初期
寶寶的輔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過程,在其中,蔬菜的添加是必不可少的課程。對于小寶寶來說,有哪些蔬菜類輔食是能夠較早添加的呢? 1、豌豆 豌豆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E、鉀、磷、鈣、鎂、礦物質等,對造血以及寶寶的骨骼發育都有益。 2、土豆 土豆含有豐富的B群維生素、蛋白質、優質淀粉等,多吃土豆能幫助寶寶提高記憶力、促進身體健康且不容易長胖。 3、西紅柿 西紅柿具有利尿、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的功效,多吃能促進骨骼發育、治貧血、防止寶寶中暑。 4、菜花 菜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多吃菜花能促進寶寶骨骼發育、保護視力、提高免疫力和記憶力。 5、胡蘿卜 胡蘿卜中胡蘿
1.黃豆白菜水 黃豆白菜水提高免疫力效果不錯,同時對干咳有食療效果,尤其是夜晚11點到凌晨3點之間的咳嗽。適用于8個月以上寶寶。 做法:黃豆50粒,白菜心一棵。白菜心切絲,黃豆浸泡半小時后煮爛;熬得差不多的時候用勺子把豆子壓爛,再加白菜心繼續熬煮,收成濃湯即可。 2.枸杞海帶飯 枸杞和胡蘿卜都具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對視力保健和黏膜免疫以及鈣的吸收利用都非常有好處;海帶能抑制春季眼睛過敏的炎癥,對孩子很有幫助。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1歲以下可以煮粥,根據寶寶腸胃功能可以變化為粥、湯、飯。 做法:枸杞、干海帶、胡蘿卜各20克,大米100克,橄欖油一小勺。干海帶用水泡軟,切小片;胡蘿卜去皮,切小塊備用;與枸杞、洗凈的大米、橄欖油放入電飯鍋內蒸熟即可。 3.牛骨髓粥 這款粥健脾理胃,適合孩子和老人吃
寶寶半歲以前都是喝母乳或是牛奶,一般都是半歲以后就開始添加輔食了,寶寶的輔食添加應注意什么?今天小編說說寶寶1歲后輔食怎么吃?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6個月后,除了母乳或配方奶,輔食開始加入,而所有食物對寶寶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嘗試。 所以1歲前寶寶的輔食需要格外注意,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避免出現過敏等情況。 那么1歲后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哪些食物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一起來學習吧! 01易致敏水果 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有菠蘿,芒果,西紅柿等,吃過后很容易出現過敏,起疹子的情況,所以在給寶寶添加這類水果時,要從少量泥狀開始嘗試,有過敏反應馬上停止。 02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可以為寶寶提供優質蛋白質,但大豆蛋白中有許多容易引起過敏的成分。 寶寶1歲前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脂肪肝的形成與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因此,預防脂肪肝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重要的是控制飲酒。90%—95%的酒精都是通過肝臟代謝的,一般是每千克體重每小時代謝60—200毫克酒精,需要3—10個小時后體內才能清除掉所有的酒精。經常飲酒,肝臟負擔太重,即使每日飲酒不超過限量,也會危害身體特別是肝臟的健康,因此飲酒不僅要少飲,還要稀飲。飲酒量(多少及頻率)決定肝損害的危險和程度。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損害。飲酒數年的女性,飲酒量每天達19克純酒精量(約合182克葡萄酒、364克啤酒、56克威士忌),可引起肝損害;飲酒數年的男性,飲酒量每天達56克純酒精量(560克葡萄酒、11
寶寶到了一定月份就可以吃輔食了,那么你知道寶寶可以吃的輔食有哪些嗎?你會做寶寶可以吃的水果輔食嗎? 當寶寶半歲左右大的時候,一般都要及時添加輔食了。最初添加的時候食物要單一,等到寶寶適應之后再慢慢增加,讓寶寶慢慢的學著咀嚼以及吞咽。那么在如此炎熱的夏季,有哪些水果可以給寶寶做輔食呢?下面給寶媽介紹三種,不妨做給寶寶吃吧,不但清爽而且營養也充足! 一、香蕉米糊 原料:米粉1勺,香蕉1/4個; 操作:1、香蕉去皮取1/4磨成泥; 2、用溫水沖調米粉,比平時可以稀一些; 3、香蕉泥、米糊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 好處:香蕉營養十分豐富,寶寶也可以很好的吸收,而且還有助于寶寶潤腸通便。 二、蘋果泥 原料:蘋果1/4個; 操作:洗凈蘋果去皮磨泥,
土豆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也是很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那么最適合寶寶食用的6種土豆美食,你會做嗎? 土豆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蛋白質含量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別是富含谷類缺少的賴氨酸,因而土豆與谷類混合食用可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此外土豆還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土豆還富含鉀、鋅、鐵等礦物質。 6款土豆輔食隨心選 土豆的做法很多,而且不易引起過敏,是寶寶的安全輔食。寶寶6個月時,加過米粉沒有問題之后,就可以加土豆泥啦! 土豆濃湯(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原料:土豆1個、胡蘿卜1/2根 、小西紅柿1個、乳酪 做法: 1. 土豆和胡蘿卜切成小丁。 2. 鍋中放入1杯半水將切丁的材料放入煮至熟爛。 3. 加入
BB斷乳以后,已開始形成比較完備的味覺,因此,應注意進食各種味道的食品,使之味蕾感覺各種味道,并逐漸適應各種味道的刺激。這樣,可使BB的味覺發育得更完善,也是避免其偏食和挑食的有效措施。 一般說來,孩子都喜歡味道較甜和較香的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在精神上和情緒上都能使他們產生良好的感受,也是能量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而嬰兒期較多地添加糖類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由于嬰兒期極少或根本沒有接觸過苦味和酸味食物,成長至幼兒期對此類味感極不適應。所以,在他們味覺全部完善以前,即母乳期便有意識地讓他們接觸酸、苦、香和咸味,既可預防今后出現偏食,又可增加各類營養物質。如,添加放有蔥和鹽的魚湯、菜湯,有米醋的湯面以及淡茶等,都應少量給予。隨著其適應和年齡的增長,逐漸加量。在此期間還應注意,添加這種有味食品時,應以一種味道為主,隨時更換,切不可兩種或兩種以上味道并重,更不
一個寶爸精心總結輔食指南(適用于1-2歲)。輔食向主食轉變此階段的寶寶經過之前的輔食添加訓練,基本可以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 一、輔食向主食轉變 此階段的寶寶經過之前的輔食添加訓練,基本可以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 但是還要注意幾個原則:低鹽、少油、軟爛 因為孩子的腎臟和腸胃的功能都還比較弱,牙齒還沒有長全 所以還不能和吃成人的飯菜,需要另起爐灶繼續給孩子做適合孩子的輔食 這個時期也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吃輔食的過程同時也鍛煉了口腔發育。 所以,合適的輔食不僅能讓寶寶身體健康成長 還可以讓寶寶們盡早的開口說話 1、判斷你家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合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生長標準(2006年) 一個簡單的公式簡單測算下你的孩子
關于給寶寶添加輔食,我們都知道要六個月左右。那么問題來了,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影響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一般滿6個月后就應該添加輔食了。不知道題目的意思是不是“過早添加輔食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何不良影響”,過早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腸胃負擔,為后期腸道問題埋下隱患。寶寶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的能力需要到4個月左右才較為完善,所以給很小的寶寶喂米糊、米湯等含有淀粉的食物,寶寶根本消化吸收不了,增加腸胃負擔,容易便秘、積食等。 2、影響寶寶喝奶量。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奶是高營養密度比較高的食物,剛開始添加的米糊類碳水化合物的營養密度相對較低,而嬰幼兒是快速發育的階段,所需要的熱量比較高,過早添加輔食寶寶容易營養不足,各器官發育落后。 3、增加過敏的可能性。寶寶4-6個月之前腸道滲透性強,屏蔽作用
寶寶可以吃輔食了,很多勤勞的媽媽們便開始準備給寶寶制作愛心餐,對于4-6個月的寶寶,添加的輔食是有講究的,媽媽們首先要輔食添加原則,再給寶寶制作相應的輔食哦,本文為廣大媽媽推薦5款適合4-6個月寶寶的輔食。 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從少量開始,即從1~2勺開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可依次提供鐵強化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蔬菜泥(3~4種)后,水果汁或泥(果汁要從2:1,1:1兌水開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雞蛋黃(5月齡),魚泥、雞肉、鴨肉、豬肉。 ★推薦食譜一:米湯 原料:大米 做法:將鍋內水燒開后,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功效: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
對于低月齡的寶寶,在飲食方面還是需要注意下,尤其是在冬天,有些蔬菜最好不要給寶寶吃。那么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對于寶寶來說,冬天是相當考驗寶寶的身體健康,一不小心就會感冒生病,飲食調整就成了媽媽的主要手段。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為寶寶提供營養,如果選錯了,不僅守護不了寶寶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影響身體發育、骨骼成長,所以今天就來給媽媽們提個醒,入冬后,這3種蔬菜不適合三歲以下寶寶吃,關系到健康發育。 苦瓜 因為寶寶的飲食習慣是在輔食期形成的,所以很多媽媽就會在寶寶還小的時候,擴寬寶寶的輔食食材名單,尤其是口感不那么吸引人但營養豐富的苦瓜。 但媽媽們不知道的是,苦瓜性涼,對寶寶的脾胃沒好處,并不適合給三歲以下寶寶食用.所以,媽媽們還是等寶寶長大后再慢慢引導寶寶的口味吧。 菠菜 很多媽